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原理.对电路模拟吸波材料优于普通雷达吸波材料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综述了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任意波发生器,以及任意波发生器的应用原因(产生复杂信号;产生没有其它合适信号源的信号;产生仿真信号);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应用情况(扰乱理想波形;模拟传感器;替代信号源;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混合测试;复杂调制;多功能信号源),讨论了如何产生任意波形(标准波形库;图像编辑;数据传输;数据表修改;FFT编辑器;公式编辑器);对任意波发生器校准现状、校准内容、以及校准对策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和讨论.在充分评述了任意波发生器校准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基础上,展望了其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含电路模拟结构吸波复合材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电路模拟结构材质、电路模拟结构尺寸、介质层电磁参数等对电阻渐变型和"陷阱"式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电路模拟结构电阻渐变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在8~18 GHz范围内有3~5 dB的提高;含电路模拟结构"陷阱"式吸波复合材料在厚度≤4 mm条件下,实现了吸波性能在8~18 GHz频率范围内吸收率≥12 dB。在提高吸波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同时,电路模拟结构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承载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模拟输入电路是DAM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的阐述了模拟输入电路的组成结构、电路工作原理和功能,并对模拟输入电路常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电路模拟结构在结构吸波材料中的应用探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电路模拟结构(电路屏)在结构吸波复合材料中应用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了电路屏结构尺寸、电路屏所处位置及复合材料体系各层中吸收剂配比对吸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路屏在雷达吸波材料中起到了以下的作用:电路屏能引起入射电磁波与反射电磁波的干涉,起到又一反射屏的作用;电路屏的加入能增大吸波结构的表面输入阻抗。通过合理的设计电路屏及使电路屏结构尺寸与吸波结构中的介质层相匹配,电路模拟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吸波结构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全数字控制的中频磁控溅射电源设计.主电路前级采用直流斩波调压,后级采用全桥逆变的电路结构.控制电路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计算产生高分辨率的数字脉宽调制信号(DPWM)实现.电源工作于恒流模式,通过PID算法调节Buck斩波电路的驱动DPWM来实现闭环控制.全桥逆变电路的驱动信号由FPGA计算产生,通过按键可设置驱动的DPWM,输出所需的固定频率和占空比的矩形波.对于靶面微打弧和强打弧,FPGA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最后制作了5kW的样机进行验证,实验证明,方法可行,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电子标签芯片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核心,其模拟电路的设计十分关键.它分为电源产生电路、调制解调电路以及上电复位模块等模块.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具有很高的整流效率,满足了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发射电路是超声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在简单分析现有典型超声波发射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电感的低功耗发射电路,通过模型分析推导出了电路产生的高压脉冲信号的表达式和模拟图型.实验表明调试后的电路可以产生幅值为668.6V、脉宽为2μs的高压脉冲信号,此信号能够有效激励超声换能器产生幅值为312.5V、脉宽为3μs的超声波.设计的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小管径超声测压、测流、探伤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模拟了带壳装药在土壤层中在其不同端面起爆时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在上层半无限混凝土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得到了装药不同端面起爆时产生的应力波在混凝土中随时间和位置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装药底端面起爆时爆轰能量利用率较高,对混凝土的作用效果较好,能够为提高装药结构威力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含同轴线活性碳毡电路屏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电路屏的吸波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含同轴线活性碳毡电路屏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阵列单元的尺寸和间距密切相关,经合理设计,复合材料在7~18GHz频率范围内有-10dB以下的吸收,有效带宽达11GHz.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主要吸收机制是电磁波在电路屏和反射板之间的多次反射、衰减.  相似文献   

11.
张超逸  武飞  丁言鑫  周岳  刘云 《工程爆破》2021,27(6):121-126
为研究多排减振孔的减振机理,基于单一减振孔对应力波传播产生的干扰作用,将多排减振孔视为应力连续位移不连续结构面模型.以P波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P波经过多排减振孔后的衰减公式,对影响透射波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ANSYS/LS-DYNA对P波在有无减振带的条件下的传播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组数值模拟中P波的传播过程以及波阵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射波与岩石介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排减振孔的减振率随应力波入射角度减小而减小;虽然应力波经过多排减振孔后会产生减振效果,但随着应力波传播距离增加,应力波恢复稳定传播,此时减振孔丧失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角波幅度切割型莫尔条纹电子细分器近年来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这种电路具有可获得较高的分辨率和较高的细分精度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电路较为复杂的缺点。为此,本文提出这种使电路尽量简化,细分精度无降低的改进电路。改进工作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拟运算部份的参考电压改为由|sinθ| |cosθ|组成,三角波电压信号也改为||sinθ|-|cosθ||。这样改进后,模拟运算部分所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个数从原来的九个降为五个,所需匹配电阻也相应减少。 (2)由于三角波电压是以绝对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产生电子分析天平显示值漂移的原因及调修方法.导致天平显示值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有物理影响因素,电子天平安装不当产生的影响,电子天平平称重系统(传感器)产生的影响,电子天平温度补偿电路产生的影响,电子天平零位检测器产生的影响,主板模拟电路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超材料由于具有吸波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简要介绍了超材料产生吸波的原理,并着重阐述了吸波超材料在微波段、光波段以及太赫兹波段的极化特性和相应超材料吸波器结构的模拟及实验研究进展.这种超材料的吸波特性在军事和民用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积分电路可将矩形脉冲波电转换为锯齿波或三角波,还可将锯齿波转换为抛物波。其电路原理都是基于电容的冲放电原理。这里重要提出的是电路的时间常数RC,积分电路的特性是由电路的时间常数和输入信号占空  相似文献   

