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米糠膨化浸出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朱文鑫  相海 《中国油脂》2004,29(9):18-20
介绍了米糠的组成与特性,根据其自身的特殊性,米糠在制油前应及时进行保鲜处理,目前多采用挤压膨化法来进行.着重介绍了米糠膨化浸出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方法,总结了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工艺参数和操作经验,这对米糠毛油的提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油料在浸出前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是一种新兴的适合于多种油料的生产工艺。60年代美国安迪生公司率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米糠浸出前的预处理。目前美国约有60%的大豆和50%的棉籽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开始研究油料膨化浸出取油工艺,并应用于米糠...  相似文献   

3.
米糠中解酯酶和脂肪氧化酶的存在,使米糠的储运、保鲜十分困难,挤压膨化法是对米糠进行杀酵保鲜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米糠的组成与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着重介绍了米糠膨化的目的、作用;膨化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干式膨化和湿式膨化的优缺点;米糠膨化料浸出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米糠中解酯酶和脂肪氧化酶的存在,使米糠的储运、保鲜十分困难,挤压膨化法是对米糠进行杀酵保鲜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米糠的组成与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着重介绍了米糠膨化的目的、作用;膨化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干式膨化和湿式膨化的优缺点;米糠膨化料浸出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5,(8):45-49
对膨化米糠和未膨化米糠进行浸出取油,之后对浸出毛油进行吸附脱色,通过对两种毛油品质及脱色效果的比较,考察米糠挤压膨化对其毛油品质及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米糠膨化后其浸出毛油酸值较未膨化米糠明显降低、维生素E含量稍有降低、谷维素含量有所升高,色泽明显加深。对两种毛油进行吸附脱色,白土添加量为2%、4%、6%时,未膨化米糠较膨化米糠的毛油脱色率平均高出9.47%。由此可知,挤压膨化处理能使米糠浸出毛油色泽加深且新生色素较难脱除。膨化米糠在高温高湿(50℃,75%湿度)条件下储存60 d后,米糠浸出毛油的酸值由7.5 mg KOH/g升高至32.64 mg KOH/g,色泽加深,维生素E含量明显降低,对其进行吸附脱色,其脱色率较新鲜膨化米糠浸出毛油脱色率降低28%~34%。可知,米糠经膨化后虽然稳定性得到提高,但不良储存条件仍然会造成毛油酸值升高、色泽加深且难以脱除。  相似文献   

6.
米糠油的营养价值及加工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肖少香 《中国油脂》2003,28(4):83-84
为进一步开发米糠油及其产品,对米糠油的营养价值、加工生产中存在的如米糠保鲜、米糠油的脱腊、脱色等问题和加工新技术、米糠挤压膨化保鲜预处理、浸出新技术、物理精炼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一种米糠湿法膨化保鲜技术。采用湿法米糠膨化工艺对米糠进行预处理,与传统的干法膨化工艺相比,不仅大大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显著提高了生产率,使我国米糠加工厂向大型化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米糠膨化浸出制油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米糠膨化浸出制油工艺中间试验。表明了米糠膨化作为米糠浸出制油前处理工艺,是目前国内外米糠制油的先进技术;膨化后的米糠,水分降低30%左右,解脂酶活性得到了有效抑制,贮存性大为提高;用6#溶剂浸出,毛油得率平均为17.5%,出油效率为95%~97%,出率为85%~87%,溶剂损耗平均为4.5kg/t.料,粕残油平均为1.3%左右。本文分析了影响米糖膨化的诸因素与较佳工艺条件,表述了米糠膨化浸出掉  相似文献   

