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投资金额大,主要由财政投融资,政府限定售价,使得保障性住房项目只能"保本微利"或"自求平衡",因此保障性住房必须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控制成本。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析了厦门市保障房成本控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保障房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洁  陈海夫 《城乡建设》2012,(11):75-76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温岭市重要民生实事工程。近年来,在加快保障性住房房源建设的同时,温岭市大力实施保障房阳光工程,通过阳光建设、阳光分配、阳光管理,确保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低收入群体,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温岭市通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人才公寓等一系列住房保障措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受益面不断  相似文献   

3.
保障房是当今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既关系民生福祉,又事关经济全局。然而,在力图全面满足中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目标的同时,"居有所乐"作为更高的居住目标理应受到各界关注。对保障性住房的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引入相关案例并阐述了空间复合的方法,提出可适性住宅的理念,希望能为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通常指政府面向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大多由政府主导,具有保障性、商品性、经济性的多重特点。重点对保障房建设流程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直不能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者住房难问题,"十二五"规划以来,中央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南京市于2007年出台了《2008-2010年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规划纲要》,确立江南八区保障目标,2010年全面启动四大片区保障房项目,建设"区域新城"。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者住房难问题,但是保障性住房的集中性建设中存在的选址偏僻、配套设施跟不上、交通不便、就业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管理》2013,(1):11-12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快各类保障房建设,根据中央的安排,我国将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社会保障住房。为进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质量和水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了"全国保障性住房优秀设计评选"工作,评选结果已进行公示。为此,我刊专访了参与组织这次评审工作的建筑设计分会陈轸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住宅设施》2010,(2):11-11
近日,厦门市岛外634套保障性租赁房开始面向部分低收入家庭配租。这是厦门市第5次组织保障性租赁房的选配租活动。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不同,保障性租赁房在这个城市新建保障房的构成中占到了85%。“保障性租赁房覆盖范围远大于现住房保障对象,有望实现住房保障的‘全兼容’。”厦门市保障住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8.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和新一轮住房改革,我国政府计划建设大量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但在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造的同时,也出现了住宅品质较差、运营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实施保障性住房综合评价,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选定政府、保障对象和建设单位作为保障房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通过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构建了保障性住房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性能评价、配套设施评价、财务评价和运营管理评价4 个子系统,并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综合评价体系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主导建设项目,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具有先导与示范意义。保障性住房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保障房搞绿色建筑,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在今年3月份十一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0.
《上海建材》2012,(4):43-43
保障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这些名词经常让人联想到的是比较便宜和低端的住房。再加上近两年保障房质量问题不断曝光,"瘦身钢筋"、"楼脆脆"等时有耳闻,更是让人对保障性住房逐渐失去信心。让低收入人群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是同家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初衷,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7年8月,同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了要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在2011年举行的十一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各委员又针对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日益成为国家住房政策的重点。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居住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探讨当前重庆市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状况的社会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重庆市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情况,通过调查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指出了目前相关对策的经验与不足,提出了更加适合低收入群体居住需求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州建设》2013,(3):37-38
近年来,漯河市高度重视保障房建设工作,每年都将其列为向全市人民承诺办好的民生实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省政府分配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全市所有符合廉租房条件的家庭基本都能住上廉租房,产业集聚区所有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工人都能住上公租房。2012年,省下达我市的保障房数量为7996套,实际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1675套,是省定目标任务的146%,其中:公租房9634套,经济适用住房1682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359套,新开工项目达到了省定的“三个三分之一”年度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为加强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实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文件,建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制订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分配管理以及新建商品住房小区政策性租赁住房配建管理等相关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2)
<正>保障性住房是专门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建设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这种类型的住房有别于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近年来,国家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对住房保障的投入逐年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不断完善,许多低收入百姓由此实现了住有所居,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然而,在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急需解决的问题逐渐  相似文献   

14.
住有所居     
《山东建材》2013,(11):5-5
保障房既关系民生福祉,又事关经济全局。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实行住房“双轨制”,可谓保障房推行的火力重点。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利于促进内需扩大,释放巨大的消费与投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孙曦 《城市住宅》2013,(5):24-25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要健全保障房分配制度,推进公租廉租房并轨。此举表明政府在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开始更加侧重租赁体系的搭建,这将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利用率,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也可有效降低申请人"以房牟利",有利于规范我国保障房市场。"重灾区"推动制度完善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或称"两限房")四种主要类型。其中,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出现时间较早,在2009  相似文献   

16.
经济保障房引发话语权之争 "十二五"规划确定2011-2015年全国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从2011年开始遍及福州大地的一场民生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由此自上而下分解到深圳的任务是:同期建设24万套保障房,据说可容纳超过80万中低收入人口.而与此同时"不住保障房的人决定住保障房的人应该怎么生活."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响.  相似文献   

17.
"保障房谁来住?"--保障房如何分配已悄然发酵成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全面开展,保障房大面积交付期相应迫近.今后一段时期内,公租房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点,作为一种在后期运营管理方面有着显著差别的保障房类型,更要求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管理层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行动."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及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办法,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完善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已经被列入今年住房保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开发》2012,(4):62
<正>根据中国政府规划,未来5年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8%提高到20%以上。ABB低压产品业务部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鼎力支持国家保障房建设。针对政府对保障房在安全、节能、舒适等方面的要求,ABB低压特别为保障房量身定制了一整套电气产品应用方案,以确保低收入家庭也能体会到ABB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特大城市中保障性住房发展建设若干局限性的分析,指出解决特大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不宜仅仅依靠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充分利用现有的住房租售市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住房政策等也是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不可忽视的方面。以上海为例,分析上海市低收入阶层的构成及空间分布,探讨目前"保障性住房涵盖之外"的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的典型方式,并据此提出若干针对特大城市中未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大量低收入阶层解决基本住房需求的政策建议,以缓解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0.
伴随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历了大规模建设、缓慢建设和再建设阶段,最终形成多元主体供给、阶层混合、均衡分布、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社区。相较而言,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大,根据政策要求和制度变化可分为保障房建设起步、保障房建设缺位、保障房建设回归和加大保障房建设4个阶段。研究结合国内外城市保障性住房及其住区建设演替特征的比较,包括住房供给目标、供给主体、住房类型、保障对象和住区居住环境建设等,总结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比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导我国保障性住房及其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