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有效降低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碳排放,促进其烧结矿中液相的形成,加强其烧结矿的结构强度,本文采用无碳烧结方法,并基于热力学分析,对该红土镍矿在无碳烧结环境下不同温度、碱度条件的烧结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碳烧结温度对其液相生成量有显著影响;碱度的提高可促进Fe2O3进一步熔解进入液相中,铁酸钙类矿物逐步上升,尖晶石类矿物逐渐减少;在碱度高于1.6时,无碳烧结矿随碱度的升高出现了更多的孔洞与裂缝;相同碱度条件下,无碳烧结能够生成足够多的主要液相组分(尖晶石类矿物),其烧结矿微观结构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象印尼某红土镍矿为褐铁矿型红土镍矿,具有品位低、成分复杂等特点。为了查明印尼某红土镍矿的微观结构特征从而达到合理且最大程度地回收矿物中Ni、Fe组分,实验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矿物自动解理系统(MLA)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原矿的物相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00~900℃的温度梯度范围内,该褐铁矿型红土镍矿先后经历了针铁矿脱羟基转变成赤铁矿和铁橄榄石相的形成过程。该印尼红土镍矿中金属矿物主要由针铁矿、铬铁矿、赤铁矿等氧化物组成,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铁橄榄石和绿泥石等硅酸盐组成。针铁矿是Ni、Cr、Co、Al的主要赋存矿物,且都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代替Fe元素形成的固溶体矿物,该矿物也是后期Ni、Fe分离的目的矿物。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领域在镍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枯竭和镍铁合金需求量的增加,红土镍矿作为现阶段主要镍基生产原料,火法处理工艺已逐渐成为其主流工艺。但随着进口到国内的红土镍矿资源品位走低,原料特性更加复杂化,如何绿色高效地利用这些低品位资源进行镍铁合金制备,已逐渐成为实现中国不锈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本课题组相关的研究工作,综述了现阶段红土镍矿火法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通过系统地开发出低品位红土镍矿火法处理工艺关键协同技术,以期解决不锈钢生产所需镍基原料的短缺局面和实现不锈钢工业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采用熔融还原工艺冶炼红土矿生产高镍含量(Ni20%)镍铁合金的技术路线。通过查阅相图、热力学计算、熔渣热物性质测定,提出了高MgO渣型的冶炼方案,并验证了FeO-SiO_2-CaO-MgO-Al_2O_3五元渣系的冶金性能。分析了MgO对渣型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含量21%~22%的渣型有较低的熔化温度和适宜的黏度;熔炼试验渣中NiO可控制到0.05%以下。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红土镍矿资源的处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存在着能耗高,金属回收率低,辅助材料消耗大,资源未充分利用,排渣占地等问题;其高效利用在产业化上存在困难。现江锂公司利用其自创的低压酸浸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在保证镍回收的基础上,综合回收出红土镍矿中的镁、硅、铁等有价资源,使红土镍矿资源的高效利用产业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红土镍矿回转窑干燥-电炉还原熔炼、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镍铁、还原—硫化熔炼生产镍锍等典型火法工艺以及还原焙烧—氨浸、加压酸浸等湿法工艺综合回收镍、钴进行了比较,并对微生物浸出、微波辅助矿物改型、氯化离析、焙烧改善矿物结构后再行浸出、直接还原制备镍铁及剩余组分制备胶凝材料的耦合技术等新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红土镍矿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电炉法、鼓风炉法、烧结-高炉还原等火法和氨浸、加压酸浸、常压酸浸等湿法处理红土镍矿的主要工艺特点及其现状,结合红土镍矿的性质及其分布特点分析了几种常用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未来处理红土镍矿的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正>变废为宝追求资源利用极致创造价值实现客户企业共赢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院(原徐州国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2010年4月兼并重组进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更名为"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院"。该院以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主业,包括技术研发、贵金属产品研制、工程咨询与设计和冶金环保技术与设备4大板块。还拥有具有独立法人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目标是在5年内打造成为在有色金属循环利用领域国际一流的大型科技型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 相似文献
16.
施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3,(1):4-7
采用高压酸浸法从Ramu镍红土矿中回收镍钴。详细介绍了矿浆处理、高压酸浸、循环浸出及矿浆中和、CCD逆流洗涤、中和除铁铝、氢氧化镍钴沉淀、深海填埋工艺(DSTP)等流程,并分析了工艺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全流程镍回收率~96%,钴回收率~94%。 相似文献
17.
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是一种富含镍、钴、铁的重要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巨大。探究红土型镍矿中镍和钴的赋存状态,以深入了解赋存状态对镍和钴回收利用的影响。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镍和钴主要赋存于褐铁矿、锰的水合氧化物和锰镍矿中,根据该红土型镍矿特征判断最佳冶炼回收方法为高压酸浸工艺。研究为红土型镍矿的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相关工业应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伍耀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4,(1):19-23
采用常压强化浸出红土镍矿,镍、钴浸出率可以提高到95%以上,且无废酸处理。浸出液进行两段除铁、铝得到铁渣;控制较高pH沉淀镍、锰获得纯净的硫酸镁溶液,再经浓缩、结晶、脱水制取无水硫酸镁。采用硫磺作还原剂,在真空回转窑内800℃常压热分解无水硫酸镁得到二氧化硫和活性氧化镁,二氧化硫制酸后用于浸出红土镍矿,一部分活性氧化镁作除铁铝和沉镍锰的中和剂,另一部分外销。 相似文献
20.
关德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1,(5):36-40
以印尼某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为例,通过对红土镍矿资源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外部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条件等影响因素结合项目工程特点进行分析,详细论述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在建厂选址时需要注意的若干要点,从而优化项目选址方案,并对此类项目投资决策与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