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近代岭南传统园林的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夏昌世和莫伯治开展的岭南庭院调查工作。在梳理和归纳文献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线分析现当代学者对岭南传统园林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各时期研究成果的重点和创新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岭南传统园林工作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基于对史料的发掘和大量当事人访谈,以期对解放以来豫园的修复过程加以回顾;初步梳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豫园修复的过程,研究其中陈从周先生的造园思想与保护理念、实践意义和学术贡献。并进一步针对传统园林修复史研究方法与园林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汪菊渊院士的《中国古代园林史》是他穷毕生心血的力作。我20世纪50年代初就听他讲授园林史,并带领我们结合教学实习调查、测量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北海等皇家园林,发表研究成果并充实教材。此后数十年他持续不断地坚持调查研究。1982年国家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了中国古代园林史项目,由汪老担任项目负责人。他组织全国各地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汪菊渊院士的《中国古代园林史》是他穷毕生心血的力作。我20世纪50年代初就听他讲授园林史,并带领我们结合教学实习调查、测量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北海等皇家园林,发表研究成果并充实教材。此后数十年他持续不断地坚持调查研究。1982年国家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了中国古代园林史项目,由汪老担任项目负责人。他组织全国各地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提供了大量史料素材,扩大了研究的地域范围,进一步充实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文姬 《中国园林》2012,28(4):88-91
无锡是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20世纪初,出现了众多的民族工商业家,他们致富后,纷纷在惠山、太湖边建造私家别墅,作为会客、度假之用,时间集中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数量多达10多个.近代无锡经济的崛起,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兴盛,由乡绅集资建造的公花园及政府建设的惠山公园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开中国“公园”建设之先河.共调查了近代私家园林12个,公共园林2个,并进行历史沿革和造园特色的分析,最后总结出无锡近代园林的特有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城市的租界园林,对于非商埠城市民族资本家自建园林的关注度不足,但这恰恰是无锡近代园林最大的历史价值。无锡作为近代新兴的民族工商业重镇,其近代园林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造园风格、民主自由的园林文化,以及区域统筹的风景区建设思想。无锡近代园林在中国近代园林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轨迹,成为中国近代自建公园的先驱和近代风景旅游休闲度假的发端。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历史地位做出初步探讨,力求引起学术界对无锡近代园林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书讯     
《中国古代园林史》本书为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研课题《中国古代园林史》的重要成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包括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清朝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全书共12章,分上、下两册,总计120余万字,另含有各类图纸及图片500余幅,并附有详尽的园名索引,将于2006年3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作者是我国园林界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汪菊渊先生《。中国古代园林史》是汪老自20世纪50年代始撰写和研究的成果,在即将完成之际不幸病逝,给我国的园林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2005年,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组织国内…  相似文献   

8.
岭南园林萌芽于西汉时期,营造历 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广东地区为代表 的岭南造园活动及研究工作逐渐兴起。因其 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岭南园林已发展成为我 国三大地域代表性园林艺术流派之一。本文 概述了岭南地区园林营造活动相关学术研究 成果,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 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学术成果 的构成情况、各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指标及 其随年代变化趋势,探究各个时期岭南园林 学术研究热点和有重大影响的文献论著,分 析岭南园林研究的国际化概况,进而归纳岭 南园林学术发展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自1970年代以来,史学研究呈现跨学科的多元走向,新的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与引用,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园林史呼应着这场流变,在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均出现了新的态势.文章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的发展和园林史研究概况后,探讨了史学的范式转变对于园林史在理论、视角和方法上的借鉴意义,并指出科学性与人文性共存、中西话语融会,是全球化下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0.
曹娟 《中国园林》2007,23(1):4-5
2006年12月25日下午《,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造园史》首发式暨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举行。首发式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承办,与会者约200人。《中国古代园林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园林专业创始人汪菊渊先生(1913-1996)的遗著《,中国造园史》是我国著名造园学家陈植先生(1899-1989)的遗著。两位先生皆有志于系统总结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几乎耗费毕生精力收集古籍文献、现场考察、研究整理,20世纪80年代初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现国家建设部)为两位先生立科研课题,分…  相似文献   

