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编码器调试系统显示功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实现航天编码器的高可靠性与稳定性,设计了一种针对航天编码器的调试系统显示模块。系统以单片机80C32E为核心处理器,实现编码器信号采集、处理、通讯和显示。在显示模块中,一是通过LED灯排显示二进制形式的角度信息,二是通过LCD液晶屏显示度分秒形式的角度信息。当调试编码器时,LED灯排显示适于专业人员监测编码器数据信息是否进位正常和读取角度信息;LCD液晶屏适于非专业人员查看编码器角度等信息。系统体积小,可视性好,方便编码器的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调试系统可同时显示两种方式角度信息,实时性好,数据读取方便,并且系统显示功能还可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2.
刘光灿  白廷柱 《红外技术》2005,27(3):207-209
介绍了瞄准望远镜、图像传感器、激光测距机、编码器、解算计算机、图文信息显示装置等组成的智能光电火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确定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具体结构形式、性能参数以及电视观描,图文显示,高低射角装定,方位提前量修正,智能引信装定等功能的实现方案。系统具有电视观瞄、快速装表、直观显示、测速精度高、解算速度快、全天候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二一十进制优先编码器74LS147转换为二进制优先编码器的级连式设计法,通过给74LS147增加扩展输入端、扩展输出端,实现了按芯片优先级别进行连接,通过对初级编码器输出及系统输出的分析,提出了系统输出端低3位及高(n-3)位的实现方法,并应用次级编码器解决了系统输出端高(n-3)位获取时的困难,设计的二进制优先编码系统具有附加逻辑简单扩展功能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雷增强  许辉勇  程刚  沈良吉  陈志学 《红外技术》2020,42(11):1037-1041
在红外热像仪调焦系统设计中,通过电机带动调焦镜组沿直线导轨往复运动,从而对调焦镜组的位置精确变化实现焦距的变化。为了精确控制调焦镜组的位置,调焦控制系统需要高分辨率的编码器实时反馈调焦镜组的位置,以实现对调焦镜组的闭环控制。红外热像仪调焦控制系统中采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作为调焦镜组位置的反馈测量元件。针对增量式编码器的特点,利用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丰富的逻辑资源和可编程的灵活性,设计了一种读出电路,可以实时精确反馈调焦镜组的位置。经实际项目验证,该方案可以实时并精确地读出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位置信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伺服控制,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5.
TP753 95011311GP一9llA型自动通用胶片判读仪操作控制微机管理系统/王世华,吴钦章,曹署蓉(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所)lj光电工程一1994,(1).一1一12 文中介绍自动通用胶片判读仪硬件系统的结构、胶片判读的工作原理、有关的数学处理和实现胶片自动判读的操作控制管理方法.图8参1(许)庵TP871 9501 1312 三模变结构炮瞄随动系统的研究/万淑芸,张晓光( 一1 14一华中理工大学)11华中理工大学学报一1994,22(8).一83~86 讨论了采用晶体管PwM放大器的炮瞄随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根据系统处于失调状态时的最优速度运行曲线和相轨迹,结合典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中高精度、高转速光电轴角编码器的性能检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航天级光电编码器的快速地检系统显示功能。系统可同时对多台光电编码器信号进行采集、处理、通信和显示,以DSP+CPLD为核心处理模块,CPLD控制高速A/D对光电编码器信号的采集与粗码数据锁存,DSP负责处理编码器精粗码信号和数据通讯与显示功能。经处理过的数据信息由自定义的通信接口通过双口RAM进行传输,利用外部按键控制LCD分别显示出从RAM中读取的每台编码器二进制和度分秒形式的角度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同时处理多台编码器信号数据,并实现数据传输通信和显示功能,实时性好,可视性强,并且系统显示功能还可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7.
在绝对式小型光电编码器动态特性检测中,为了对匀速变速转动下编码器的高速误差进行数据采集,提出了编码器误差数据准确采集方法,并设计了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采集系统。首先,通过对被测编码器输出角度数据所表达真实角度准确时刻的分析,提出了编码器误差数据的准确采集时刻是在编码器输出数据变化的边沿时刻。然后,通过对误差采集时采集数据量、采集速度及传输速度的分析,确定了以FPGA+USB设计制作硬件电路,实现编码器误差数据的全分辨率采集。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误差数据的计算、显示和打印。经过实验,系统可以高速、准确地采集到快速转动下编码器所有角度的误差数据,能够满足小型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动态特性检测的要求。系统具有采集数据高速、准确等优点。可以实现对90 r/min以下转速的16位编码器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8.
