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2015,(8)
[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玻管药膜法测定阿维菌素和噻虫胺对烟蚜、烟粉虱的毒力及联合毒力,并加工成悬浮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阿维菌素对烟蚜、烟粉虱的LC50值分别为1.014、0.317 mg/L,噻虫胺对烟蚜、烟粉虱的LC50值分别为2.191、4.212 mg/L;阿维菌素和噻虫胺按质量比1∶8混配对烟蚜的共毒系数为128.44,增效作用明显;按质量比1∶4混配对烟粉虱的共毒系数为171.34,增效作用显著。18%阿维菌素·噻虫胺悬浮剂150 mg/L质量浓度药后3、7、14 d对烟蚜防效分别为90.6%、84.9%和79.4%,对烟粉虱防效分别为94.2%、90.6%和74.8%,显示了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结论]阿维菌素和噻虫胺混配是防治烟蚜、烟粉虱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阿维菌素、氟虫腈等7种药剂及相关混配对B型烟粉虱的毒力及增效作用.结果显示:在7种药剂中阿维菌素和氟虫腈对烟粉虱显示了较高毒力,LC50值分别为1.122 9、3.081 3 mg/L,毒力倍数较毒死蜱分别为125.0和45.6;在新烟碱类药剂中啶虫脒对烟粉虱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7.1195 mg/L;啶虫脒和阿维菌素1:5和1:10的质量浓度比混配LC50值分别为1.3881、1.0647mg/L,显示了一定的相加作用;啶虫脒币口氟虫腈1:2和1:4的混配LC50值分别为3.765 3、1.5831mg/L,其中1:4混配共毒系数达到了219.79,显示了较高的增效作用;啶虫脒和毒死蜱1:4和1:8混配的LC50值分别为21.813、25.730 mg/L,共毒系数分别为135.68、177.16,有较高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彭  黄新培  谢忠能  余晔  辛建忠  王春生 《农药》2012,(10):760-762,770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稻茎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水稻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3.52、1.60 mg/L,LC90值分别为31.27、21.50 mg/L,表明氟啶虫胺腈与吡虫啉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用量50、75、100 g a.i./hm2于药后3 d的防效达61.6%~97.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7~14 d的防效达84.2%~99.2%,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结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较好药剂,推荐用量50~75 g a.i./hm2,重点喷施水稻茎基部。  相似文献   

4.
烯啶虫胺对稻飞虱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烯啶虫胺对广州市本地稻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0.613 mg/L和0.891 mg/L。2010年和2011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用药量为45g/hm2时,药后3 d防治效果分别为84.28%和82.50%,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80%和87.60%。  相似文献   

5.
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吡蚜酮与异丙威质量比为1∶2,对褐飞虱3龄若虫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其LC50值为11.01 mg/L,共毒系数为166.65,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按此配比加工成30%吡蚜·异丙威WP(有效成分:吡蚜酮10%、异丙威20%).田间防治结果表明:该混剂对褐飞虱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30%吡蚜·异丙威WP 450~600 g/hm2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为90.83%~94.94%,药后21 d,30%吡蚜·异丙威WP 450~600 g/hm2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仍有87.60%~89.32%,均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异丙威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从防效和经济的角度考虑,30%吡蚜·异丙威WP推荐剂量为450 g/hm2,防治适期宜在褐飞虱若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虫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8种常用杀虫单剂及5种杀虫混剂对褐飞虱4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8种单剂对褐飞虱的毒力顺序为毒死蜱吡虫啉哒螨灵灭多威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啶虫脒吡蚜酮。5种混剂中,哒螨灵+吡虫啉1.5∶1、2∶1和哒螨灵+烯啶虫胺1.5∶1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哒螨灵+吡虫啉1.5∶1毒力最高;哒螨灵+吡虫啉1∶1、哒螨灵+啶虫脒、哒螨灵+烯啶虫胺1∶1、2∶1表现为相加作用;其它混剂表现为拮抗作用,其中哒螨灵+吡蚜酮1.5∶1毒力最低。  相似文献   

7.
