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毛克璜 《建筑安全》1993,8(9):40-43
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是上海开埠100年以来外滩地区最大的改造工程。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外滩防汛墙外移工程。外滩地区道路改造工程及滨江绿带改造工程。综合考虑了防洪、交通、停车、绿化、景观、市政公用设施等城市要求,充分发挥土地的社会经济效益。改善交通功能,提高环境质量,该工程集中二十五支队伍3000余名工人边规划、边设计、边动迁、边施工、在不断交通航运,  相似文献   

2.
解读了上位规划以及相关规划政策,梳理了旧城地区道路交通规划和需求,以北京市建国门街道北极阁地区交通规划为例,讨论了小街巷路网交通与停车规划优化调整思路,制定了政务交通进、出路线,营造了长安街沿线优良的政务环境。以优化城市核心区内、外路网关系,构建优质均衡的交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建筑与文化》2009,(12):58-67
本文以《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对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连云港的发展要求,结合连云港港口城市特点。分析了综合交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提出了解决疏港交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着重进行了城市交通分区和差别化引导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网、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为类似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调研,对南京滨江风光带生态交通政策实施及服务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南京滨江风光带生态交通建设的建议,为滨江风光带建设与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比讨论了可持续交通在环太平洋地区包括美国西海岸、新加坡和中国所呈现的不同的政策和规划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交通的定义,包括实施可持续交通的原因和理论基础。其次,我们逐个列举了在美国西海岸地区、中国和新加坡与可持续交通相关的现行政策和措施。然后本文依次讨论了目前在美国、中国和新加坡不同的都市环境下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包括费用、汽车文化、土地开发和政策环境等)。接着本文就几个在美国、中国和新加坡的可持续交通规划的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本文总结了整个环太平洋地区的可持续交通发展中可供中国借鉴的几项经验教训,并且对如何在环太平洋地区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面向新区、商务区、生态城等智慧交通建设问题,提出智慧邻里交通理念、建设目标及3层含义。以区域智慧交通监测与研判中心为核心、以人车路交通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邻里交通信息为服务目标,建立区域管控、收费、决策的智慧邻里交通服务框架。结合汉口滨江商务区的定位及交通发展趋势,提出"块层融合、集中区示范"的建设思路,并设计范围内人、车、交通设施的动静态数据采集、汇聚,监测与研判中心,邻里交通信息服务,范围内的交通管控、收费、决策四大建设内容,以期实现汉口滨江商务区的智慧邻里交通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城市的发展更倾向于立体化,就更需要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城市的重点开发地区,地上、地下的各类设施关系比较复杂,地下空间开发的受制约因素较多,更加需要在控规层面就规划好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利用方式。文章以黄山市滨江路地下空间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为研究重点,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对滨江路地下空间的利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充分利用滨江西路地下空间,既要能有效缓解静态交通停车问题,又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交通通道问题,同时一并解决管线改造和驳岸安全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8.
《重庆建筑》2008,(5):4
<正>2008年5月8日,《两江四岸滨江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向国内外知名规划建筑专家征求意见。制作该框架方案的美国易道公司介绍,两江四岸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策略被概括为"开放、转型、多元",意味着从单一的货运和居住功能转变为旅游、休闲、生活、内部客运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快速的机动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扩展和新城建设的步伐,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影响了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住房和就业分布,交通系统的可达性直接影响大都市区的增长模式和经济活动水平.国外发达地区的大都市区在综合交通规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地区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经验显得十分必要.在对国际上35个大都市区最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报告系统整理的基础上,统计和总结了35个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的远景、总体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的对策.针对当前中国城市交通问题,从重视交通安全规划,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交通拥堵管理系统、改善城市机动性,健全交通规划机构、最优化综合交通系统管理和运营几个方面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叶涛 《福建建筑》2014,(4):8-10
系统地描述了福州核心区的交通现状,分析了核心区交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可行的交通改善策略、交通改善建议及方法,以提高了福州市核心区的交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从交通方式结构探讨福州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剖析交通方式结构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合现状福州交通方式结构特征、国内外交通方式发展趋势,初步探讨了福州交通方式结构和城市交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世搏广场规划定位于浦东浦江南岸,作为世博会中心广场,是会议期间内人流集散,交融,欢庆时最重要的中心枢纽,也是世博会各交通流线的集结点,连接高架轻轨交通,地下轨道交通和浦江两岸水域交通。广场设计从世博会期内人群行为出发,将整个广场空间自南向北分为集会观演区,休闲和滨江观光区。  相似文献   

13.
滨江地区是反映城市特色的标志区域,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标签。滨江道路的设计需考虑较多影响因素,既要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也要满足突出区域特色的景观功能。以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的大木桥路为例,对工程定位,设计目标与方案进行详尽的阐述,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虹 《山西建筑》2014,(32):8-10
针对西部山区城市交通规划特点,结合交通现状、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对交通的需求现状,阐述了西部山区城市的合理规划的一些难点,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该地区的交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处于广深交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一虎门、长安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以珠三角地区的两个明星镇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发达城镇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文生 《山西建筑》2013,(36):19-20
结合吕梁市的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了其交通发展趋势,提出了交通发展战略,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主干路系统规划两方面介绍了交通规划思路,以期探索出一种特色交通模式,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黄石和襄樊两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的交通规划实践,探讨了在当今城市总体规划中如何运用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手段,使交通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以达到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的基本工作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铁线网规划线路大多沿主、次干路设置(甚至十字路口),地铁施工时需占用较多原本就紧张的城市道路资源。因此,合理设计好地铁围挡和交通导改方案,妥善处理好地铁施工与城市道路交通的矛盾,统筹协调好各部门利益,既可保证地铁建设高效快速施工,又可将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基于福州某路段地铁交通导改的经验,探究了地铁施工交通导改的工作流程,总结了地铁车站施工围挡用地要求,以及交通导改分级分类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重庆杨家坪地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为例,探讨在城市设计中将诸多方面结合起来的设计方式,综合解决城市设计中对外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交通仿真、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04,(9)
规划布局根据自然地形及道路结构将沿江及自然景观用地良好的规划区域作为Ⅰ类居住用地;规划区西北侧现状用地平坦,紧靠峡谷景观区,规划为Ⅱ类居住用地;在Ⅰ、Ⅱ类居住区之间,布置了一片商业用地;利用规划区内现有冲沟这一良好的自然风貌,结合张家沟水库至嘉陵江的河沟,规划为峡谷景观区;滨江路在规划时,设计上考虑将局部的滨江路向江内侧靠,使滨江路和嘉陵江之间留出一大块用地,作为滨江带状公园用地。绿地及景观结合现状场地自然地形、地貌特点,规划形成“一条滨江水岸,两片绿色屏障,一个生态走廊”的绿地景观系统。建筑景观主要包括“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