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米曲霉沪酿3·042为出发菌株,在适宜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紫外线诱变提高蛋白酶活力。经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的处理和遗传稳定性实验,最终得到一株高产菌株,其蛋白酶活力的产量达1700U/g以上,约是出发菌株的1·8倍。  相似文献   

2.
以红曲霉菌株Monascus SE01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诱变、双氧水筛选和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得到高产黄色素的红曲霉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线照射60s、氯化锂质量分数为0.12%的复合诱变条件下得到的菌株SE19,经液态发酵后黄色素高达57.1U/mL,与出发菌株相比,黄色素色价提高了5.54倍。该菌株5代接种后,其黄色素产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自然发酵的粟米酱中分离的野生型米曲霉为出发菌株(S),经分离、纯化后,采用紫外线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新的变异菌株。测定结果显示:诱变后的菌株Y26的蛋白酶活力为8593.51U/g,比出发菌株S提高了近5倍,Y34的孢子数为20.04×106个/mL比出发菌株S的孢子数提高了近19倍。  相似文献   

4.
L-苹果酸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以广西丰富的蔗糖为原料发酵生产L-苹果酸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前期筛选到的一株能够以蔗糖为原料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YA20)作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诱变、亚硝酸诱变以及紫外与亚硝酸循环复合诱变方法提高米曲霉的L-苹果酸的产量。经筛选获得一株遗传稳定的高产突变株FU18,其L-苹果酸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97.9%。  相似文献   

5.
林剑  孙莹  刘晓艳  徐世艾 《食品科学》2007,28(12):309-312
对琥珀酸产生菌S-1进行紫外线亚硝基胍的复合诱变后,筛选出琥珀酸产量高,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S-57,并对其进行激光诱变,筛选出菌株SH-24,相同发酵条件下琥珀酸产量达到21.25g/L,相对于未诱变菌株产量提高了343倍。  相似文献   

6.
高产红曲色素的紫红红曲霉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紫红红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诱变和化学(氯化锂)诱变的方法来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单-的诱变方法和复合诱变方法(2~4种诱变方法相结合)来处理出发菌株,选育出红曲色素高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诱变方法对紫红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2种诱变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能力提高最为明显,如紫外和超声波复合诱变的方法产红曲色素的色价为922 U/mL,比出发菌株产红曲色素的能力提高了约3倍.但随着各结合方法的增多,诱变菌株产色素能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高产红曲色素的紫红红曲霉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紫红红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物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诱变和化学(氯化锂)诱变的方法来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单一的诱变方法和复合诱变方法(2~4种诱变方法相结合)来处理出发菌株,选育出红曲色素高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诱变方法对紫红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2种诱变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能力提高最为明显,如紫外和超声波复合诱变的方法产红曲色素的色价为922U/mL,比出发菌株产红曲色素的能力提高了约3倍。但随着各结合方法的增多,诱变菌株产色素能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产乳糖酶米曲霉(ATCC20423)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紫外复合氯化锂诱变处理选育高产乳糖酶菌株.利用紫外线辐照诱变得到突变株UV-15-20的乳糖酶活力为114.08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9.22%;以紫外线复合氯化锂选育得到突变株UV-LiCl-38乳糖酶活力为121.42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8.82%.传代实验表明两个突变株均具有稳定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1):155-159
以产乳糖酶米曲霉(ATCC20423)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紫外复合氯化锂诱变处理选育高产乳糖酶菌株。利用紫外线辐照诱变得到突变株UV-15-20的乳糖酶活力为114.08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9.22%;以紫外线复合氯化锂选育得到突变株UV-LiCl-38乳糖酶活力为121.42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8.82%。传代实验表明两个突变株均具有稳定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米曲霉高产木聚糖酶菌株的诱变筛选。方法:以米曲霉FSl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FSl-41,并对该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初步研究。结果:紫外线的最佳照射时间为210s,氯化锂的最佳浓度为0.8%,筛选出来的突变株FSl-41产酶水平可达4992.51U.mL-1,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49%,突变株经5代连续培养,产酶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产丁二酸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诱变,经氟乙酸、丙烯醇两种方法筛选突变株。研究了诱变菌株发酵时不同的发酵条件对发酵产物产量的影响及代谢通量。实验表明,在CO2充足条件下,接种量为6%、摇床转速为200r/min、发酵72h时,目标产物丁二酸产量最高,达7.87g/L,而副产物的产量不高。代谢通量结果表明,原始菌株的葡萄糖利用率很低,经过诱变筛选以后,丁二酸代谢通量提高了4.1%。  相似文献   