16.
分别研究了含矩形碳毡电路屏和“十”字形碳毡电路屏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碳毡电路屏的吸波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碳毡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阵列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密切相关。矩形电路屏阵列单元中矩形缝隙的长或宽增大,材料的吸波性能提高;矩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增加,材料的吸波性能降低。本实验条件下当矩形缝隙的长、宽和间距分别为24、12和6mm时,材料可获得8.56GHz的有效带宽和-25dB的最大反射衰减。“十”字形电路屏阵列单元中“十”字形缝隙的臂长或臂宽增大,材料的吸波性能提高;“十”字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增加,材料的吸波性能降低。“十”字形缝隙的臂长、臂宽和“十”字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6、8和6mm时,材料的有效带宽7.2GHz,最大反射衰减-26.2dB。  相似文献   

17.
活性碳毡电路屏(直立碳纤维)/树脂复合吸波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含活性碳毡电路屏和直立碳纤维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 含碳毡电路屏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的种类(感性、容性) 和尺寸密切相关。含感性屏的吸波材料, 当毡条间距、宽度分别为7 mm、5 mm 时, 材料在整个雷达波段(8~18 GHz) 有- 10 dB 以下的反射衰减。含容性屏的吸波材料, 随电路屏中碳毡块间距和边长的减小, 吸波性能提高。含直立碳纤维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纤维间距有关, 间距为4 mm 时可获得有效带宽7. 6 GHz 的吸波材料。用分块设计的思想设计吸波材料, 可提高其吸波性能。分块中心对称的感性电路屏(毡条宽5 mm , 间距10 mm) 和直立碳纤维(间距8 mm) 混杂吸波体在11. 8~18 GHz 频带内有低于- 20 dB 的反射衰减, 最大吸收峰值- 30 dB。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超声探伤应用中缺陷信号选通闸门通过硬件或程序预先设置,当缺陷信号相对闸门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系统漏检或误判的问题,设计一种高可靠性的闸门自动跟踪电路。该电路具有自动跟踪水钢界面波位置,实时调整选通闸门开启位置选择对应缺陷波的功能。通过和常规闸门电路进行对比测试,该跟踪电路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自动跟踪超声检测的界面波并自动调整闸门位置对缺陷波进行探伤。经过实际检测测试:该电路能有效将检测系统中由于工件位置相对浮动而产生的漏检或误判概率降低一个数量级,为精确判伤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袁瑞娟  沈建国 《声学技术》2012,31(4):398-402
75kW超声波发生器的控制信号必须满足死区时间稳定,频率可调、稳定,能够间隙激发等要求。采用的是电压驱动型脉宽调制控制芯片TL494CN,其产生方波频率在15~4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死区时间为3μs。用NE555P产生调制波,该调制波信号与TL494CN产生的频率可调脉冲信号经调制后形成有间隙的方波信号,用于控制功率器件IGBT的驱动电路。从示波器记录的输出波形上可以看出:TL494CN生成的频率可调方波与NE555P产生的调制波经过调制电路后,得到能够间隙发射的控制信号。通过现场试验,该控制信号能够控制IGBT的驱动电路实现大功率超声的激发,且满足大功率超声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设计了220 GHz三注折叠波导慢波电路,并对其放大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等效电路法对慢波电路结构色散特性与轴向耦合阻抗进行了计算,并通过三维高频仿真软件HFSS进行了模拟验证。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PS的PIC求解器对该慢波结构的三维大信号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粒子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中心频率为220 GHz时,三注折叠波导慢波电路输出功率达到49.7 W,增益达到了37.05 dB,3 dB带宽为13 GHz(212~225 GHz)。最后分析了边缘电子注的注电压和注电流的减小对该结构放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