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动态光散射和电泳对栲胶溶液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平  龚英  陈武勇 《中国皮革》2006,35(23):11-14
从栲胶的胶体化学性质的角度,使用ZetasizerNano-ZS系列仪器研究了,橡栲胶(水解类)和荆树皮栲胶(缩合类)溶液的Zeta电位和电导率,随中性盐浓度和pH的变化;溶液中鞣质被铬皮粉吸附以后的Zeta电位和电导率随pH的变化。结果显示:栲胶溶液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随中性盐浓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而与溶液的pH呈正相关关系;溶液的电导率随中性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广泛的pH范围内无大的变化,当pH值小于2时电导率升高并出现突变,且各种栲胶溶液具有一致性。溶液中鞣质存在与否对溶液的Zeta电位和电导率随pH的变化无明显影响,而鞣质被吸附以后的橡栲胶溶液的Zeta电位在碱性条件下的变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使用Zetasizernano ZS系列仪器,对马占相思栲胶的Zeta电位、粒径和电导率等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化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吸着力、结合力和渗透速度等鞣制性能进行分析,且与缩合类落叶松、杨梅、坚木栲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马占相思栲胶Zeta电位和粒径变化幅度较小;随pH升高,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幅度小;随溶液中NaCl浓度升高,粒径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下降程度,均小于其它3种栲胶。温度、pH、栲胶溶液中的NaCl浓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马占相思栲胶电导率低于杨梅栲胶,单宁含量、吸着力与结合力均高于落叶松栲胶。pH值低于7时,渗透速度高于杨梅、坚木栲胶,并且pH值对其渗透速度影响较小;本研究可为马占相思栲胶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微生物对杨梅栲胶的降解作用,利用杨梅栲胶在自然条件下染菌,并对降解菌株进行分离筛选和鉴定,以降解效果最好的一种菌株(其COD去除率为18.50%)对杨梅栲胶溶液进行降解,并对降解前后栲胶溶液的Zeta电位、粒径、电导率、p H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利用普鲁士蓝法及正丁醇-盐酸法对溶液的总酚及可溶性缩合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栲胶分子的结构变化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曲霉属,降解后栲胶溶液中的总酚及可溶性缩合单宁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溶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粒径减小,稳定性提高,电导率降低,p H值升高。红外图谱显示杨梅单宁分子结构在降解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十几种有机酸对栲胶溶液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有机酸对栲胶溶液的pH值、色度、耐热稳定性、耐日照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用量为1%时,甲酸使栲胶溶液的pH值下降最明显,草酸次之;有机酸均对栲胶溶液具有一定的浅化作用,而萘磺酸浅化作用最为明显;柠檬酸和EDTA可以提高栲胶溶液的耐热稳定性;所有有机酸均不能提高栲胶溶液的耐日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经醚化改性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简称EH)与栲胶进行结合鞣革,首先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国产栲胶:水解类的橡碗栲胶、缩合类的木麻黄、落叶松栲胶和混合类的杨梅栲胶与EH结合鞣革对Ts的影响及鞣得成革样品耐水、酸、碱溶液洗涤性能,然后研究了杨梅栲胶与EH结合鞣制时,栲胶不同用量、介质pH对Ts的影响;最后,对EH与杨梅栲胶结合鞣革的水洗液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先经栲胶鞣制然后用EH处理,可以提高样品革的湿热稳定性,使革的Ts达94℃,样品革耐水、酸、碱溶液洗涤性能好。其中杨梅栲胶与EH结合鞣制效果最明显。结合鞣革的初步研究表明:EH对革中的栲胶有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Fenton高级氧化和微电解对改善几种皮革栲胶溶液可生化性的效果,考察主要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3种栲胶溶液在Fenton氧化条件下反应的最佳时间是40~60min,最佳p H值是3,COD去除率大于70%,BOD5/CODcr大于0.36。3种栲胶溶液在微电解条件下反应的最佳时间是40~60min,最佳p H是4,COD去除率大于66%,可生化性也大大提高,荆树皮栲胶和栗木栲胶溶液可生化性超过了0.4,说明微电解反应预处理栲胶溶液效果很好。对Fenton氧化和微电解对栲胶溶液处理效果进行对比,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高于微电解处理,而可生化性低于微电解反应。  相似文献   

7.