12.
对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mdrh-5)进行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采用变色圈、氟乙酸耐受和CuSO4快速分析结合的筛选方法,获得1株高产琥珀酸突变菌株。与野生菌相比,突变株琥珀酸产量提高了43%,副产物乙酸降低了66%,突变株遗传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3.
钱萍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183-186
为了筛选酶活力较高的酸性酶淀粉酶菌株,多次采用紫外(UV)、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DES),对黑曲霉(ATCC-1602)进行处理,通过淀粉透明圈的大小快速检测出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再经固态发酵测定酶活,筛选出一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ATCC-1694),酶活力为394.1u/g,比原始菌株酶活力提高10倍。该酶最适温度为75℃、最适pH为4.0。在50℃、pH4.0条件下酶活力相当稳定,在酿造工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酶解法制备琥珀酸产生菌的孢子原生质体,对其进行紫外线与He-Ne激光的复合诱变,筛选到了一株突变株MS-23,其琥珀酸产量为1.27g/L,是出发菌株产酸量的20.16倍。将此菌株连续传代5次,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高产菌株,对乳酸片球菌进行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及二者的复合诱变处理。以正突变为标准确定的最佳诱变条件为:紫外照射距离25cm,照射时间20s;NTG终浓度为0.3mg/mL,处理时间60min。诱变后获得了1株突变株UN-27,经连续传代10次,遗传性状稳定,平均GABA产量为5.017g/L,较初始菌株的1.062g/L提高了4.72倍。  相似文献   

16.
在确定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TCC55618菌株生长的临界pH为4.5之后,对其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出耐pH3.5强酸的菌株M1,产量为17.25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2.09%,之后用含0.1%的溴甲酚绿变色平板筛选,对M1进行两轮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筛选出琥珀酸高产菌株R2,该菌株琥珀酸产量为27.35g/L,较原始菌株产量提高了77.71%。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高产胞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变获得高产胞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蛹虫草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UV)、化学诱变(LiCl)、复合诱变(UV-LiCl) 3种方式对蛹虫草孢子进行诱变;发酵检测存活菌株的胞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含量.结果:以胞外虫草素为指标,3种诱变方式的最大正突变率分别为化学突变(29.2%)>紫外突变(28.6%)>复合诱变(26.5%);以胞外多糖为指标,最大正突变率分别为紫外诱变(35.7%)>复合诱变(33.3%)>化学诱变(27.0%).紫外诱变突变株Z-5-1胞外虫草素产量达0.842g/L,比出发菌株高311%;紫外诱变突变株Z-4-7胞外虫草多糖产量达5.250g/L,比出发菌株高148%.在连续培养5代后,仍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紫外诱变能获得较高的蛹虫草正突变率,同时能获得高产虫草素、虫草多糖的突变株.  相似文献   

18.
紫外诱变筛选低高级醇和双乙酰含量的啤酒酵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酵母相关代谢途径,将降低高级醇和双乙酰含量为目的进行育种。采用紫外诱变方法对啤酒酵母进行处理,用乳酸平板、麦芽汁-碳酸钙平板、TTC上层平板进行显色分离,最终得到1株高级醇产量降低约30%、双乙酰含量亦较低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19.
双全  万月  刘俐 《食品工业科技》2016,(03):153-155
本文以从内蒙古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的80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在GYP培养基中进行高产γ-氨基丁酸(GABA)菌株的筛选后,利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得到GABA突变菌株,并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从80株供试乳酸菌中筛选出4株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再经紫外诱变后得到1株高产突变菌株US3-3。该菌株紫外诱变后,其γ-氨基丁酸含量为2.482 g/L,是诱变前提高1.9倍,并对其多次传代稳定性较好,经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