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浙昆  樊瑜瑾 《机械》1999,26(6):6-7
利用计算机模拟获得磨削加工表面及其研磨后表面,完全数值求解磨削表面及研磨表面点接触弹流润滑,就研磨对润滑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得出,表面形貌的微观弹流效应导致局部油膜压力增大,研磨能有效减缓油膜压力波动,改善表面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2.
徐致让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20(4):504-504,509
弹流润滑点接触问题数值解大多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等温弹流润滑点接触问题进行探讨 ,采用直接法迭代得出给定工况下该问题的数值解包括油膜形状与接触区的压力分布。所用解法与结果可作为对弹流点接触问题数值解研究的补充与比较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机对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点接触问题的数值解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工况下该问题的数值解。经比较所得数值解与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一致,且所用方法简明、直观,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牵引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零件间处于点接触状态,在某一传动比时,相对自转速度为零。本文研究了该状况下各种工况参数如滑动率、滚动速度和载荷等对点接触的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滑动率的增大,摩擦因数增大,油膜最大温升增大;在相同滑动速度下,随着滚动速度的增大,油膜厚度增大,但摩擦因数减小;随着载荷的增大,油膜厚度减小,摩擦因数增大,油膜最大温升增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推力球轴承的钢球与滚道间形成的椭圆接触等温弹流润滑问题。据此问题建立的数学模型既有沿接触椭圆短轴方向的卷吸速度分量,又有沿其长轴方向的卷吸速度分量,且速度值处处各异。运用多重网格法求得了几组参数下的完全数值解,并分析了转动速度、中心距、椭圆比等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表面粗糙度对点接触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重网格法对椭圆接触的部分膜弹流问题进行了完全数值求解,计算中采用了Patir-cheng的平均流量模型及Geenwood和Tripp的表面微峰弹性接触模型。在大量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大小及纹理方向对点弹流的油膜厚度及微峰接触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等效黏度将circular流变模型整合进通用Reynolds方程,获得点接触弹流润滑入口凹陷的控制方程。采用多重网格法及多重网格积分法进行数值求解,研究卷吸速度变化导致的入口凹陷变化过程,讨论载荷、黏度、黏压系数、钢球半径及弹性模量对入口凹陷速度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入口凹陷深度从0增大到最大值,然后再减小到0;入口凹陷出现的卷吸速度随着载荷、黏度、黏压系数及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钢球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入口凹陷消失的卷吸速度及入口凹陷的速度域都随着载荷及钢球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黏度、黏压系数及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建立具有中央凸起的点接触弹流润滑控制方程,并采用多重网格法及多重网格积分法进行数值求解;比较有凸起表面和光滑表面下的压力及膜厚曲线,讨论载荷及卷吸速度对压力分布及油膜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中央凸起时在接触中心附近,压力经历了急剧升高、骤然下降、再升高的一个波动过程;最小膜厚出现在接触中心,且接触中心前面产生了一个凹陷;增大卷吸速度或减小载荷都使得膜厚曲线整体升高,最小膜厚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载荷几乎不影响最小膜厚;载荷增大使得最大压力增大,但中心局部压力波动范围变化很小;增大卷吸速度使得最大压力和中心局部压力波动范围都减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阻容振荡原理,通过电路参数优化,研制出一台滚动轴承弹流油膜厚度测试仪。仪器的分辨率为3.5Hz/pF,测量范围为0 ̄2.2nF。仪器在全膜弹流润滑时可定量测量弹流膜厚;在部分膜时可根据振荡波形分析非金属时间接触率。利用仪器实测某惯性轮轴承的弹流油膜厚度,并考虑热和乏油的影响,对轴承的弹流油膜厚度进行理论计算,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值求解研究表面凸起和凹坑缺陷对点接触等温稳态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和压力的影响,并讨论了缺陷位置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凸起或凹坑缺陷对接触区的膜厚和压力的影响不同:当单个凸起位于接触区出口油膜颈缩处时,润滑情况较差;而单个凹坑靠近接触区中心位置时,油膜压力较高,对接触表面不利;凸起的高度越大,宽度越小,对接触区的润滑情况影响越大;而凹坑的深度和宽度越大,对接触区的润滑情况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在点接触EHL快速直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按列分块、逐列求解的求解点接触EHL的新算法,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对新算法的精确性和高效性进行验证,并探讨新算法的参数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仅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而且具有更宽的参数适用范围,在轻载工况、中载、重载工况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收敛解,是对点接...  相似文献   

