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军波  徐小利 《软件》2006,(8):50-50
氯乙烯(VCM)精馏是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精馏过程具有滞后大、模型阶次高、动态响应慢、非线性严重、控制变量多、耦合性强及进料的流量、组分经常发生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的波动,所以控制难度很大,往往造成单体的纯度不达标,从而影响聚氯乙烯的质量,并可造成能耗加大、尾气排放超标、污染生态环境等严重后果。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环保对排放的严格控制,要求自控专业对氯乙烯(VCM)的质量指标控制及设备生产能力的发掘承担更重要的角色。而目前氯碱企业对VCM精馏仍普遍采用较简单的调节,故单体的质量、能耗、尾气排放等控制指标很不稳定。因此,确定精馏过程实用的控制方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采用常规仪表或功能不太强大的控制系统建立适应不同现场装置的各个相关的多变量解耦、多扰动补偿控制模型是不可能的。而我公司在VCM改造扩建项目中用浙大中控的JX-300XDCS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及专用控制模块很容易地建立了适用于现场的不同工况的复杂控制系统,投运至今生产稳定,低沸物、高沸物含量基本为"0",产品纯度达到99.99%以上。  相似文献   

2.
该文是作者在氯乙烯精馏装置的生产操作、工艺改进、参数控制的长期实践基础上写成的。作者阐述了经过工艺和控制系统优化后,形成的新的控制方案和操作方法。生产实践证明了该方案操作简单、控制有效,解决了精馏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控制不稳和氯乙烯含量不稳的问题,使产品质量达到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氯乙烯精馏过程多变量预测控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氯乙烯精馏装置中的高沸塔,在常规控制的基础上,采用APC-Hiecon预测控制软件包设计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具体介绍氯乙烯精馏过程工艺和特点,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的技术和特点,以及高沸塔单元的控制系统方案和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4.
精馏过程的专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的精馏过程专家控制包括一个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在某实验性乙醇-水二元精馏塔上用IBM-PC进行试验研究,获得好结果。  相似文献   

5.
引言VCM精馏过程是聚氯乙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精馏处理后的单体质量对最后的成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精馏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滞后、模型阶次高、动态响应慢、控  相似文献   