烯啶虫胺等13种杀虫剂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烯啶虫胺等13种药剂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属于超高效的杀虫剂有烯啶虫胺、氟虫腈、噻嗪酮,对3龄若虫5d的LC50分别为0.13、0.19、0.29mg/L;属于高效的药剂有吡虫啉、氯噻啉、阿维菌素、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二嗪磷,对3龄若虫的LC50介于1~10mg/L之间;属于有效的药剂有毒死蜱、异丙威、吡蚜酮,对3龄若虫5d的LC50分别为14.68、22.13、28.07mg/L。根据药剂类型、作用方式、作用机制等,建议防治稻飞虱时首选烯啶虫胺、噻嗪酮、吡蚜酮等药剂。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稻苗浸渍法和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噻嗪酮、烯啶虫胺及其复配制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用孙云沛介绍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不同剂型的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复配制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悬浮剂,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68 mg/L,共毒系数为191.53;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2.08 mg/L,其共毒系数为203.38.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二甲苯乳油,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80 mg/L,共毒系数为178.76;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2.17 mg/L,其共毒系数为194.94.当麻风树生物柴油作为2种药剂的复配制剂时,可提高混配制剂的增效作用,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生物柴油乳油,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39 mg/L,共毒系数为231.49;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为1.57 mg/L,其共毒系数为322.44.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9,(11)
[目的]筛选出对Q型烟粉虱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复配组合。[方法]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阿维菌素与6种杀虫剂单剂对Q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毒力及其复配后的增效作用,并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供试药剂中,阿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均显示了较高毒力,LC50值分别为1.27、0.82 mg/L和1.15、0.68 mg/L。阿维菌素与吡虫啉、苦参碱、藜芦碱等3种药剂复配(有效成分1∶1)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增效作用较强,共毒因子分别为125.60、152.11、104.53和125.65、106.99、114.83。最佳配比筛选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苦参碱、藜芦碱复配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增效作用均以有效成分1∶4的比例最好,其共毒系数分别达到915.45、543.87、349.72和780.00、520.48、306.52,增效作用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1∶4)]的复配组合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防治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效可分别可高达92.99%和90.36%;与主干药剂阿维菌素相比,防效分别提高3.86%~7.67%和6.59%~14.95%。[结论]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以有效成分1∶4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是田间进行Q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防治的最佳复配组合,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和环氧虫啶混配对水稻褐飞虱的协同杀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静  郁季平  陈杰  邢家华  施顺发  张芝平  徐海燕 《农药》2014,(11):840-841,844
[目的]评估阿维菌素和环氧虫啶对水稻褐飞虱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二者混配的增效作用,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阿维菌素与环氧虫啶比例为1:1~1:12时均为增效作用,比例为1:8时共毒系数为140.80,增效作用最显著;将2种制剂进行桶混,药后7 d,25%环氧虫啶WP 45 g a.i./hm2+1.8%阿维菌素EC 5 g a.i.hm2,25%环氧虫啶WP56 g a.i./hm2+1.8%阿维菌素EC 7 g a.i./hm2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3.7%和88.4%。[结论]阿维菌素和环氧虫啶混配防治水稻褐飞虱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和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喷施氟腈·三唑磷1 200 mL/hm2、毒死蜱l 500 mL/hm2和氟虫腈750 mL/hm2进行兼顾性防效试验,药后5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6.50%、54.81%、70.79%,保叶效果分别为61.91%、65.38%、49.52%;这3种药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一定的防效,毒死蜱兼顾性最强,药后30d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防效分别为87.75%、34.32%、76.03%,同时对黑肩绿肓蝽和蜘蛛的杀伤率也较高,分别达86.58%和68.99%.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对小菜蛾联合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采用浸液法研究了阿维菌素与毒死蜱联合混配对小菜蛾的毒力作用。[结果]结果表明:2种药剂单用时阿维菌素毒力高于毒死蜱,24 h时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LC50值分别为380.6794、2,274.0142 mg/L。24 h内两药剂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比例为1∶2.22时,48、72 h后的共毒系数可高达983和998,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2种药剂混配后表现为较强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0.3%印楝素乳油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研究了印楝素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褐飞虱具有拒食、内吸、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3.00mg/L和6.00mg/L印楝素溶液处理稻茎,对褐飞虱的拒食率分别为67.91%和77.65%,拒食中浓度AFC50为0.6126mg/L。