12.
从圆弧齿轮齿面微分几何分析、弹性接触变形和跑合磨损分析,建立了具有二维表面速度的点接触弹流基本模型。分析指出:圆弧齿轮点接触区域的形状和大小,由弹性接触变形和跑合磨损共同来确定比较合理;对齿面接触区压力分布进行插值计算并构造变形影响系数矩阵,可大大缩短弹性变形计算时间,并有足够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点接触赫兹接触区温度的测量,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真实温度以及分布情况,得到点接触区的温度分布规律,并与摩擦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弹流润滑下,接触区温升与压力分布相对应,最大温升一般发生在Hertz接触区中心的附近;最大温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与速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牛永生  强新伟 《润滑与密封》2005,(5):105-106,109
推导了线接触弹流润滑中牵引力的计算公式,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计算牵引力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并利用编程语言使其可视化,以便于牵引传动设计者使用。  相似文献   

15.
线接触弹流润滑综合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法数值求解rNewton流体和Ree-Eyring流体线接触等温和热弹流润滑问题,分析了滑滚比对摩擦因数的影响,指出了润滑油的流变性和热效应对线接触弹流润滑油膜粘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滑滚比时压力、膜厚和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等温润滑时的摩擦因数随着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加,热弹流润滑时的摩擦因数随着滑滚比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热效应和非牛顿流体的剪稀作用均会使润滑油的等效粘度降低,从而影响摩擦因数;热效应的存在使油膜变薄,且在所讨论的工况条件下Newton流体的膜厚比Ree-Eyring流体的稍薄,热效应使第二压力峰变矮,且Ree-Eyring流体的第二压力峰矮于Newton流体的第二压力峰;纯滚动时,Ree-Eyring流体的温度比Newton流体的温度高,有滑滚比时,Newton流体的温度比Ree-Eyring流体的温度高,且油膜的温度随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点接触在部分弹流润滑条件下的润滑状态,使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不同工况下的润滑状态,并分析在不同工况下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计数、能量、信号强度对润滑状态的改变非常敏感,都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变化规律上几乎一致;利用声发射技术能够表征边界润滑向部分弹流润滑的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17.
点接触弹流润滑供油条件退化的乏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点接触弹流润滑中,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新油,则接触区的供油条件会随着润滑次数而退化。分析了供油油膜厚度、中心膜厚、最小膜厚和润滑油膜压力区形成位置与润滑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润滑开始时,由于供油油膜厚度较大,系统处于充分供油状态;随着润滑次数的增加,有一部分油从两侧泄漏,系统逐渐转到乏油状态,供油油膜厚度、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均逐渐变小,压力区形成位置则逐渐向Hertz接触区靠近;最终供油油膜厚度、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趋于定值,压力区趋于Hertz接触区,从而达到一种稳定乏油状态。  相似文献   

18.
高速润滑脂7007和7018拖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伯原  苏冰  吴勇军  邓四二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0):1786-1788,1796
阐述了用自行设计的高速润滑脂弹流拖动力试验台在充分供脂条件下国产7007和7018润滑脂进行的拖动力测试,获得了不同载荷,速度条件下的两种润滑脂的拖动系数与滑滚比之间关系曲线,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国际通用的无量纲参数作为表达式,提出了可供工程上使用的这两种润滑脂的弹流拖动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应用WN齿轮接触摩擦与弹流润滑机制结合的方法进行效率分析.依据WN齿轮副啮合原理,创建该齿轮动力润滑与混合摩擦分析模型,分析了啮合中载荷与弹性接触对油膜厚度的影响,探讨油膜形成机制和承载特性;通过啮合过程中的接触摩擦分析,推导出WN齿轮啮合时动力传动效率计算新方程;分析齿轮运转速度、负载及润滑等对传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速下WN齿轮的传动效率高于渐开线齿轮而在低速下却相反;旋转速度对传动效率的影响要比载荷的影响更大.通过实例计算和试验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