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718.3±36.3)g的虹鳟,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水平的谷胱甘肽饲料(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8周后观测各组虹鳟的生长情况及机体抗氧化状态。结果表明:虹鳟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日均摄食量(AFI)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添加量为2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200 mg/kg组虹鳟的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死亡率最低(4.04%);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升高,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SOD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肝脏和鳃丝中GSH和GR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00 mg/kg组最低。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料中添加适量谷胱甘肽能够提高虹鳟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和死亡率,有助于缓解虹鳟养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
为探讨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免疫反应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用添加梅奇酵母C14(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红酵母H26(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和芽孢杆菌BC26(浓度为1×10~7cells/g饲料)的混合益生菌饲料,投喂体质量为(0.54 g±0.06 g)的幼参,记为益生菌组,并设只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投喂4周和8周后,测定幼参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养4周时,益生菌组幼参体腔细胞吞噬活力和呼吸爆发,体腔液(CF)和体腔细胞裂解液(CLS)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除CF和CLS酚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免疫指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4周时,益生菌组幼参CF、肠道和体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CF、CLS、肠道、呼吸树和体壁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肠道和呼吸树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肠道、呼吸树和体壁SOD活力,所有组织CAT活力,CLS和肠道T-AOC,CF、肠道和呼吸树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混合益生菌可促进幼参免疫反应和影响其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4)
为研究浮萍Lemna minor对黄金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抗氧化和消化能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52.99±1.95)g的黄金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3%、6%、9%、13%、14%的浮萍,相应替代同等水平的菜粕,制成6组等氮(粗蛋白质为38.5%~38.6%)、等能(12.2 MJ/kg)的饲料,分别记为D1(对照)、D2、D3、D4、D5、D6饲料组,将540尾健康的黄金锦鲤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D6饲料组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添加水平为3%的饲料组(P<0.05),而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D6饲料组蛋白酶活力与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饲料组间淀粉酶活力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D4与D6饲料组肝胰脏、脾脏、肾脏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且D6饲料组丙二醛(MDA)活力显著最低(P<0.05)。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浮萍的添加水平在14%时,有利于黄金锦鲤的生长,并能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与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胆碱作为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脂肪酶活性,调节脂肪代谢,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文章就胆碱的理化性质以及日粮中添加胆碱对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
试验评估马齿苋干粉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抗氧化性能及血液代谢产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肉用仔鸡280只,随机分配成5组:玉米豆粕作为空白组饲粮,其他组分别添加马齿苋干粉0.25%、0.50%、0.75%和1.00%。每组共有14只肉鸡,包括4个重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马齿苋干粉对肉鸡体重(BW)、体增重(BWG)无影响,而采食量(FI)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43日龄肉鸡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变化,而马齿苋干粉添加比例为0.25%和0.75%的试验组肉鸡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马齿苋干粉添加比例为0.50%和1.00%时,红细胞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的浓度无变化。