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主干路上信号相位、周期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为改善干线拥堵状况并使现行使用的配时方法能适用于城市混合交通,提出对干线交通多相位信号进行配时优化设计.在对某干线若干交叉口进行大量交通调查基础上,提出选取评价指标,修正模型参数,借助交通仿真软件Synchro对于线交通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现状和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交叉口拥挤状况进行动态达到直观观察,同时提高交叉口服务水平,修正后的参数模型对于城市混合交通具有更好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伟  陈锋 《计算机工程》2007,33(16):217-219
建立了一种单交叉口自适应优化配时模型。通过对本周期交通流数据线性预测下一周期各车道的排队长度,以各相位绿灯结束时的排队长度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通过采用理想点法,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后的配时方案能够反映各相位实际交通需求,并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交叉口信号配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城市道路多个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组成的绿波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绿波系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路段和干线机动车流进行协调控制设计,以西安市某两相邻交叉口晚高峰时段各进口道的交通量、通行能力、饱和流量以及各交叉口进口道的实际车均延误时间为约束,确定各交叉口的信号周期及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长,使得干线延误量最小。设计了PSO算法的编码方式,分别采用PSO算法、灾变PSO算法和二阶振荡PSO算法对多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进行优化计算。仿真实验表明,二阶振荡PSO算法在该实例中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城市快速路的运行效率,避免快速路入口匝道处发生拥堵并影响地面交通,结合快速路交通状态的实时判别、匝道调节率及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提出了针对快速路典型交通状态下的精准协同控制模型。协调控制模型的四个子模型为,流量精准推送模型、交叉口关键相位迟闭、早断配时优化模型、匝道排队调节控制模型。案例仿真表明:协调控制信号迟闭策略下匝道通过流量、车均延误,交叉口平均排队长度、车均延误分别优化了2.3%、40.4%、21.8%、22.4%;协调控制信号早断策略下匝道车均延误、平均排队长度,交叉口平均排队长度、车均延误分别优化了22.6%、31.7%、9.7%、4.5%;协调控制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研究区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主干路相邻交叉口之间因缺乏信息交互而不能有效协同,导致主干路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V2X(vehicle to everything)环境下的城市主干路相邻交叉口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以V2X技术实时获取交通量、速度特性为切入点,以交通负荷为关键参数,根据不同车道功能进行权重衡量,同时,引入舒适性和行程时间作为协同区域优化参数,以其加权量作为模型综合评价指标,进而构建城市主干路相邻交叉口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算法对实例进行仿真,得到优化目标的Pareto前沿,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区域的综合交通负荷降低约19.9%,协同区域主干路通行的速度变化率减少约28.37%、行程时间减少约3.46%,可以有效提高城市主干路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通车辆流量的分析,以缓解交通拥堵为目的,对某城市相邻两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了调查。将交通流量转化为车队排队长度,以车辆等待时间和穿行时间之和作为目标函数,建立配时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差分进化、自适应差分进化等算法,编程求解信号灯最优时间配比。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了绿灯信号时间,提高了相邻两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可有效解决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道路各交叉口交通信号的实时管理和控制直接影响了整个城市的交通,以单交叉口多相位固定周期的交通信号控制问题为背景,构造了以交叉口滞留车辆最少为优化模型,在目标函数后加上罚因子实现有约束极值问题向无约束问题的转化,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仿真数据求解,得到了交通实时控制的配时方案,并与定时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对交通信号的实时控制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控制仍然为单点控制,未能实现协调优化.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干线交通总延误最小协调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城市交通干线协调控制进行数学抽象,建立干线交通双向绿波控制总延误模型.其次,依据总延误模型的特征,设计了一种利用历史最优共享的粒子群算法(VSHBPSO).接着,对干线总延误模型进行优化,以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得出相位差、绿信比的最优解,进而获得交通信号相位的动态配时策略.最后以秦皇岛市交通干线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交叉口配时方案比传统的定时控制方案减少了43.1%的延误时间,有效提高了干线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是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交叉口信号配时对交通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对城市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凤城九路和文景路交叉口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交叉口现状及交通量,利用修正饱和流量模型优化该交叉口的信号配时。笔者利用VISSIM软件对优化前后的配时方案进行仿真评价,从而判断优化方案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0.