改性两性落叶松栲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甲醛、胺为原料,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对落叶松栲胶进行改性.考察了体系中反应温度、时间、pH值、胺的种类、落叶松与醛及胺的比例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下,改性落叶松栲胶的鞣质含量为51%,ξ电位为0.010V.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壳聚糖稀溶液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脱乙酰度、pH值和离子强度对壳聚糖稀溶液的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大和pH值的增大,壳聚糖溶液的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分别在脱乙酰度70.8%和pH 4.9时黏度达到最小;离子强度的增大导致壳聚糖溶液的黏度降低。黏度的变化与壳聚糖溶液的带电情况有直接关系,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大,壳聚糖溶液的Zeta电位和电导率一直在增大;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溶液的Zeta电位在降低;而随着溶液离子强度和pH值的增加,溶液的电导率在增加。  相似文献   

9.
林泽  孙宇梅  彭洋  曹雁平 《食品科学》2012,33(15):75-78
通过改变麻渣胶体体系pH值及加入一定浓度的Al3+溶液,改变体系ζ电位及胶粒粒径,研究ζ电位对麻渣胶体体系聚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H值为3.0时,麻渣胶体体系的ζ电位趋近于零;溶液Al3+浓度为0.02mol/L左右时ζ电位趋近于零。ζ电位趋近于零时,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溶胶最容易絮凝和聚沉,胶粒粒径最大。  相似文献   

10.
在含番红花红O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s,PBS)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预处理过的铅笔芯电极表面生成聚番红花红O薄膜,考察溶液的pH值、扫描电位范围对修饰过程的影响。在-1.0~0.0V(vs SCE)的扫描电位范围和酸性介质中形成的薄膜,在空白PBS中具有较高电活性和稳定性,并且在pH1.5~7.5之间,阳极伏安峰电位与pH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关系测定橙子和西红柿活体及果汁的酸度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讨不同方法改性处理对猪肝蛋白(porcine liver protein,PLP)结构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超声波处理、pH偏移处理和超声波辅助pH偏移处理对PLP进行改性,测定改性PLP的溶解度、表面疏水性、乳化特性、巯基含量、粒径、Zeta电位、一级和三级结构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声处理会使PLP粒径减小,溶解度与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将PLP溶液调至pH3随后调回至中性(pH3-7),会使PLP粒径增大,溶解度与Zeta电位绝对值下降,超声辅助pH偏移处理后(pH3U-7)会使蛋白粒径下降,溶解度与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但效果并不明显;将PLP溶液调至pH9随后调回至中性(pH9-7)及加入超声处理(pH9U-7)会使蛋白粒径减小,溶解度及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酸碱pH偏移及超声复合处理均降低PLP的荧光强度、活性巯基含量。电泳结果显示,pH3-7可能导致PLP的二硫键聚集,pH9-7对电泳条没有明显影响,超声的加入不会进一步改变电泳条带。相较于对照组,超声处理、pH9-7组和pH9U-7组均提高PLP乳化活性和乳液稳定性,而pH3-7及pH3U-7组的乳化活性与乳液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改性淀粉与杨梅栲胶配伍复鞣绵羊蓝湿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复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增厚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改性淀粉用量为1.0%,杨梅栲胶鞣制起始pH为4.5,杨梅栲胶鞣制结束pH为4.0,杨梅栲胶用量为5%,鞣制时间为8h.复鞣后坯革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改性淀粉与杨梅栲胶配伍复鞣对坯革的柔软性没有明显贡献,坯革的强度和韧性与其他复鞣剂复鞣坯革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板栗苞为原料,研究板栗苞提取栲胶的最佳工艺。方法在粉碎粒度、丙酮溶液浓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栲胶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的均匀实验,通过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得出最优指标时各个因素组合参数,并采用铬皮粉法对最优条件下提取的栲胶进行分析。结果板栗苞中栲胶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粉碎粒度100目,50%丙酮溶液,料液比1:18,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栲胶提取率为31.28%,单宁含量为63.68%,p H值为3.81,总色值为22。结论以板栗苞为原料提取的栲胶达到了橡椀栲胶冷溶合格品的指标,说明板栗苞提取栲胶的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无铬鞣剂TWT与植物鞣剂的结合鞣法。结果表明,TWT鞣剂与荆树皮栲胶和杨梅栲胶进行结合鞣制,成革收缩温度较高。较佳的鞣制条件为:首先用20%的荆树皮栲胶或杨梅栲胶进行鞣制,然后在pH4.0~6.0和50℃的条件下,用6%的TWT结合鞣3 h,成革的收缩温度可达到94℃。本研究进一步对植-改性戊二醛、植-噁唑烷和植-TWT三种结合鞣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TWT结合鞣制皮坯对加脂剂的吸收率最高,成革中游离甲醛含量最低。因此,植-TWT结合鞣法具有突出的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5.