添加马齿苋干粉对肉鸡胴体品质、血清胆固醇、葡萄糖、白蛋白、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均无影响,而血清甘油三酯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马齿苋干粉可使回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马齿苋干粉能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家禽机体抗氧化能力,可用作肉鸡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为研究并验证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蚯蚓粉和蚯蚓粪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初体质量为(52.98±0.33)g的罗非鱼幼鱼1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A组),添加2.5%、5.0%、7.5%蚯蚓粪的饲料(B1、B2、B3组),添加蚯蚓粪+蚯蚓粉(5.0%+0.150%、7.5%+0.225%)的混合饲料(C1、C2组),试验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饲养60 d后测定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用蚯蚓粉粗蛋白质为57.93%,蚯蚓粪粗蛋白质为3.81%;B、C组与A组相比,饲料系数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血清抗氧化免疫能力稍高,以饲料中添加5.0%蚯蚓粪(B2组)最好,但经方差分析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本试验结果为蚯蚓粪及蚯蚓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和新饲料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罗非鱼养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2)
试验旨在探究石榴、银杏、甘草3种中草药的组合(NPGL)和发酵中草药(FPGL)0.4%添加到饲料中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饲料中添加NPGL或FPGL可降低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和背标厚,提高生产性能。FPGL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更高。随着水分的增加,NPGL和FPGL均可降低背最长肌(LDM)的脂肪含量,且NPGL组中胆固醇含量较低。饲料中添加NPGL和FPGL均可增加LDM中n-3脂肪酸含量,降低n-6/n-3。两组均显著减少新鲜猪肉和储存2、3周猪肉中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NPGL和FPGL可提高n-3脂肪酸水平,减少脂肪和TBARS,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素对初产母猪妊娠后期(从第85天开始)和哺乳期抗氧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母猪(约克夏×长白)227头,待分娩后,对乳猪进行交叉培养,每头母猪哺乳乳猪10头。将母猪随机分为4组,妊娠85 d后,对照组饲喂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分别添加大豆黄酮15、30、45 mg·kg-1。测定母猪的繁殖性能、断奶窝个体增重、血浆大豆黄素的浓度、乳成分以及母猪血浆和奶的抗氧化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相比于大豆黄酮45 mg·kg-1添加组,日粮添加大豆黄酮15、30 mg·kg-1显著增加了仔猪日增重(线性,P=0.003)和断奶窝重(线性,P=0.01),分别增加约10%。在泌乳期第1和7天,乳蛋白率呈线性增加(P<0.05);第7、14天,乳的脂肪含量呈线性增加(线性,P<0.05),其他生产性能的衡量指标均不受大豆黄素的影响(P>0.05)。母猪血浆中大豆黄素浓度呈线性升高(P<0.000 1)。在整个哺乳期添加大豆黄素,血浆SOD活性(P<0.001)、总抗氧化能力(P<0.05),过氧化氢酶(哺乳期第7~18天,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哺乳期第7天,P<0.05)均线性提高,而血浆MDA含量降低(线性,P<0.05)。母猪补充大豆黄素后乳中CAT和T-AOC活性没有受到影响(P>0.05),哺乳期第18天的SOD活性(P<0.001)和初乳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均提高。除第14天外,在哺乳期的各个阶段乳中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线性,P<0.05)。结果表明,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大豆黄素能提高抗氧化指标,降低母猪的乳和血浆中MDA含量,改善乳成分,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9)
生物燃料副产品如小麦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富含蛋白质和磷,可以在猪饲料中代替豆粕(SBM),越来越多地用于猪饲料,可降低饲料成本。为探究小麦DDGS对断奶猪产生的作用,选取160头猪(平均体重:12.5±1.8 kg),随机分5组,试验组颗粒状饲粮中分别含有小麦DDGS 50、100、150、200 g·kg~(-1),对照组饲粮含豆粕200 g·kg~(-1),共3周。饲粮提供净能(NE)9.8 MJ·kg~(-1)和标准化回肠可消化(SID)赖氨酸1.16 g·MJ~(-1)。饲粮中通过增加菜籽油来调节NE平衡,通过添加结晶氨基酸(AA)来调节AA平衡。随着小麦DDGS的线性增加,干物质(DM)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CATTD)、总能(GE)和粗蛋白质消化率(CP)均极显著降低(P<0.001),每增加小麦DDGS 50 g·kg~(-1),DM的CATTD降低0.008,总能降低0.009,粗蛋白消化率降低0.010。增加小麦DDGS可显著降低消化能(DE),而NE先显著降低,后显著升高(P=0.01)。整个试验过程中,随着小麦DDGS增加,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且二者呈线性相关关系,饲粮中每增加50 g·kg~(-1),ADG减少8.5 g·d~(-1),GF减少0.007。据试验结果可知,断奶猪饲粮中添加小麦DDGS达200 g·kg~(-1)并补充AA替代SBM时,由于ADG减少,GF降低,但平均采食量不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
试验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BL2发酵大蒜提取物(FGE)对高脂饮食(HFD)诱导产生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FGE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与非发酵的大蒜提取物(NFGE)相比,饲料中添加FGE可有效降低肝脏脂质水平,减少脂肪肝。FGE的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AMPK途径,通过上调PPARα刺激肝脏脂肪分解,抑制肝脏脂肪合成,部分通过下调SREBP-1c、FAS和SCD-1表达实现。FGE通过提高有机硫化合物、环蒜氨酸和SAC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变性,改善肝脏氧化还原状态和氧化损伤。试验结果表明,FGE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1)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影响,以体质量为(0.54±0.06)g幼参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投喂含益生菌(1×105cells/g梅奇酵母C14+1×105cells/g红酵母H26+1×107cells/g芽孢杆菌BC26)饲料(益生菌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后,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以及幼参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第4周和第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幼参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益生菌组幼参比对照组具有较高的体壁粗蛋白质及糖分含量(P<0.05);投喂含益生菌饲料的幼参肠道弧菌数量显著低于投喂基础饲料的幼参(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体壁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混合益生菌可促进幼参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并影响其体壁营养组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6)