我台数字编码压缩设备已连续不间断运行6年之久,考虑到系统可靠性等因素,本次对该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此次设备改造,可实现主备编码器、复用器之间的自动切换,使得播出系统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此外,系统引入跳线盘后,可灵活实现对信号源切换开关、复用器输出切换的故障应急跳接,解决了播出系统技术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微光枪瞄检测技术一直是军备生产所关注的问题。由于振动、射击、冲击、跌落和高低温环境等载荷作用下,使微光枪瞄机械、光学和电性能结构及参数发生改变,导致微光枪瞄不能正常工作。为此设计了多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微光枪瞄检测与测试系统,对测试系统的光路进行了规划,给出了由CCD组成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成像的详细过程。通过对平行光管和CCD变焦镜焦距的计算,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其测量精度≤0.05 mil,测量范围≥40 mil,达到项目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FPGA实现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格雷码输出的译码和工程量显示电路。设计包括FPGA的硬件电路设计,电路功能的VHDL语言设计和实现,以及采用JTAG边界扫描测试标准实现电路的在系统编程(ISP)等。  相似文献   

11.
苏小刚  胡晓东  肖茂森  张晓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4):417007-0417007(6)
单圈绝对式编码器相比于增量式编码器及传统的绝对式编码器有独特的优势,其关键技术在于译码系统的设计及译码算法的研究。为了提高单圈绝对式编码器集成度、响应速度及精度,设计了译码系统,该系统采用线阵CCD作为码盘图像光电转换装置,并利用FPGA实现电路控制及译码算法。同时提出了新的译码算法,该算法一方面将CCD输出信号二值化后的电平信号高电平计数,判断组合得到粗码信息;另一方面应用质心法进行细分定位,通过计算条纹质心与虚拟中心的偏差得到细分角度值。最后,通过两者结合得到角度信息。基于该系统研制的经纬仪样机精度达到2。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瞄线与火线多轴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组成,引入扩径系统概念,说明了扩径镜组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运用动态光学理论,对扩径镜组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验证测试系统在大视场情况下是否能够满足所需的测试精度进行误差分析,其中包括平行光管、瞄准线、电视摄像机的误差以及光学观瞄镜、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机、火线与平行光管之间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唐钦  刘卫军  李璀  许红  杨壮  叶洪伟  邢程 《红外技术》2023,45(4):371-377
为解决白光观瞄装备在高原雪地、逆光等环境条件下观察瞄准效果不佳等问题,运用外置滤光镜、偏振光镜和遮光筒等技术,对白光观瞄装备开展适应性改进,充分考虑高原任务特点,合理进行人机工效设计,方便操作和携行,满足白光观瞄装备在高原地区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描述了空间光通信跟瞄系统中精跟踪的数字控制。对于一个给定的快速倾斜镜,基于零极点对消方法在Z域内设计了数字控制器,并对加入控制器后的系统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5.
卫星地球站使用的编码器、复用器等数字压缩设备均遵循MPEG2标准规范设计,虽然现在MPEG2标准已经非常成熟,但不同设备厂家之间生产的设备仍然存在兼容性问题,地球站如果考虑数字压缩系统设备的更新改造,就必须考虑保证新的系统与原有系统兼容,否则在新旧系统切换时可能导致大量用户接收机不能正常接收卫视节目,本文就介绍了我站2013年在编码、复用数字压缩系统更新前进行的主流品牌编码器,复用器兼容性测试的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16.
并行AVS实时编解码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并行AVS实时编码器的设计,它包括音视频数据输入、音视频编码、传输流系统复用器、输出和控制部分,其中重点介绍了视频编码器和传输流系统复用器的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证明,实现标清AVS实时编码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51系统板输出通道的设计问题,该设计以硬件集约、性价比高、操作容易为原则,创新设计了ISP下载、集约型显示输出、开关信号输出、模拟信号输出等电路。并对LCD电路、LED电路、D/A电路做了元器件比较选择和较大改进,使设计的系统板具有成本低、简单易用的优点。整个输出通道包含LCD显示、LED数码管显示、LED点阵显示3种显示输出、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等模块,非常适合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基于H.264标准的视频通信系统设计时,为提高编码视频流的抗误码性能以及编码器的编码效率,提出了一种信道自适应非平等误码保护(UEP)技术。该技术可根据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地确定H.264编码视频流在网络适配层(NAL)中的工作模式,在丢包信道中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重新对编码视频信息进行分区并分别采用不同优先级的误码保护。仿真实验表明,在有效提高H.264视频通信系统中解码器输出重构视频图像视觉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编码器端数据包的打包开销,从而提高编码器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基站根据用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自适应编码调制以提高频谱效率,因此需要将用户侧估计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到基站。由于反馈过程存在的延迟会降低系统性能,因此在考虑延迟的情况下,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状态信息自编码器CsiNet进行改进,使用下行信道的延迟状态信息作为信道状态信息自编码器的期望输出信号来对自编码器进行训练,减少了反馈延迟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延迟为1时隙时,所提方案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ormalized Mean Square Error,NMSE)仅为自回归-主成分分析方案、基于压缩感知的方案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siNet方案的1/8~1/7,并且随着时隙增加,NMSE性能提升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应急救援平台缺乏动态信息实时检测和管理的现状,以某平台为例,设计了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了底盘动力系统信息、操瞄过程信息和电传动系统信息三个模块功能监测。监测系统采用CAN总线构建数据通讯平台,运用信息分级处理、状态综合判断的方式,使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监测信息节点。经过调试实验,监测系统能满足实际救援的需求,有效提升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