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催化裂化汽油氧化法脱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氧 化法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选择性氧化 、超声波氧化 、光催化氧化 ,并对它们的 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以轻质油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在多金属氧酸盐或有机酸等催化剂存在下,氧化脱除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如Petro Star公司的CED技术、日本(PEG)过氧化氢氧化法、有机酸催化氧化法、超声波氧化法、金属离子催化氧化法、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法等,分析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更适应的汽油氧化脱硫体系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萃取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催化裂化(FCC)汽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考察了氧化反应条件、萃取剂的种类、萃取剂中的含水量以及剂油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氧化-萃取前后硫含量及类型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是非常有效的氧化脱硫体系;随着油剂比、萃取剂含水量的增加,汽油的脱硫率下降,收率增加,在剂油比1∶1、溶剂的含水量10%条件下,汽油的脱硫率达到80%以上,收率97.5%以上;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对噻吩环被破坏电子效应强的苯并噻吩及甲基苯并噻吩类硫化合物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对电子效应弱的噻吩类硫化合物反应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以空气作氧化剂,乙酸作催化剂,甲醇作萃取剂,将催化氧化与萃取分离相结合,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压力为0.5MPa,乙酸/汽油体积比为1/6,氧化温度为50℃,氧化时间为40min的最佳处理条件下,汽油的硫含量可从574.155μg/g降至106.79μg/g,脱硫率为81.4%,汽油的收率为94.3%。  相似文献   

5.
催化裂化汽油催化氧化及萃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杰  杨文叶  徐磊  慎炼 《工业催化》2008,16(10):113
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将催化氧化与萃取分离相结合,开展催化汽油氧化萃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与直接萃取相比,汽油经过氧化及溶剂萃取,汽油脱硫率有所提高,并且随着氧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氧化过程对催化汽油脱硫有贡献。催化剂能够加速硫化物氧化反应,几种催化剂的汽油脱硫率从大到小顺序为:氧化铈>碳酸锰或四硼酸钠或氧化锌>硼酸或过硼酸钠。使用氧化锌或碳酸锰催化剂时,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汽油脱硫率总体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以硼酸为催化剂时,脱硫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认为催化汽油中硫化物的氧化反应符合连串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芮雪莹  刘庆  散灵丹 《广东化工》2010,37(9):112-112,117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汽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氧化脱硫机理和氧化脱硫体系。一般认为,氧化脱硫过程中噻吩类硫化物被氧化成相应的极性更高的亚砜或砜类物质而被脱除,而氧化脱硫体系包括双氧水/催化剂体系、分子氧氧化体系、光催化氧化体系以及生物氧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余济伟  王童  姜海波  赵悦  贺新 《工业催化》2012,20(10):43-46
在分析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分布不均匀的基础上,对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预加氢后再分馏,开发出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工艺技术。结果表明,产品汽油硫含量由196.2×10-6降至39.2×10-6,加氢脱硫率80.1%,硫醇由33.8×10-6降至5.95×10-6,烯烃体积分数较原料油降低了2.1个百分点, 研究法辛烷值损失0.5个单位,收率99.24%,可生产满足国Ⅳ清洁标准的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汽油中特征硫化物噻吩的催化氧化脱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负载金属铈的分子筛为催化剂,在H2O2-HCOOH体系中,对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特征硫化物噻吩(C4H4S)的正庚烷溶液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溶剂、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相转移剂等因素对噻吩脱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对噻吩的氧化反应历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以负载金属铈的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0℃,反应60min, H2O2:S=10:1(mol/mol),H2O2:HCOOH=1:1(V/V)的条件下,正庚烷溶液C4H4S的脱除率达到了78.2%,加入乳化剂OP可使C4H4S的脱硫率达到94.5%,但四丁基溴化胺(TBAB)的加入使氧化后的样品中出现了噻吩的溴代产物。  相似文献   

9.
汽油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波  汪树军  刘红研  张伟  王义刚 《化工学报》2006,57(12):3033-3039
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催化氧化方法,研究了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脱硫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电解催化氧化脱硫的理论分解电压范围为0.5~1.5 V;适宜的电解条件为:分解电压1.90 V,碱液浓度1.0 mol·L-1,油/电解液进料体积比1/3,搅拌速度300 r·min-1,适宜温度50℃,电流密度155 mA·cm-2,进料流速200 ml·min-1.在此条件下油品硫含量从310 μg·g-1下降到120 μg·g-1左右,且对油品的主要性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验采用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及吸附剂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脱硫实验,过氧化氢与有机酸作氧化剂,实验过程中分别考察了萃取剂种类、添加剂种类、氧化剂用量、添加剂用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等对催化裂化柴油硫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奚朝 《河北化工》2011,(11):51-55,61
近年来,各国环境保护法规对汽油硫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介绍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概况,详细阐述了各种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总结了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了生产清洁汽油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叙述了CDOS汽油选择加氢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3.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康善娇  窦涛  李强  鲍晓军 《化工进展》2005,24(4):357-361
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吸附材料和吸附工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分子筛类吸附刑、金属氧化物类吸附刑、活性炭等其他吸附荆;评述了吸附脱硫的IRVAD工艺、S—Zorb工艺、LADS工艺、SARS工艺。  相似文献   

14.
王雪  朱宇清 《广州化工》2012,40(16):79-81,100
汽油中硫化物的存在加重了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而且会缩短汽油诱导期,对发动机的影响也很大。因此,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流化催化裂化过程的添加剂,以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为生产清洁汽油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FCC汽油脱硫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FCC汽油不同脱硫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和加氢处理/辛烷值恢复技术。对选择性加氢技术与加氢处理/辛烷值恢复技术的差异、应用条件和工艺以及其他脱硫技术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FCC汽油非临氢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王宏伟  贺振富  田辉平 《化工进展》2005,24(11):1216-1224
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和应用的FCC汽油非临氢脱硫技术,该技术主要有生物脱硫、催化裂化脱硫、吸附脱硫、溶剂抽提脱硫、烷基化脱硫、氧化脱硫和膜分离脱硫等;评述了催化裂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氧化脱硫等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油"无硫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脱硫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首先概述国内外主要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加氢脱硫技术和非加氢脱硫技术,并阐述了各工艺技术的流程及特点,最后对FCC汽油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反应催化剂的稳定性,采用蒸馏水或盐酸作为萃取剂、D101树脂或NKC-9大孔干氢树脂作为吸附剂,考察了FCC汽油原料中碱性氮去除的预处理过程,并比较了预处理过程对FCC汽油硫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烷基化硫转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萃取、NKC-9树脂吸附,能够快速有效的除去FCC汽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而且NKC-9树脂能够吸附微量的硫化物。脱除碱性氮化物后的FCC汽油进行烷基化反应,几个主要的噻吩硫化物的硫转移率都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