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红铁皮"表面缺陷迫切需要解决,通过研究"红铁皮"产生机理和氧化铁皮去除方法,提高除鳞压力,应用变频超高压除鳞系统,结合生产实际,同时考虑节能成本等因素,合理进行设备造型及布置,配合使用普通除鳞系统与超高压除鳞系统,实践结果表明,变频超高压除鳞系统在热轧的应用,兼顾了生产稳定、能耗成本和产...  相似文献   

2.
黄玲 《中国冶金》2010,20(8):24-28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的日益重视,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得到了充分应用。本文论述了钢铁业重要节能技术热轧轧制润滑的基本原理、设备布置、系统构成等,以及该技术在国内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应用情况,包括使用该项技术的生产线,各生产线使用的实际效果等,对国内新建或改造热连轧生产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原扁平材厂404作业区的热轧扁钢线的高压水除鳞系统进行改造,由于模具钢等品种钢的增加,原来10MPa压力的高压水除鳞系统只能用于普钢表面的除鳞,品种钢表面的氧化皮就难以除掉。通过研究计算和分析,拆除原系统,局部利用原来的基础,设计一套大于20MPa的高压水除鳞系统,满足热轧品种扁钢生产线的要求;同时配套改造电控系统、管路系统和喷嘴系统。  相似文献   

4.
王畅  于洋  潘辉  王林  陈瑾  徐海卫 《钢铁》2014,49(9):64-70
 系统研究了高强机械用钢频发的条带状红铁皮缺陷,采用场发射SEM及EPMA研究了铁皮的表面及截面情况,通过热轧生产线生产情况分析了条带状铁皮的间距特性。结果表明,条带状红铁皮处铁皮明显增厚,铁皮与基体界面存在硅的富集区;而铁皮的条带状间距距离与精除鳞喷嘴间距存在明显的对应性,因此,该缺陷与精除鳞水喷射搭界面的除鳞效果不佳密切相关。应用差热分析仪对钢种的氧化特性分析发现,精除鳞前温度区间为铁皮增厚波峰区域,加上Fe2SiO4相的形成增加了铁皮的黏附力,因而极易造成精除鳞的困难。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热轧生产控制要求及钢种硅控制方案,成功消除了条带状红铁皮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李玉峰 《中国冶金》2015,25(3):41-44
济钢热连轧生产线高压水除鳞泵站有2套系统,旧系统为重庆泵组,能耗大,除鳞压力低,氧化铁皮清除不彻底,设备故障率高;新系统为格瑞德泵组,运行比较稳定,但新旧2套系统不兼容,制约着生产的稳定运行。通过对重庆高压水除鳞泵组进行节能改造,对除鳞箱、除鳞集管及管路进行优化,对两套系统的接口及控制方式进行融合,优化了泵组的运行模式,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除鳞压力及除鳞效果,保证了钢板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许益亮 《冶金设备》2023,(S2):70-71+36
除鳞泵是热轧生产工艺的关键设备,除鳞效果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提高除鳞泵的可靠性是保证产品质量及保证生产的关键。柳钢中金热轧除鳞系统采用的是三柱塞式除鳞泵,泵由电机、减速机、传动箱以及泵体构成;一次除鳞压力为26.5MPa;二次除鳞压力为11.5MPa。一次除鳞为4台泵同时运行,二次除鳞为2台泵同时运行。除鳞系统为高压系统,与高压介质接触的金属容易被冲刷造成磨损失效。其中泵体内高压侧排液阀由于经常的开关并且排液压力高,所以故障率最高。排液阀是除鳞泵关键部件,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泵的正常与否;排液阀门故障会造成泵的排液不足,泵的排液压力低,使泵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提高除鳞泵排液阀的可靠性是及为关键的。目前使用的排液阀门可靠性较差,使用周期为3个月,使用周期短,增加维修成本和故障时间,需进行优化设计改进提高泵运行的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就常规热连轧生产线上各除鳞点的设置、高压水除鳞原理及关键参数、作用、各除鳞设备的典型结构及特点等进行了介绍,为对热连轧生产线除鳞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热轧高压水除鳞是利用水的急冷,使板坯表面氧化铁皮产生龟裂,进而依靠高压水产生的打击力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介绍了邯钢2250mm热轧生产线中高压水除鳞系统的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高压水除鳞技术的应用为邯钢生产高质量的板带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Q345B热轧钢带出现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的情况,分析发现缺陷位置表面粗糙,存在明显的硅元素富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表明,影响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缺陷的因素是化学成分、工艺温度和除鳞工艺。通过采取优化成分设计、调整热轧工艺温度和除鳞道次等控制措施,明显改善了以Q345B为代表的低合金高强钢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缺陷。  相似文献   

10.
在钢铁热连轧生产线精轧高压水除鳞系统中,除鳞水由高压离心式除鳞泵加压后,高压水通过喷射阀及除鳞充水系统后进入除鳞集管进行除鳞作业;不除鳞时,喷射阀关闭,高压水通过除鳞充水系统后由除鳞集管的喷嘴排出。整个高压水除鳞系统由充水系统代替最小流量系统对泵的保护,保证在不除鳞时,除鳞泵有流量输出,能有效防止除鳞泵发热、汽蚀及机械故障。  相似文献   