9.
米糠湿法膨化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一种米糠湿法膨化保鲜技术。采用湿法米糠膨化工艺对米糠进行预处理 ,与传统的干法膨化工艺相比 ,不仅大大降低了能耗 ,减少了生产成本 ,而且显著提高了生产率 ,使我国米糠加工厂向大型化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全脂米糠膨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游离脂肪酸及过氧化值为指标,试验探索了不同膨化工艺条件对米糠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Φ8×2平模对水分11%~12%,乙氧喹添加量为100mg/kg的全脂米糠在温度120~130℃,螺杆转速90r/min的条件上膨化,可使米糠在经过12d的烘箱贮藏后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在220mgKOH/100g米糠,过氧化值(POV)在6.57gI2/100g米糠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米糠的理化特性,开发新型米糠食品配料,本文研究了挤压膨化、微波蒸煮和高温焙炒三种整体加工方式对脱脂米糠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脂米糠经过三种整体加工方式处理后,理化特性均得到改善,其中挤压膨化米糠具有最高的水溶性指数、吸水性指数、糊化度及分散稳定性。与未处理组相比,挤压膨化米糠水溶性指数、吸水性指数和糊化度分别提高了4.82%、18.92%和96.04%。同时,三种整体加工方式显著减少了米糠中还原糖和植酸的含量,而分析米糠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时,发现高温焙炒显著增加了脱脂米糠中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但挤压膨化降低了脱脂米糠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本研究可以为脱脂米糠作为糊粉类营养代餐食品配料的加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膨化、挤压膨化对牛蒡膳食纤维提取的工艺及加工特性进行研究.以膨化率作为评定指标,研究挤压膨化中原料含水量、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及喂料速度的影响,以及微波膨化、挤压膨化处理后牛蒡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及阳离子交换能力等加工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膨化、挤压膨化均能提高牛蒡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很好地改善牛蒡中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加工特性.当物料含水量15%、机筒温度150℃、螺杆转速250r/min、喂料速度300r/min时,挤压膨化效果最好,膨化率达到1.65%,可溶性膳食纤维达30.65%,比对照提高27.25%.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近红外低温加热技术对米糠进行稳定化处理,确定近红外稳定化最佳工艺,并以米糠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储藏稳定性,米糠毛油的色泽、生育酚、谷维素、脂肪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挤压膨化、微波加热和冷冻干燥稳定化方法作为参比,对稳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米糠的最佳近红外稳定化处理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米糠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相对活性分别降至43.00%和38.47%,38℃加速储藏28 d后,米糠油酸值(KOH)仅增加15 mg/g;近红外稳定化米糠的毛油中生育酚、谷维素保留率可达97.80%和97.64%,色泽以及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可见近红外低温加热是一种高效且低破坏的米糠稳定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挤压膨化机在棉籽、米糠油料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挤压膨化机在棉籽、米糠油料加工中的应用情况.米糠、棉籽油料经挤压膨化处理后,浸出粕残油可降到1%以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挤压膨化对脱胶工艺的影响。对挤压膨化大豆毛油而言,水化脱胶效率达97.9%,比非挤压膨化毛油的脱胶效率(92.2%)要高得多。另外,磷酸、柠檬酸和乙酸酐对毛油中的非水化磷脂的脱除有明显作用,但同时会降低磷脂副产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米糠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米糠中含有极其活泼的解脂酶,致使米糠在贮运、制油过程中易发生劣变,大大地限制了米糠制油的发展。米糠膨化,不仅解决了防止米糠酸败、稳定米糠品质问题,而且起到了传统油脂加工工艺中轧胚、蒸沙所要达到的破坏细胞,蛋白质变性、传质、传热,降低油脂粘度,使大量油脂由结合态变为游离态,以利于制油的目的。分析了影响米糠酸败变质的主要因素,阐述了米糠膨化目的和在生产过程中影响米糠膨化的诸多条件以及膨化前后米糠的物性变化;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几种米糠膨化设备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米糖膨化保鲜浸出提油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运斌 《中国油脂》1995,20(3):25-26
对米糖油的开发,目前在我国存在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米糠在贮存期间易变质,用酸败变质米糖制取的米糖毛油,酸值高、颜色深、精炼率低,经济效益。本文着重对米糠干法膨化,防止酸败变质以及浸出法制油提出油率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何谓挤压膨化技术,油料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将发生的作用,大豆膨化浸出工艺中试的情况,以及高合油油料的挤压膨化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米糠膨化保鲜浸出提油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米糠油的开发,目前在我国存在局限性,主要原因是米糠在贮存期间易变质,用酸败变质米糠制取的米糠毛油,酸值高、颜色深、精炼率低,经济效益低。本文着重对米糠干法膨化,防止酸败变质以及浸出法制油提高出油率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米糠膨化预处理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黄亮 《中国油脂》2002,27(6):78-79
在油厂预处理车间增加挤压膨化工艺设备 ,并适当调整浸出设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进一步证实了米糠膨化是目前低经济成本、高产优质米糠油较先进的预处理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