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纳米SnO_2制作了旁热式甲醛气敏元件,测试了气敏元件对甲醛的响应,为了提高气敏元件对低浓度甲醛的响应,组装了一套富集装置.甲醛气体通过测试腔之前,先通过富集腔对其浓缩富集一段时间,然后加热活性炭使甲醛解吸出来,送入测试腔进行测试.测试了活性炭的最佳解吸温度为160 ℃.比较了富集前后气敏元件对甲醛的响应,富集前后气敏元件对20 ppm(1 ppm=10-6)甲醛的响应为分别为1.2和13.6.结果表明:富集后气敏元件对甲醛的响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掺杂对甲醛气敏元件气敏特性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SnO2对大多数VOC气体具有敏感性.文中以SnO2为基料制作了旁热式甲醛气敏元件,为改善甲醛气敏元件的气敏特性,选择了2%Sb,3%Sb,2%Pd,3%Pd,4种比例的掺杂材料,并以低体积分数甲醛作为测试气体,对SnO2气敏元件的气敏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掺杂2%Pd的气敏元件气敏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气敏元件批量测试系统对高精度、高效率、易操作配气系统的需求,以ARM为核心,配合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利用TDLAS技术及PID动态调节控制方法,设计一种适用于大批量气敏元件测试的配气控制系统。系统硬件和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配气气体浓度精确控制。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随动性、稳定性较好,响应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气敏元件技术参数特点,指出了现有产品说明书之不足,分析了电流电压法测试气敏元件特性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恒流法测试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级中空结构的In_2O_3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形貌分别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进行了表征,制成了In_2O_3旁热式气敏元件。采用静态气体测试系统对In_2O_3元件进行了气敏测试。在工作温度350℃时,对0.5 ppm~50 ppm甲醛进行了气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静电纺丝制备的In_2O_3气敏元件对甲醛气体具有优异的响应灵敏度,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和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近年来,气敏半导体元件在架空电缆和地下电缆探漏,天然气管道探漏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已经试制了各种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仪等。但气敏半导体元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气敏元件的稳定性和选择性;二是降低耗电量;三是改善气敏元件的一致性(或称互换性)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气敏元件就能更广泛地得到应用。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了降低整机耗电量,并在提高气敏  相似文献   

7.
将ARM7应用到气敏传感器中,利用其强大的数据计算处理能力及控制能力,结合气敏薄膜材料的高阻值特点,设计出了显示气敏元件阻值及其所处气体浓度的测试电路。该电路以LPC2131实时监测电源电压,自动调整占空比,实现对温度的准确控制,并测量气敏薄膜的电阻。经气体浓度和元件阻值的校准后,电路可显示被测气体浓度,同时提供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并具备报警功能,实现了智能气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完全满足气敏测试需要,电阻的测量精度达到±0.2%。  相似文献   

8.
未经掺杂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通常灵敏度很高,但选择性较差。为提高选择性和一致性,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的低功耗SnO2烧结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测试了SnO2烧结气敏元件的气敏特性。制备的SnO2烧结气敏元件在40mW的加热功率条件下,100ppm的CO气氛中灵敏度达到3,响应时间仅为4s;在180mW的加热功率条件下,对氢和碳氢化合物(如CH4和LPG)敏感。这类低功耗烧结气敏元件选择性和一致性好,有望用于室内煤气泄漏检测等场合。  相似文献   

9.
气—热复合敏感元件温度补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敏元件的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热敏元件对气敏元件的温度补偿原理,在考虑气敏元件的灵敏度温度特性的同时,指出了构成低温漂复合元件需满足的条件,并阐述了实验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套用于测试极限电流型氧敏元件性能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主要包括注气排气装置、流量控制及测量装置、供电加热装置、控温测温装置、测试电路等,可以很好地模拟氧敏元件的各种现场使用环境,能满足极限电流型氧敏元件的测试要求。设计相应的测试电路,可用于测试浓差型和半导体电阻型氧敏元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气固两相流过程监测的超声波层析成像系统。为利用少数传感器实现较精确成像,研制了一套测试系统:传感器阵列由8个扇形空气耦合传感器组成,每个传感器均为收发一体式并且发射扇形波束角度可达150°;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切换装置以改善系统实时性;发展了改进二值逻辑反投影图像重建算法,通过设置双阈值改善边缘效应提高了图像重建精度。对四氟乙烯棒进行的静态实验与对煤粉进行的动态测试实验中,系统获得了足够多的有效信号数据,实现了气固两相流横断面的二维图像重建。静态实验中重建图像的最小空间成像误差(SIE)为3.2%,表明系统具有较好成像精度,可实现气固两相流流动监测。  相似文献   

12.
水产工厂化养殖智能监控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制了一套工厂化水产养殖多环境因子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像处理和专家系统的方法对鱼病进行自动诊断和早期预报,采用移动GPRS无线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数据采集和监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能实时监控鱼池中的多环境因子和在线鱼病诊断。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光电高精度全场形位检测系统。系统以面阵CCD作为被测物体边缘图象的探测器件,应用激光衍射和囹象处理技术进杆被测物体边缘的精确定位,实现了高精度全场形位检测。该系统具有测量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及数据处理自动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矿用通风机性能测试数据计算机处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柏华  王领 《风机技术》2010,(3):47-48,59
通过对百台次矿用通风机现场性能测试,分析了通风机性能测试方案的优选;并用Visual Foxpro作为开发平台,建立相关数据库,开发出风机性能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及分析其结果,通过运用表单及报表直观显示其测试结论,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具有用户界面良好,数据输入和输出灵活、快捷,处理数据迅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范围炸点三维坐标图像测量过程中相机准确采集图像的问题,设计了可用于炸点识别的图像采集系统,以面阵相机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为源信号,设计相应的算法自动识别炸点目标,从而为后续的图像采集及处理提供依据。设计了面阵相机图像采集的硬件,给出了炸点目标检测和识别的图像处理算法。实验验证表明,设计的算法可有效识别炸点图像中的火光、烟雾等信号。所研究的自动识别炸点目标图像采集算法和硬件,能减少相机存贮空间,提高靶场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软件补偿算法的温度压力场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通过软件进行传感器补偿的温度压力场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优势,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降低了系统成本。通过对系统中补偿算法以及软、硬件设计要点地叙述,详细地描述了系统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光的全反射原理,利用单色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和线阵CCD作为传感器,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WYA-Z自动阿贝折射仪的设计。并简要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路系统、仪器组成、关键技术、设计要求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仪器的折射率测量范围:1.3000~1.7000,精度n_D:±0.0002,重复性n_D:±0.0001。该仪器不仅能自动测量液体的折射率,还能自动测量液体的浓度,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测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以及称重传感器测得的物料质量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大大提高了称重系统的测量精度,得到受环境干扰因素更小、精度更高的有关物料的测量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处理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方面都得到改善,可以有效地减小噪声、振动、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对动态称重系统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激光激发微弱荧光的光电成像系统上的图像存储与实时显示以及计算机处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存储和实时显示正常条件下的目标图像,还可以通过数字累加技术显示在低照度条件下的目标图像,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图像加以处理,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mplementing multiple fan beam projection technique using optical fibre sensors for a tomography system. From the dynamic experiment of solid/gas flow using plastic beads in a gravity flow rig, the designed optical fibre sensors are reliable in measuring the mass flow rate below 40% of flow. Another important matter that has been discussed is the image processing rate or IPR. Generally, the applied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nsor and also the designed software are considered to be reliable and suitable to perform real-time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mass flow rat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