11.
文章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的"非西方"现当代建筑的研究综述,可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建筑历史写作提供借鉴,并指出未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可以增加"非西方"为参照系,在全球图景下发掘更丰富和多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赵纪军  孟诗棋 《中国园林》2022,38(11):128-133
汉口在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相继设立,租界园林应运而生,在引入各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同时,为在留外人提供了亟须的生活与娱乐空间,也是彰显殖民政治霸权的窗口。但有限的土地资源、水患频仍的自然条件,使汉口租界园林规模与发展远不及上海、天津等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也相应形成了鲜明的“在地性”:各国租界园林以建筑附属园林为主,甚至催生了屋顶花园的园林类型,但也限制了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充分植入;“公园”这一在其他城市租界早已普及的园林形式,在有效控制水患、进而获得更多可资利用的建设用地之后,才在20世纪20年代经由日本人之手有所建置。此外,各国租界出于营商便利沿长江串联排布,并随之形成了近代汉口特有的外滩“绿带”风景线。汉口租界园林奠定了近代以租界为轴心的绿地系统雏形,促进了华界屋顶花园、营商经营性园林的建设,对汉口的近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2)
100年来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萌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文献学时期(20世纪30—50年代)、意识形态化时期(20世纪60—80年代中期)、唯物史观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会通时期(21世纪以来);四个范式:文献学范式、意识形态范式、唯物史观范式、社会史范式。纵观中国史学史研究100年发展历程,学术层面影响史学史研究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史学认识论水平,二是已有研究成果水平,三是研究者学术素养。只有不断提高史学认识论水平,批判承继前人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者学术素养,才能实现研究范式创新和开创研究新局面。史学认识论较长时间未有大突破,对前人研究反思总结不足,以及新生代研究者学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使中国史学史研究继往开来面临不小困难。  相似文献   

14.
自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接管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权益,开始进行以掠夺资源和吞并东北为目标的大规模建设,内容涵盖从经济到文化的各个领域。而大量日本神社建筑与园林的出现,就是这一时期日本殖民建设和文化侵略的具体体现。该文以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四座典型神社园林为例,对20世纪上半叶在这一地区出现的神社园林进行了系统介绍,内容包括神社园林的平面格局、构成要素和景观特点等,分析总结了日本神社园林的景观风格与特色。指出中国近代东北地区的日本神社园林建设,虽出现的时间较短,但对该地区城市公共园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并对有关遗址的保护与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代剧院建筑繁荣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上海、天津、北京等许多大城市新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剧院。该文在现场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对大光明大戏院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光明大戏院的建设背景、选址规划、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风格、细部设计等。作为上海近代老剧院的典型代表,大光明大戏院真实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近代剧院建筑的技术水平和建筑艺术风格。其建筑的艺术魅力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剧院建筑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学术转型视角下传统佛寺园林国内 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寺园林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以来传统佛寺园林研究适逢当时学术转型及其史学流变思潮,相关态势与其时学科分化及研究方法之转变并行不悖,值得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展脉络。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间分期入手梳理佛寺园林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发现:70年代末以前寺园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尚有佛教园林研究专门化倾向,主要领域集中于建筑史学和造园学;70年代末至今的佛寺园林研究主要呈现佛道一体的园林叙述语境,但仍有学者以佛教为叙述逻辑进行园林研究且数量逐渐增多,该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更为多元,为未来宗教主导下的寺园专门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意欲从学术与史学流变角度寻找佛寺园林的研究脉络、发展路径与热点方向,对寺园研究成果、经验进行一定的评析与体认,以期理清研究思路,不足之处请诸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7.
从《市政全书》看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海漪 《华中建筑》2006,24(1):104-107
《市政全书》是一部介绍国内20世纪20年代末期各城市所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及市政改革实践,与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的书籍,在书末,编者附上了当时影响较大的一些书目,该文对其书目的内容和年代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在时间上.它是处于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与20世纪20~30年代学界引进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之间的过渡阶段因此处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张庆费 《园林》2012,(5):92-93
2012年4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南浔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近代园林史》、《南浔近代园林》首发式暨南浔园林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举行。《中国近代园林史》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钧珍主编,该书由34个单位和1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以"主题纪实体"体例编写的园林史学著作。近代园林历史虽不能算很长,但在数千年的中国园  相似文献   

19.
无锡市植物专类园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无锡建设的几个著名的园林,小巧精致,各有特色,既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又从无锡近代私家园林汲取精华,选择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段,依山就势,临水理水,空间曲折多变。这些园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一种或一类植物为种植特色,园以之命名,使小园林集观赏、科普、科研为一体,形成植物专类园。通过分析无锡现代园林——植物专类园的形成过程、造园特色、品种保存、发展前景等情况,提出无锡建设植物专类园及园林品牌打造的前景和方法,研究如何提升园林的品质和内涵,扩大无锡园林在全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无锡近代园林是中国近代园林的里程碑。全面评估现存的无锡近代园林的价值,对于全面认知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指导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实地调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以及指标选择原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汇总游客的评价意见,并征询专家意见,建立了无锡近代园林的评价指标体系,对3种类型的无锡近代园林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无锡太湖近代园林的综合价值最为突出、无锡惠山近代园林次之、无锡城邑近代园林相对前两者略低。另外,对每一类里的园林也进行了评价和排序。此研究对于无锡近代园林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