6.
在化工生产实践中,基于被控变量检测的反馈控制系统占有绝对比重。不过,实际生产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一类情况,过程的被控制变量,甚至过程的扰动均无法测量或难以测量,如精馏塔塔顶、塔底产品的组成,因而难于实现反馈控制或前馈控制。精馏塔是化工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分离设备,其控制方案在化工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满足工艺要求和节能,需将塔顶和塔底产品流控制在设计值。理论上,将产品组成直接作为被控变量是最佳的,但仍有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推广使用。基于可测辅助变量推断难以直接测量或测量滞后太大的关键过程变量的推断控制能弥补这一缺陷。本文以多组分精馏过程为例,在MATLAB平台进行了多变量推断控制控制设计及仿真,并对其鲁棒性进行了分析,达到较好的控制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未测干扰过程的前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干扰估计器的估值进行前馈控制的方法,解决了因干扰不能直接测量而无法进行前馈控制的问题,从而为改善未测干扰过程的抗干扰性能,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猛  胡益锋  徐用懋 《控制工程》2004,11(4):289-292
针对在闭环控制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反应精馏技术实际操作需要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建立了通用反应精馏过程非平衡级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MTBE(甲基叔丁基醚)反应精馏(Reactive Distillation,RD)过程进行了动态性能的分析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软测量技术的产品质量/转化率联合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优于其他控制方案,可有效地进行产品质量和转化率的多指标控制,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由于氯乙烯聚合反应釜是一个具有纯滞后时间长、时间常数大的,且很难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被控对象,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即采用控制输入和系统初态同时进行学习的闭环PD型迭代学习控制,给出了该算法谱半径形式的收敛条件,并利用算子理论证明了系统在任意初态条件下经过逐次迭代后,其输出能够完全跟踪期望轨迹。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精馏过程的模糊无模型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多变量协调控制问题,针对模型未知且具有强耦合特性的多输入多输出乙醇-水精馏过程,主副被控参数的控制要求不同,常规PID控制性能差,当出现显著的不可测干扰时,应协调相关的操纵变量,既保证关键参数不偏离期望值,又使得其它被控过程参数的波动较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类模糊无模型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结构,通过充分利用过程控制参数的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等信息,建立了主副控制参数不同控制目标的模糊规则,自适应地改变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参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协调乙醇-水精馏过程,达到主副被控参数的控制要求,扩展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应用范围。过程实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纠偏控制系统是板带生产环节中确板带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以包钢热轧平整机组为例,分析EMG光电感应对中(CPC)和对边(EPC)纠偏控制系统的原理,硬件组成、主要的控制方式和电液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丁轲轲 《计算机仿真》2002,19(4):116-117,18
复杂控制系统一般存在多个输入,输出变量,控制整定参数数量也较多,所以采用常规的整定方法非常困难和烦琐,该文提出了采用优选法对复杂控制系统进行整定的新方法,其整定准确度高,方法直观,试验工作量小,信息最丰富。通过对电站协调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仿真实例,体现了它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讨论迭代初态与期望初态存在固定偏移情形下 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 提出带有反馈辅助项的P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 可实现系统输出对期望轨迹的渐近跟踪. 为了进一步实现输出轨迹在预定有限区间上对期望轨迹的完全跟踪, 提出分别带有初始修正作用和终态吸引的学习算法. 文中给出所提出的学习算法的极限轨迹, 并对学习算法进行收敛性分析, 推导出收敛性充分条件, 可用于学习增益的确定. 通过数值结果, 验证所提学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飞行模拟器视景系统图象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应用了改进的模糊算法,并结合传统的前馈控制,成功地解决了图象旋转问题,改进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不比一般的模糊控制器复杂,但改进的模糊系统除具有一般模糊控制系统鲁 性强的特点外,还具有超调小,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的主方法在工程实践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糠醛精制装置二效蒸发塔底液位-四路加热炉进料流量串级回路投用不上,手动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在横河的CENTUM CS3000 DCS系统上,通过设置输入补偿实现各支路设定值不同,通过优化PID控制器参数的方法实现均匀控制。在燕化二糠醛装置投用以来运行平稳,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一台2t真空自耗电弧炉的设计和调试,介绍了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工艺及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提出了电弧炉控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系统分析了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原理和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控制的影响。并结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对电弧炉控制中的关键问题——熔化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模糊滑动模态控制系统的性质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根据滑动模态原理,将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入量简化为广义跟踪误差的一个超平面,并基于三角形的非线性发语言变量的隶属度,分析了模糊控制系统的某些性质,表明在系统稳定性、稳态误差等指标方面,模糊控制器优于一般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8.
李越群 《计算机仿真》2012,(6):101-103,277
研究弹体纵向过载自动驾驶仪优化控制的设计,为保证系统稳定性,采用具有自适应滑模控制结构的系统对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以经典的比例-积分结构形式的导弹自动驾驶仪模型为基础,使系统在对外部干扰因素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设计并加入了自适应滑模控制结构系统,滑膜控制结构采用开关函数闭环回路结构形式,通过系统仿真分析表明,在存在随机干扰时,系统具有鲁棒性,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阳 《测控技术》2016,35(3):75-78
介绍矿用全断面硬岩快速掘进机及其姿态测量与控制方法.结合盾构机和悬挂掘进机姿态测量方法,提出基于激光指示仪和新型电子激光标靶的测量系统,对掘进机进行实时三维坐标测量.通过采集的俯仰角、滚动角以及水平偏航角,来推导出掘进机切口、尾部中心的坐标以及位置偏差,经过误差仿真实验表明在本测量系统下,测量精度符合施工要求.PLC根据掘进机水平和垂直偏差量对掘进机进行实时纠偏,并给出了纠偏程序实现流程和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实现了对全断面硬岩快速掘进机姿态的准确测量与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用全数字整流装置在钢板矫直控制系统中的开发过程及应用效果,并且设定了大量的参数以及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中一些关键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通过实践与摸索,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装置与装置之间联网工作方式,丰富延伸了全数字整流装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