11.
于洋  唐帅  郭晓波  关菊  王国栋  刘玠 《钢铁》2006,41(11):50-52
为了解决热轧卷板生产中出现的表面红色氧化铁皮问题,进行了实验室除鳞热轧实验以及调整轧制工艺的工业性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EDX能谱仪对热轧板表面红色氧化铁皮在除鳞及热轧过程中的演变行为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红色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新的热轧工艺制度修改方案,即采用高除鳞点温度、高温轧制、低温卷取的技术路线.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此工艺路线后,产品表面红色氧化铁皮基本上被完全去除,大大提高了鞍钢产品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酸洗、冷轧以及高温氧化模拟试验等分析方法,对高铝双相钢的热卷表面铁皮特点以及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铝双相钢热轧板表面易于形成鱼鳞状红铁皮缺陷,冷轧后表面容易产生色差形貌,影响表面质量;由于钢中铝元素添加较多,铁皮的界面可捕捉到明显的铝元素富集形貌,在1300℃模拟试样的铁皮界面Al2O3形成黑色颗粒带,颗粒带内铝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8%以上;铁皮内的铝元素富集情况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下降,作用层厚度减薄;基于对高铝钢铁皮形成的机理分析提出降低出炉温度、适当降低过程温度等手段来控制鱼鳞状铁皮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任东升  张荣 《包钢科技》2014,40(5):53-57
分析了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厂1750 mm热轧线生产热轧料时氧化铁皮生成原因,通过优化加热制度和除鳞工艺,加强设备管理维护,优化轧制工艺和设备,提出了预防和减少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强集装箱钢板是指屈服强度在700 MPa以上、抗拉强度在800 MPa以上的集装箱用钢板,一般为冷轧产品。此种高强钢在冷连轧时频繁出现带尾边裂、跑偏断带、板形突变等问题,轧制稳定性差、轧制难度极大。对上述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提出了热轧生产线采用带钢全长U型分布卷取、冷连轧跑偏自动调整倾斜控制技术、带钢头尾弯辊自动补偿功能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高强集装箱板轧制过程中的边裂、断带、板形不良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热轧低碳铝镇静(LCAK)钢酸洗后表面的“山水画”缺陷,通过模拟酸洗分析、微观结构分析、生产关联性因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其产生机理及消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延长酸洗时间对该缺陷无明显改善;该缺陷本质为酸洗后黏附于带钢表面的疏松、多孔、凹凸不平的残留氧化铁皮膜状物质;该膜状物质的形成与R2可逆轧机除鳞不彻底密切相关。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热轧工艺控制及除鳞系统优化方案,有效避免了LCAK钢酸洗后表面出现的严重“山水画”缺陷。  相似文献   

16.
CSP板卷及冷轧镀锌板表面缺陷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车彦民  朱涛  章华明  董梅  陈其安 《钢铁》2006,41(2):63-66
为研究CSP及其后续产品的表面质量,对马钢CSP、冷轧和镀锌生产线投产以来出现的主要表面缺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夹杂类缺陷、边裂和氧化铁皮压入是热轧板卷的主要缺陷,这些缺陷将不同程度地遗传到后续产品.产生表面缺陷的主要原因有钢水质量、连铸和轧制工艺、除鳞工艺和后续设备自身状况等,分析认为提高钢水和连铸坯质量是消除热轧板卷和后续产品表面缺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酸洗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高强IF钢HC250IF表面条带缺陷的产生原因、结构特点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氧化铁皮沿带钢宽度方向的不均匀分布以及拉矫破碎效果不充分导致了带钢边部比中部更容易发生过酸洗。在磷元素表面富集和晶界偏聚作用下,基体晶界处优先发生选择性侵蚀,侵蚀裂纹沿晶界从表面向内部扩展,形成具有厚度差的多孔区和粗糙区结构。冷轧过程中,缺陷部位变形撕裂,产生了大量表面微裂纹,增大了局部粗糙度差异,进而在带钢边部形成条带缺陷。以优化匹配热轧和酸洗工艺参数、改善热轧带钢表面状态为基础,通过控制酸洗进程、提高酸洗质量均匀性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这类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In view of the frequent surface pitting problem of thin hot rolled pickled sheet??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actual production was traced through the ratio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he surface quality was discussed. Using the thermogravimetric simul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is and actual track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steel does not have obviou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the scale is thicker during hot rolling. When Si- Cr element is added to the steel??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steel i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interface can form a 16 ??m thickness interface dense oxide layer at 1100?? before inlet temperature of finishing rolling. The oxide fil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scal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but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dense oxide layer?? the effect of the hot rolled descaling is reduced?? and the shape of the strip scale is easily formed. When the Si- Cr- P element is added to the steel?? the presence of the P el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sca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高强钢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热轧、冷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序管理控制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先进高强钢关键轧制技术研究方案,最终解决了热轧带钢性能稳定性控制、带头上翘、冷轧带钢厚度波动、冷轧板形突变等问题。另外,在热轧轧制工艺、温度精准控制、冷轧轧制力模型优化,一级AGC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开发、全流程压下负荷分配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开发了一系列先进高强钢轧制关键技术,并在产线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