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龙梅珍 《山西建筑》2014,(21):219-220
分析了天人合一、藏风聚气、风水形势等主要风水学说,解读了风水学说对古典园林选址、布局、入口及造景手法的影响,从而在风水角度建立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层理解,以挖掘古典园林规划设计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2.
肖Min 《华中建筑》1996,14(3):28-30
文化的通约性是国林语言学观的基础。文章以申小龙先生的文化语言学观点解读中国古典园林,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总结出“景观本体、流线组织、追求意境”的中国古典园林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3.
引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环境偏好矩阵为分析手段,建立传统园林空间构成与环境心理的对应关系。认为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建构在多变而复杂的特征背后蕴含着清晰的认知逻辑,体现在“易读性”与“神秘性”的辩证脉络之中,两个因子相对相生,互为补充,建立了有序基础之上的丰富与多样,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4.
林瑛 《园林》2013,(6):72-77
风水又称堪舆、形法、理法、青囊、青乌、相宅、卜宅、图宅、阴阳等,均典出有因,最主要的别称"堪舆",典出《淮南子》(目前所知),"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考古发掘,仰韶建筑遗址一般都出土在地理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形、色、味及文化属性的分析,充分挖掘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外在属性美和内在精神美,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艺术语言解析,从而为古典园林植物应用提供美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3)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景物为创作主题,尤其以表现山水题材最为普遍。古典园林的艺术营造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可谓是殊途同归,山水造园之理和绘画之理有诸多相通之处,园林设计中的很多造园理论都与山水画的绘画理论密切关联。中国园林从中国山水画中汲取养分并发扬了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中国皇家园林中对山水画艺术元素的运用十分典型,为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和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园林理景手法中具有鲜明的时间追求,借时间而生之景,会令人常看常新,百看而不厌。对时间要素的“季相”、“时相”、“气象”三方面进行了研究,藉以阐述“时间要素”在传统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长期积累的艺术结晶,其造园风格"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取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该文主要分析了"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其文化根源,同时对该模式的布局、空间特征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精神力量,它的成功与创造性的使用了众多优美的意象密不可分。而诗歌中的雨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它牵动我们的思绪,润泽我们的心灵。人们对它的关注起源于对自然界的不解,正是这种不解,成就了它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浪漫情愫。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喜雨、悲雨还是爱情雨,无一不是我们吟咏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的“廊空间”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珂 《室内设计》2001,(2):38-42
廊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应用中十分广泛的一种建筑空间形式。本文论述廊的概念、构成、分类特征及功能,归纳了廊空间运用的多种手法,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曲廊、复廊、水廊、爬山廊等园林建筑中出现独特建筑的空间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远借塔影是园林营构中较常见的组景手法之一,它既拓展和延伸了景区的空间与视野,又丰富了景观的节奏和层次。借塔入园,以及塔影与山水之间营造出的诗画意境,正是中国文人特别欣赏和追求的,塔影也成为一个审美和寄情的符号。中国园林好借塔影,除了构景和审美上的妙处,还因为塔影具有福祉众生、主吉主旺、振兴文风等多重象征意味。在中国文人自身儒道释互补的精神追求下,塔影成为了一个满足人们复杂情感需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2.
从灵台灵沼、蓬莱仙岛以及名山圣境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中的"神本"心理文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神本"文化心理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及影响,对当代园林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蓬莱”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景观元素,在日本古典园林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日本现存的“蓬莱式庭园”就有三十余座。但是,目前对日本古典园林中蓬莱景素的研究还停留在造园技法、表现形式等方面,并没有涉及园林中蓬莱景素的溯源以及借鉴中国的历史发展流变过程研究。因此,本文以配置有蓬莱景素的历代日本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日本古典园林中的蓬莱景素进行文献与案例的历史梳理,探讨每一历史阶段中,日本古典园林对蓬莱借鉴活动的关键词,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4.
结合杭州西泠印社概况及研究现状,从布局方式与篆刻手法之间的呼应、园林建设与印社发展的联系以及园林点景的布置和命名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主题园林"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主题园林的功能,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艺林木中,古典园林艺术是其中最具包容性、涉及面最为广泛的一门艺术;几千年的历史熏陶,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文化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思想,以及诗词书画等其它艺术的精华,逐渐成为一种内在深遂哲理与完美形式和谐统一,独具魁力的文化现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它是造园者对自然景色个性意识化的反映,是对大自然的深切体验艺术的、概念的表达。它所创造出的如画美景,使它独具风韵,享有“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美誉。研究和了解中国古典园林,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在视觉营造上独具传统智慧,借景理法是其核心之一。然而由于一方面现存园林实例的时代与数量的局限性造成借景研究中的理论演绎倾向,另一方面传统研究手段在实践转化上存在局限性,因而借景智慧并未能与当代风景园林实践充分衔接。介于此,本研究选取苏州旧吴县西南、松江九峰两个典型地带及曾经存在的大量借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考据的基础上结合中日比较以补偿现存园林实例的局限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远意”这一核心理念,并将其转译为技术性因子及量化指标,开展基于GIS等数字技术的景观空间及视觉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园林选址与布局以及远景构成等进行造园理论的总结,并分析中日借景的不同地域性表现及其成因。同时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进行应用转化研究,以应用于风景资源的视觉评价以及风景区规划的景点优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9)
中国的古典园林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东方这颗璀璨明珠上更具有一番风味,让众多游人叹为观止,更多的是,中国园林是凝聚中国智慧的结晶。当然,我国的游客在观赏的时候,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欣赏中国园林的别具一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国的古典园林的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加深刻地去了解古典园林的艺术设计,同时,也为众多的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者和当今时代需要进行古典园林的设计者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李猛志 《山西建筑》2014,(1):201-202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对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对皇家园林、文人园林、日本园林的影响,指出园林艺术产生在古典文化氛围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我国古典园林魅力渐趋减弱这一现象,引出对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生活的思考。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现代生活变化的总结,认识到目前国内中国式园林萧条而西方式园林大受欢迎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思考了中国式园林在现代生活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设计手法急需改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