研究旨在评价含有抗坏血酸(A)、柠檬酸(C)、苹果酸(M)、山梨酸(S)和酒石酸(T)的有机混合酸(OAB)对从孵化至42日龄的肉鸡生长性能、血液成分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将罗斯肉仔鸡30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普通水,处理组饲喂酸化水,酸化水含有不同的混合物:OAB1=A:C:M,OAB2=A:S:M和OAB3=A:T:M。制备混合物的比例为35:60:5,并且使用的浓度为0.5%(重量/体积)。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活体重(LBW)无显著影响;但改善了饲料消耗(FC)、饲料转化率(FCR)和成活率(SR)。OAB1组有最低的FCR(1.803)、FC(96.19 g·只-1·d-1)和最高的SR(95.63%)。OAB组对血液成分(红细胞比容、总蛋白、白蛋白)、酶活性(γ-谷氨酰转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免疫反应、组织重和胃肠道不同部位的pH无显著影响。但OAB1组和OAB3组的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的比增加。研究表明,OAB1可以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来改善肉鸡FC、FCR和SR。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2)
研究旨在观察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半胱胺对淮南麻鸭生长性能及血液中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选用1日龄淮南麻鸭2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从8日龄开始,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半胱胺0(对照组)、100、200、400 mg·kg-1(试验组),连续饲喂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半胱胺组的麻鸭试验末体重和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添加半胱胺200 mg·kg-1组麻鸭生长指标最佳;添加半胱胺组的麻鸭血液中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添加200 mg·kg-1剂量组麻鸭血液中生长抑素水平值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适当添加半胱胺制剂可以促进淮南麻鸭生长发育,且其机制与降低血液中生长抑素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3)
目前,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对山羊奶化学成分、脂肪酸(FA)成分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文章较少,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对山羊奶产量、化学组成和FA成分的影响,了解其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山羊奶中SOD、GR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此外,检测血浆和山羊奶中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氧化应激指标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浆铁还原能力(FRAP)、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铵盐(ABTS)及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浓度(PC)。试验选取16只杂种山羊,分为两组,饲喂苜蓿干草和精料。对照组饲料中无蛋白核小球藻,试验组中添加冻干蛋白核小球藻10 g·kg~(-1)精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对山羊血浆和乳中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应激指标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11 g,饲喂28 d对乳品质和抗氧化状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2)
试验旨在研究犊牛饲料中添加颗粒状微生物强化大豆(真菌处理)的大豆蛋白(MSP)替代豆粕(SBM),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乳粉(MR)对犊牛的影响。选取36头荷斯坦奶牛(2日龄,24头母牛,12头公牛),进行为期12周的试验。MSPA组添加MSP颗粒与MR来促进生长(28%粗蛋白质,18%脂肪);SBMA组添加SBM颗粒和MR;MSPC组添加MSP颗粒和常规浓度MR(20%粗蛋白质,20%脂肪)。除了饲料中23%MSP和23%豆粕外,各组间其他颗粒相似。整个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在干物质基础上,第1周MR摄入量为0.37 kg,2次·d~(-1),2~5周为0.45 kg,2次·d~(-1),第6周为0.45 kg,1次·d~(-1)。每天记录采食量。每2周后,早晨饲喂3 h后记录2 d的体重、骨架尺寸,并采集静脉血液样本。12周后的3 d,每d收集5次粪便,取样品,酸性洗涤后的不溶性灰分作为内标物,计算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SBMA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而MSPC组最低。各组犊牛平均日增重相近,但与MSPA组和SBMA组相比,MSPC组犊牛在后几周体重较低。各组间饲料利用率相近,血清葡萄糖含量相近。MSPA组血浆中尿素氮含量最高,MSPC组含量最低;SBMA组血浆中IGF-Ⅰ浓度最高;MSPC组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最高。血浆中β-羟丁酸浓度变化与实践有关。各组间总干物质消化率相近,但MSPC组犊牛粗蛋白质消化率与MSPA组相近,均高于SBMA组。试验结果表明,与SBM相比,犊牛饲料中添加颗粒状MSP可在采食量较低的情况下保证正常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长康素"对肉鸡生长性能、抗病能力及肉质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中草药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的可能性。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无疾病的1日龄AA肉仔鸡公雏480只,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0、0.005%、0.010%、0.015%和金霉素0.005%。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的日增重、采食量、成活率、料肉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各处理组肉鸡的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适宜添加量为0.005%,与添加金霉素效应相似,说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长康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金霉素。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0)