荆树皮栲胶氧化改性产物与铬离子络合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荆树皮栲胶及其氧化降酶改性产物与铬离子络合反应的规律,测定了反应的pH及沉淀量。结果表明:(1)荆树皮栲胶降解产物与铬(Ⅲ)的络合性质不同于原荆树皮栲胶,降解程度不同,产物的络合反应性质有一定的差异;(2)高度氧化降解产物与铬(Ⅲ)在pH2-12范围内不产生沉淀,形成抗一定碱性的溶液;适度降解的产物与铬(Ⅲ)络合后产生沉淀,随降解产物用量比例增大,反应温度的提高,沉淀量增加;(3)在相同温度下,随降解产物用量比例增大,络合反应pH值有增大的趋势,且氧化降解程度越高,pH增幅越大。  相似文献   

16.
以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原理为基础,通过磺化以及Mannich反应对杨梅栲胶进行两性改性.研究了体系中反应温度、时间、pH值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将改性后栲胶应用于实际皮革生产中,检测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改性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pH酸度计采用电位测定法测定溶液中的pH值,而pH值是指氢离子浓度以10为底的对数的负数,如果有过量的氢离子则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反之,氢氧根离子过量,则溶液呈碱性。在现行的掺碱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PH酸度计的工作原理,通过人为向牛奶中添加碱性物质的方式来探索pH值与掺碱性物质量的关系。确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知的pH值可以推算出碱性物质的含量,对于有效检测原料乳酸败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原理为基础,通过磺化以及Mannich反应对杨梅栲胶进行两性改性。研究了体系中反应温度、时间、pH值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将改性后栲胶应用于实际皮革生产中,检,冽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改性栲胶对六价铬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酿酒》1990,(2)
问:成品酒的总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酸碱滴定法在很多书中都强调要避免CO_2的影响,CO_2对酸碱滴定倒底有什么影响?如何减小?答:酸碱滴定中CO_2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溶液中的CO_2有可能被碱滴定,由此引入的误差大小视终点时溶液的pH而定,CO_2在pH值小于5的溶液中主要以H_2CO_3形式存在,基本上不被碱滴定,所以强酸强碱滴定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O_2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成品酒所含的是弱酸,这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或用电位法指示终点,终点的pH≈9,溶液中的CO_2将被转变为HCO_3~-,NaOH标准溶液中的CO_3~(2-)也将被中和至HCO_3~-,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了进一步考察硫酸铬铝、铬锆、铬锆铝、铝锆溶液中是否有相应的Cr-Al、Cr-Zr、Cr-Zr-Al、Al-Zr异金属多核络合物形成、形成条件和性能。在不同的pH值、温度、浓度、时间等因素影响下,用pH电位滴定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浑浊时的pH值,作出了pH电位滴定曲线。从浑浊时的pH值和pH电位滴定曲线的变化,表明有Cr-Zr、Cr-Zr-Al、Al-Z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