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唐历史文化风貌区中,以盛唐文化为内涵,以古典皇家园林格局为载体,服务于当代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作者在古典园林与现代公园结合的设计措施上,多层次道路体系上以及公建与园林建筑尺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研.  相似文献   

2.
马中军  覃焱 《中国园林》2012,28(7):67-70
ILM公园位于德国魏玛,是古典魏玛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同时具有古典、后古典和浪漫主义风格的园林。它具有完善的生态环境,同时承载着魏玛的历史,传递着德国人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传统价值、尊重自然的理念,为魏玛人和慕名而来的人营造了宜人舒适的自然空间。介绍了ILM公园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公园中的主要景观及建筑、公园的布局和特点、发展和管理模式,以及对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园林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早 《中国园林》2004,20(12):33-3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该文以河北省邯郸市赵苑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从借景、框景、障景等传统造景手法入手,阐述了赵苑公园造园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西纪念性园林的差异及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萌 《中国园林》2007,23(1):61-65
分析中西纪念性园林在起源、设计理念、总体风格、纪念效果、要素处理、空间结构、表达意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哲学、美学基础和历史文化条件;从纪念目的变化、纪念形式发展、设计理念和风格、营造手法等角度,对这两种园林相互学习、借鉴并逐步融合的过程和趋势进行研究探讨;指出了中国当代纪念性园林与西方的差距,认为要缩小这些差距,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优良传统、科学理解和借鉴西方纪念性园林的优秀理念与手法、正确处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早 《建筑学报》2004,(9):62-63
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对其理水的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7.
赫菲 《规划师》2012,28(Z2)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力求神似、诗情画意、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对其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针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风格混乱、缺乏意境、施工粗糙等问题,景观设计师应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古为今用,通过重新认知中国古典园林的意义、尊重天人合一的自然原则、用现代形式诠释古典设计手法等途径,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4,(8)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底蕴为全球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根源与养料。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应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安排,能够营造出自然宁静、有山有水、景物多变、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居住环境。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探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由绘画、雕刻、山池、园艺以及多种艺术组成,是东方建筑的代表。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及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来剖析现代城市景观与古典园林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期予以充分的继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临江公园位于宝山区友谊路,临江濒海,总面积为6.87hm2,是两次淞沪抗战的战场遗址.公园中设有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陈化成纪念馆、宝山烽堠碑等人文历史景点.公园通过运用多种园林造景手法,把山水、建筑、雕塑、植物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与长江互为借景,形成了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具有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探讨园林中"写意"这一概念的产生、内涵开始,介绍了这一造园手法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影响。试图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写意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引起对园林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 公园规划与设计的总原则,我认为是: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和手法,并吸取和借鉴西洋园林的某些优点,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新的风格、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新型公园。具体来说: (一)确定公园的性质:公园是城市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首先要弄清该公园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公园。例如是文化  相似文献   

13.
雷红岩  汪霞 《山西建筑》2007,33(8):342-343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并对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论述了公建园林设计实践的现实意义,指出公共建筑空间的园林化,不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而且对现代建筑的民族化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常规划师、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重视的往往只是建筑环境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而忽视时间性设计。真正高明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除了要重视建筑空间的设计以外,还要注意时间性设计。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建筑环境永恒的魅力,体现对人的深切关怀以及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十分注意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达到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的完美结合。本文介绍了古人关于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若干论述,通过若干例子,归纳总结出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一些成功经验,指出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应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不同时间尺度着眼,并注意从动植物的配置,天文、气象的变化,游览路线的安排和建筑布局等几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后我们在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中,注意时间性设计的维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建文 《山西建筑》2014,(24):218-219
从诗词、历史故事或传说、色彩、季节因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古典建筑意境的营造手法,并从山西特色的古典园林——晋祠出发,分析了其内古典建筑的意境运用,旨在探索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传承历史文脉,注重与意境的结合,以期进行更好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5)
文章主要从当下社会所关注的生态景观问题入手,介绍了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与新中式景观园林的区别,重点从传统空间处理手法的应用、传统色彩的运用、传统符号的应用、植物空间的营造、古典中式建筑八大元素在新中式建筑中的扬弃五个方面,描述了古典园林对新中式园林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晓春 《山西建筑》2010,36(23):349-350
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及其特点,介绍了中国的诗词在古典园林意境美创造中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过程中用来体现画意的各种手法,以期指导当代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18.
园林景观设计是本校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基于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并提高其建筑设计水平。鉴于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群体组织、营造空间序列等方面对现代建筑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亦有助于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该文通过一个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中的继承与发展。介绍了该作业题目的设计,并选取三份学生作业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何丽 《华中建筑》2007,25(12):102-104
以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笠亭为例,对其建造历史、园中作用、文化内涵、构思手法进行分析.提出:作为士大夫文化物质载体的中国古典园林,曾受到当时大众文化的影响,并以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的手法融合大众文化,使与谁同坐轩、笠亭这两座建筑的组合景观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里一则雅俗共赏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天津梅江香水园小区花园中的应用.从小区水景、园中建筑、植物、山石、景观命名、意境美的体现等几方面着手,探讨现代建筑景观对于古典园林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希望有所启发,更好地将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应用到实际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