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贺轩  王云静  吴巍 《新建筑》2022,(5):141-146
城市内部充斥着大量灰色基础设施,与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需求相矛盾。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基础设施景观化、生态都市主义及韧性城市等理论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空间关系、景观形象、工程技术三方面,建立中小型灰色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一体化整合的理论框架,并提出设计策略。之后以武汉市中华路城市阳台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实践检验,为城市中小型灰色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城市的日常运作,也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和空间资源。随着建设土地的稀缺,我们应该寻求更好地利用或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空间资源的策略。例如,城市和公众如何能够从这些基础设施的日常生产中受益,这种受益不仅指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使用,更多地是希望基础设施能成为城市公共体验和教育的场所。换言之,应该让日常性的基础设施超越原本工程学的范畴,有更多社会性以及美学属性。南沙原创十年来一直尝试从城市公共生活的角度,突破基础设施的工程学范畴,通过建筑本体的实践,让"无感"的基础设施成为"有趣"、富有体验感的城市空间和公共建筑。文章介绍的四个项目展示了这些年设计团队在该方向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具备技术性与功能性特征的基础设施,深刻影响了当今城市的功能形态和空间肌理,并越来越多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整合,有效提升了空间活力和环境品质。文章阐述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要素的慢性交通设施的概念内涵及属性,强调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载体的形态多样性和功能复合型特征。并以荷兰乌得勒支欧米茄桥为例,通过系统解析其设计理念和空间操作策略,阐述了项目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器,在保证其交通基础设施职能的前提下,如何与不同功能体整合,以强化其作为公共活动和景观空间重要组成要素。将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与城市设计思维关联,体现公共性、生态性以及美学性等多重价值,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载体,是支撑经济社会运行和保障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以陕西省为例探究城市基础设施空间配置合理性以及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10个地级市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呈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模式,即关中城市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其中西安市占据"一家独大"的核心地位,城市压力巨大;陕北次之,陕南城市群应加大基础设施力度,以满足城市空间需求。省域层面应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各市经济资源、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与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华益  顾勤芳 《规划师》2008,24(5):37-40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如何准确认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并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当前规划设计界的重要课题.宿迁市项王故里详细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以建设富有个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为最终目标的城市设计方法,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现状公共空间、将特色空间资源与公共空间体系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城市集体公共空间的成因和定义出发,指出了它与共享性之间的联系,从"入口空间"和"漫步道空间"两个关键词切入,阐明了它们在城市集体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国内外当代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践分析在该语境下城市集体公共空间的特征以及共享性对设计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未来相关城市议题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建设提出"城市双修"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成为研究与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景观再生的视角,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基础设施景观化的构建模式,研究如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的有效利用,以产生新的开放空间,创造新的城市活动场所,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文章论述了立体空间叠加和水平空间拓展的不同模式,为目前城市更新中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姜梅  姜涛 《中国园林》2010,26(3):55-57
详细介绍了现象学方法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基于现象学方法的城市设计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的异同,详细介绍了基于现象学方法的城市设计特征、过程和步骤。指出基于现象学方法的城市设计特别关注城市中人的日常生活,聚焦于城市形态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城市特征与识别性,公共空间的塑造等问题,由于它"最小干预"的原则以及"微观控制"的手段,特别适用于建筑密度大、人口多、城市肌理复杂的旧城改造和以生态为目标的城市绿地系统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龙华1960地块(绿地缤纷城)项目的设计策略,提出设计大型公共建筑不仅仅是针对建筑物本身,更是在进行城市环境的营造。在具体的物化层面上,整合交通出行、提升公共空间品质、集约化利用资源,是促进城市空间积极化的有效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集交通、地下综合管廊、景观以及综合防灾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空间建设项目。为保证CBD核心区资源的高度整合,采用综合管廊模式设计。工程建设创造性地提出并采用了"一体化"施工模式,既保证了工程本身建设进度,也有效配合了各二级地块的建设进度,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织补的城市设计理念,从场地环境资源、空间体系整合和关键节点设计三个层面,对杭州市钱江世纪城奥博中心片区展开城市设计研究。通过拓展城市空间主轴、组织城市水绿网络、建构站区步行网络、优化街区空间形态与打造社区生活主街等设计策略,修复新城区的空间结构,并对重点区域的步行活动联系重新梳理与整合,营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2.