城市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萌萌  贾磊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28(11):1679-1684
城市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模型是交通预测、仿真、信号配时的前提和基础.论文通过改进开放性边界条件,利用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协调控制主干路交通流状况.该模型采用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车辆动态行为.解除了信号灯等间距布设的限制,每个路口的信号灯可以根据交通流变化选择绿信比,相邻交叉口采用绿波控制方式调整相位差.论文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驶入主干路流量以及干、支路的转弯流量对于主干路平均速度、平均密度和平均流量的影响.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改善主干路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各交叉口交通信号的配时优化和协同控制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本文以单交叉口模型的交通信号控制问题为背景,构造了以单交叉口滞留的车辆数最少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用混沌量子进化算法进行仿真数据求解,得到实时控制的配时方案,并与其它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单交叉口的信号配时优化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展,如何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是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交叉口过饱和交通流控制问题,基于交通流向动态组合的感应控制方案,设计了一种实时多交叉口协调控制(Real-time Intersection Coordination Control,RIC2)模型.该RIC2感应控制模型,以单个交叉口优化为基础,延伸到多个交叉口,形成区域之间的协调控制,同时采取一种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Improved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QPSO)对信号配时进行自适应优化.仿真结果显示上述模型能显著提高城市的通行效率,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交通多智能体信号控制系统中,由于传统遗传算法早熟收敛,全局搜索能力不强,无法快速找到最佳配时方案,同时没有考虑相邻交叉口的关联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交叉口子区Agent代替传统的交叉口Agent,在交叉口子区Agent中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算法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绿信比[λ]进行优化,使交叉口平均延误时间[D]最短。实验结果表明交叉口子区Agent代替交叉口Agent后,控制效果相似,节省了硬件资源,在交叉口子区Agent中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下的信号控制能迅速找到最佳配时方案,使平均延误时间最短。仿真实验表明,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交叉口区域控制应用到交叉口信号控制中有更好的性能,证明了用交叉口区域智能体替代交叉口智能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关联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建立了关于排队长度的交通流模型和协调控制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各交叉口绿信比和考虑双向绿波的相位差进行求解,实现了关联交叉口的最优控制。以实际采集的几个关联交叉口的交通数据仿真表明,相比单向绿波控制和感应控制,所提方法可有效减少延误和平均排队长度。  相似文献   

15.
高光  赵新灿  王黎明 《计算机科学》2017,44(10):209-215
针对城市交通过饱和状态下的干线信号优化问题,分析了交通控制目标对车辆排队的影响,提出以绿信比、相序、相位差和周期为优化参数,以车辆平均时延、系统平均排队-车道长度比和系统通行能力为优化目标的交通信号仿真优化模型。构建了优化模型的实施框架,该框架采用自主构建的微观交通仿真环境来获取信号方案评价指标,改进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中的重复个体问题,完成对干线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的同时优化。最后,利用采集的交通数据对由3个交叉口组成的干线进行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过饱和状态下,所提出的信号优化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车辆排队长度,均衡车辆分布,同时在系统通行能力、车均时延方面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城市道路车流拥堵问题,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分层动态协调控制技术。首先将城市道路按纵向分为三层:匝道层、普通道路层和快速路主线层;然后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下游动态临界车辆占有率,根据匝道相对排队长度和下游动态临界车辆占有率,匝道层设计了一种用于匝道子区划分的函数,将匝道层横向分为主匝道子区和从匝道子区;其次根据相邻路口关联度将普通道路层划分为不同控制子区,利用动态交通流数据修正周期公式,考虑十字交叉口驶向匝道车流量对绿信比进行调整;快速路主线层无十字交叉口不做横向分层。最后根据该分层方法确定动态协调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层动态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道路协调控制范围和车辆行车速度。  相似文献   

17.
卢凯  徐建闽  李林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27(12):1623-1630
选取整个过饱和状态持续作用时间作为研究时段,利用交叉口进口道的车辆到达–驶离图,根据行驶车队头车到达下游交叉口进口道的不同时刻,分别针对行驶车队在一个以红灯启亮为起始的信号周期之内到达和跨越一个以红灯启亮为起始的信号周期到达两种情况,对过饱和交通状态下行驶车队通过协调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停车延误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停车延误协调控制模型,得到了滞留车辆数、停车次数、延误时间等性能指标与相邻交叉口相对相位差、公共信号周期等协调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交通仿真对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为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协调控制技术方法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交叉口有交通信号控制时用户最优动态配流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TTS)基础上中主要基础理论之一的动态交通分配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接近真实路网的多起点多旋点交叉口设置有交通信号控制(Traffic Signal Control)时的动态配流模型,给出了对现有的通过Frank Woife算法所得的DUO配流解进行修正的原则,最后的算例表明由修正后的模型和算法所得到的DUO配流解满足TSC约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增长、路网密度的增大,相邻路口之间的相关性日益明显。一个路口交通信号的调整往往影响到相邻若干个路口交通流的运行状况,其拥堵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波及周边数个路口乃至所在区域内所有路口。因此应利用各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对相邻路口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实现区域乃至整个城市范围内对交通进行动态协调控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使交通道路供给与交通需要间达到动态平衡。文中利用绿波效应协同策略对干道相邻路口绿灯延长时间进行模糊控制,以解决交叉口之间耦合性的问题,该算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进行信号配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本方法在干道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通行效率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为了提高城市交通路网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根据相邻交叉路口车流量具有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建立基于门限服务策略的交通灯轮询控制模型,利用马尔科夫链和概率母函数分析了交叉口车辆平均排队长度和信号灯配时方案,并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比传统的固定配时控制更加合理,能有效地降低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平均延误时长和排队长度,提高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