用5组含不同浓度脂肪(5%21%)的等氮饲料来研究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产性能、营养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日本黄姑鱼初体重为6.67±0.18 g。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与饲喂高脂饲粮7%21%)的等氮饲料来研究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产性能、营养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日本黄姑鱼初体重为6.67±0.18 g。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与饲喂高脂饲粮7%21%相比,低脂饲粮5%21%相比,低脂饲粮5%13%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脂肪水平从5%增加到21%,日本黄姑鱼的采食量和日采食量呈下降趋势。饲料中添加脂肪9%13%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脂肪水平从5%增加到21%,日本黄姑鱼的采食量和日采食量呈下降趋势。饲料中添加脂肪9%13%可以提高日本黄姑鱼的蛋白质利用率。与饲喂高浓度脂肪13%13%可以提高日本黄姑鱼的蛋白质利用率。与饲喂高浓度脂肪13%21%相比,饲喂含脂肪水平5%和9%的鱼脏体比、肝体比和肠脂比显著下降(P<0.05)。与其他组相比,饲喂低水平脂肪组黄姑鱼的全身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肝脏内的脂肪含量有增加趋势(P<0.05),但肝脏内蛋白质和水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根据增重的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在日本黄姑鱼饲粮中脂肪水平应为8.22%。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2)
选择72日龄、平均体重30.2±0.3 kg的杜×长×大商品阉公猪200头,分为4个处理组:处理组1(无抗生素、无凝结芽孢杆菌),处理组2(单一添加金霉素60 ppm),处理组3(单一添加凝结芽孢杆菌250 ppm),处理组4(同时添加金霉素60 ppm和凝结芽孢杆菌250 ppm),研究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等3个指标,处理组2和处理组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4显著优于处理组1(P<0.05)。平均日采食量指标,4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猪日粮中添加饲用凝结芽孢杆菌2.5×10~6cfu·g~(-1)(全价配合饲料),能够完全替代饲用金霉素,并且能保障生长猪的正常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0)
试验旨在研究在肉鸡后期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22日龄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100 g·t~(-1),试验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120 g·t~(-1)。试验周期28 d,分为22~35日龄、36~49日龄两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22~35日龄和36~49日龄两个阶段,试验A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肉鸡体增重,显著降低肉鸡料重比(P<0.05),极显著提高肉鸡粗脂肪消化率(P<0.01);试验B组极显著提高肉鸡体增重(P<0.01),极显著(P<0.01)或显著降低肉鸡料重比(P<0.05),极显著提高肉鸡粗脂肪消化率(P<0.01)。结果表明,在肉鸡后期饲粮中添加复合乳化剂能够提高肉鸡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同时提高粗脂肪消化率,且最适添加量为120 g·t~(-1)饲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8)
将含有棉籽粕(CM)0、9%、18%、27%、36%、45%和54%(含游离棉酚0、107.8、215.7、323.5、431.3、539.2和647.0 mg·kg-1)的等氮等能饲粮饲喂给初始体重为11.3 g的鲤鱼幼鱼,试验共8周,并评价CM对其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肝脏和生殖腺组织学的影响。CM 09%组的增重(WG)和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CM 27%9%组的增重(WG)和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CM 27%54%组的WG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P<0.05),FCR显著增加(P<0.05)。与CM 054%组的WG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P<0.05),FCR显著增加(P<0.05)。与CM 018%组相比,27%18%组相比,27%54%组的红细胞数量(RBC)和红细胞比容(HCT)显著增加(P<0.05),CM 054%组的红细胞数量(RBC)和红细胞比容(HCT)显著增加(P<0.05),CM 045%组的血红蛋白(Hb)含量相对稳定,CM 54%组的显著下降。与CM 045%组的血红蛋白(Hb)含量相对稳定,CM 54%组的显著下降。与CM 036%组相比,CM 45%36%组相比,CM 45%54%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肌肉和肝脏中游离棉酚的含量与饲粮中CM的水平密切相关。两性别性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CM 0和27%组相比,CM 54%组的肝细胞体积减少,肝细胞数目增多,睾丸中初级精母细胞数量增多,精子细胞数量减少。研究表明,鲤鱼幼鱼CM安全水平为27%(含游离棉酚323.5 mg·kg-1),增重折线分析表明,鲤鱼幼鱼的CM最大量为26.85%。饲粮中棉籽粕含量高于36%(含游离棉酚431.3 mg·kg-1)会破坏鲤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此外,饲粮中高CM(CM 54%,含游离棉酚647.0 mg·kg-1)对肝脏有轻微损害,且精子细胞数量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