基于武汉"吹笛"公园夏季早晨与傍晚空间使用现象的实证比较,对中国城市社区大型公共空间的老龄健康活动及其空间使用的规律进行类型研究,分析老龄健康活动及其社区大型公共空间使用的属性特征,并探索影响老龄健康活动的空间环境因素,为我国适老性的城市社区大型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提出双适应性设计等三方面的导控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设计实效的分析评价应从城市设计实践结果和实践过程两方面展开。基于对实践结果(建成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和实践过程(城市设计者对多方利益的权衡、协调、整合过程)的综合评价,借鉴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建成环境公共价值领域五个评价准则,定性分析城市设计实践多大程度发挥"维护与增进建成环境公共价值"的实际效益,以对城市设计运作实效形成基本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宫聪  吴竑  胡长涓 《新建筑》2022,(1):49-54
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活力与生态功能是关乎城市环境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比研究,提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功能优化的关键点与方法.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识别城市公共空间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这两类基础设施的公共活力与生态敏感性进行用地适宜...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公共空间连接的方法: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与城市交通的"叠合"以及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其设计原则和方法对泉州市鲤城区经济总部建筑综合体方案设计起到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建筑》2020,(4)
城市空间中的基础设施除了常见的主路、地铁、管网等之外,在街区中还隐匿着一种常被忽视的类型——后街。它一般具有商业服务功能,一方面充当着街区中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更是连接城市网格,促进城市内容要素良性循环的空间场所。文章基于深圳华强北后街的实证研究,从后街的形成与演化的历史逻辑与后街支撑街区内人、物、资源流动的空间逻辑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解释后街在城市街区中作为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意义,并阐明后街应对不断增长的城市资源,维持运转的"汇聚"特征,是拓展城市再发展模式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已进入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海绵城市"理论研究和项目建设高速发展期。"水广场"是源于荷兰的一种创造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合利用形式,综合了缓解城市内涝与雨洪冲击和提供公共活动空间的双重功能。基于对荷兰鹿特丹Benthemplein水广场的空间设计要素与运作原理的分解与剖析,本文总结和提炼其在应对城市雨洪灾害和公共空间高效复合利用上的巧妙构思和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系统梳理上海近十余年大量涌现的以设计促进公共日常生活空间的微更新实践的原因、制度、技术要点和主要挑战.这是存量提质阶段5类城市建设的新工作面;两种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起到积极作用;小投入、大改观的关键是使用提升、场所营造、全生命周期设计,以及系统认知和精准干预;需要通过社会设计,才能把空间微更新转变为整合资源,培育社区产...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各项一体化是基础设施、社会功能和城市与建筑空间等多方面的深度结合,对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城市运营效率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发展趋势,是城市空间实现高效化、集约化及功能组织多元化的必然需求,也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脉相承。gmp在其多年的实践中,完成了全球各地大量的交通建筑设计。笔者以其在德国与中国的多个火车站实践项目为例,探索其通过"对话式设计"理念完成交通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钢结构》2014,(12)
正在城市范围持续增长的背景条件下,OSPA建筑与城市规划事务所设计的UFCSPA校园体育馆项目将整合其周围的空间以及人际关系。通常来讲,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建筑设计成实体,但该项目将主要的功能设施被设计成一个广场,使空间具有流动性和渗透性。通过研究基地的限制条件,建筑师看到了与城市空间连接的两个可能性,但"前与后"和"公共空间与服务空间"这两组关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