3.00mg/L的印楝素溶液经根内吸传导12h和24h后,褐飞虱若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63%和88.47%,LC50值分别为1.4028mg/L和1.1115mg/L。印楝素经根内吸传导的速度较快,3.00mg/L和1.50mg/L浓度下,LT50值分别为4.1812h和23.0409h。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褐飞虱若虫的体重和蜜露分泌量都显著降低,1.00mg/L处理后3d、7d,体重减轻比率分别为52.49%和48.08%,蜜露分泌量减少比率分别为58.01%和62.60%。田间试验结果也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褐飞虱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烯啶虫胺与氯噻啉复配的可行性,并明确其复配后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方法]室内测定烯啶虫胺、氯噻啉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活性水平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当烯啶虫胺与氯噻啉之间的有效成分配比为1∶1、2∶1、3∶1、4∶1时,都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最佳配比为2∶1,共毒系数(CTC)达到159.61。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烯啶虫胺·氯噻啉(2∶1)混剂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4.75%,明显优于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79.12%)、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70.73%)和3%啶虫脒微乳剂(70.54%)3种对照药剂。[结论]烯啶虫胺与氯噻啉按照2∶1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具有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5,(3)
[目的]指导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用药。[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结果]吡虫啉、噻虫嗪、三唑磷、毒死蜱、溴氰菊酯、氰虫酰胺、阿维菌素、吡蚜酮、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0.863 7、0.721 6、13.627 0、6.069 0、18.965 4、9.734 6、4.818 6、12.140 1、0.628 9 mg/L,这9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成虫的毒力(LC50)分别为1.225 5、0.958 9、16.512 6、3.651 4、22.126 9、10.940 7、5.571 4、13.117 7、0.945 2 mg/L。[结论]吡虫啉、噻虫嗪和噻嗪酮对白背飞虱相对毒力极高。若虫和成虫对同种药剂敏感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19种杀虫剂及其混用对一品红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一品红烟粉虱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试19种杀虫剂对一品红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对一品红的敏感性,哒螨灵、乐果与多种杀虫剂田间混用防治效果。[结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5%哒螨灵EC 100 mg a.i./L和40%乐果EC 400 mg a.i./L时对烟粉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校正防效达到79%以上,药后7 d超过70%。混用试验结果表明:乐果+哒螨灵及哒螨灵+辛硫磷对烟粉虱成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对一品红有明显药害。[结论]哒螨灵、乐果及其混配可作为一品红烟粉虱防治的有效药剂,辛硫磷不适宜用于一品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发挥生物防治效果,进行了地衣芽孢杆菌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复配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增效试验.[方法]采用菌落直径抑制法测定了地衣芽孢杆菌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腐霉利、啶酰菌胺复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增效作用.[结果]测定结果表明:抗菌蛋白、腐霉利、啶酰菌胺各单剂对灰葡萄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30.2799、1.249 5、3.0067 mg/L.当抗菌蛋白与腐霉利以1∶1或1∶5比例复配时,EC50值分别为1.0416、4.4056 mg/L,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比较这2个组合,以1∶1比例复配的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最高,达230.4114.抗菌蛋白与啶酰菌胺复配,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最主要害虫,其发生为害具有隐藏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稻飞虱主要是指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它是一种迁飞性害虫,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吡虫啉替代药剂的田间筛选试验.小区试验表明,10 d后5%氟虫腈SC 750 mL/hm2、48%毒死蜱·氟虫腈EC 900 mL/hm2和25%吡蚜酮WP 300 g/hm2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防效均超过80%,对白背飞虱的防效超过75%,而10%吡虫啉WP 600 g/hm2对飞虱的防效小于50%;示范试验表明,10 d后3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依次分别为82.6%、85.2%和76.9%,15 d后对麦田灰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3.9%、79.9%和82.4%,明显好于吡虫啉.因此,氟虫腈、毒死蜱·氟虫腈和吡蚜酮可以作为吡虫啉的替代药剂,并就3种替代药剂的合理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药》2014,(2):13-14
采用室内喷雾法测定了环氧虫啶对褐飞虱杀虫活性的温度效应。结果表明:在20℃、25℃和30℃条件下,环氧虫啶的LC50分别为0.425 mg/L、0.171 mg/L和0.022 mg/L,环氧虫啶对褐飞虱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为正温度系数农药。环氧虫啶在30℃时的毒力为20℃时的19.3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