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技术高新化,质量控制全程化。近年我国在专用品种和加工能力,生产加工规模化,产业化模式及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还存在满足加工的马铃薯专用型品种缺乏,马铃薯贮藏技术不过关,加工技术和仪器设备不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不配套,加工业低水平发展与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应采取的基本对策是:加强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基地的建设;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加工装备水平;推进马铃薯工业化生产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加强马铃薯产业领域的市场预测工作,健全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马铃薯产业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1月15日,国家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在京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当选理事长单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马铃薯主食开发的实践表明,"小土豆"正成为大产业。要充分发挥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引导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聚焦适宜主食产业化的马铃薯品种、节水高抗品种及种植技术的研发,注重营养化、便利化、特色化、经济化,把马铃薯加工成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的主食产品,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分享增值收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和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提出,马铃薯主食产品越来越丰富,如馒头、面条、蛋糕等。在马铃薯主食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马铃薯产品的新鲜是提高马铃薯主食产品质量的关键。一、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加工保鲜工艺流程1.选料。只有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才能生产出安全、营养的马铃薯主食。因此,我们要确保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马铃薯主食化加工的区域适宜品种,分别采用减压干燥法、旋光仪法、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双缩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检测方法,对定西市引进试种的10个品种马铃薯样品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维生素C等一般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0个马铃薯品种中,AGRICO-5淀粉含量及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9个品种,蛋白质、维生素C及钾、镁、钙和铁等矿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品种大西洋接近,而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9个品种及对照,作为主食化品种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符合营养要求,适宜在本地进行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全粉是新鲜马铃薯经去皮、切片、漂烫、护色等后脱水干燥制成的片状或粉末状产品,包含了除薯皮以外大部分马铃薯的营养物质,因此马铃薯全粉具有营养丰富、耐储的优点。作为马铃薯主粮化的原料,马铃薯全粉有助于改善和丰富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近两年对马铃薯全粉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添加了马铃薯全粉制成的主食类或者其他相关产品的开发上。马铃薯全粉品质除了与马铃薯品种有关外还受到马铃薯全粉加工工艺的影响。本文将从马铃薯全粉生产过程中的前处理和干燥两个方面对马铃薯全粉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美人"马铃薯因独特的营养功能,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开发应用价值,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取花青素及主食化产品开发是其主要开发利用途径。"黑美人"马铃薯花青素的高效提取和高纯度制备技术开发、花青素组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花青素相关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以"黑美人"马铃薯全粉为基料的主食化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初步构建马铃薯供能比评价指标,比较以马铃薯供能比评价不同马铃薯原料添加程度的适用性,分析发现,马铃薯供能比与马铃薯质量占比之间差异最大可超过35%,二者间回归系数为0. 958 4~0. 999 9。以马铃薯供能比作为评价指标可较好地反映不同马铃薯原料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能量贡献程度,而不受其原料形态的影响。建议在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市场监管等马铃薯主食产业各环节中,引入马铃薯供能比评价指标,用以对马铃薯主食产品中马铃薯原料添加程度的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第一批9个试点省份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在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品种结构优化、种薯产业发展、加工转化能力提高、主食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品种选育、生产种植、贮藏加工、商品薯销售、消费引导等关键环节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今后要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建立贮藏加工设施多元投入机制、构建现代营销体系、加大营养宣传力度为重点,继续推进内蒙古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9.
坚定信心共同促进马铃薯产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开始筹备,2006年正式宣告成立,这一时期恰逢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近几年,我国马铃薯产业在种植、种薯质量、品种结构、加工品种、数量、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加工技术及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主食开发实施3年来,产品研发加快、加工工艺不断改进、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市场不断拓展、机制不断健全,马铃薯主食文化不断深入人心,马铃薯主食产品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而马铃薯主食开发作为一项创新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存在诸多短板,成为制约马铃薯主食开发进展速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战略的提出,推进了马铃薯加工主食化进程。马铃薯馒头、面条、面包、糕点等有了快速发展,冷冻薯条、薯片发展速度强劲。本文从加工用途的马铃薯食品原料、马铃薯方便食品、马铃薯主食、其他食品四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食品加工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促进马铃薯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对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某两所寄宿制中学选取952名中学生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食用的营养健康功效研究.1所学校的学生为食用组(451名),1所学校的学生为对照组(501名).对照组学生正常饮食,食用组学生每天食用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馒头或面条)1...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马铃薯主食化品种适用性问题,选取5个品质差异较大的马铃薯样品,蒸熟制成泥后与小麦粉搭配,制作马铃薯馒头。对马铃薯馒头分别进行了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探究了马铃薯对面团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30%马铃薯泥的混合面团筋力减弱,加工性能略有下降,但具有良好的持气能力和产气能力,发酵性能良好;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对混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所制作的马铃薯馒头的品质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马铃薯1和马铃薯5较适合用于加工馒头。  相似文献   

14.
不同马铃薯品种用于加工面条的适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马铃薯品种繁多,不同原料品质会影响马铃薯面条的品质,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加工面条的适宜性,指导马铃薯产业选择加工种植品种。试验采用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方法将马铃薯面团和马铃薯面条的各个品质指标转化为一维的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与40个马铃薯原料品种的品质指标(淀粉、维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粗纤维、钾、灰分、干物质、游离氨基酸、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胶黏性、回复性)进行拟合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聚类方法,将40个马铃薯品种按照加工适宜性分为三类。结果表明,建立的马铃薯面团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911,调整后决定系数R^2=0.904,随机误差估计值=123.113;马铃薯面条综合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973,调整后决定系数R2=0.971,随机误差估计值=432.226;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40个马铃薯品种按加工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3类,其中最适宜加工的品种为05-44-1、克9、79(2)、C11、D17、C3、T3、庄3、会2、T4、L7、黑共12个品种,基本适宜品种为L0524-2、冀8、T2、F5、红、郑7、S3-28、中901、S4-32、中13、T5、冀12、甘农5、晋18、F6、T18、78共17个。该研究得到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拟合度较高,误差较小,模型效果可靠,可用于实际马铃薯面条的品质评价;K-means聚类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可为新疆地区筛选加工专用品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面条品质特性的差异及马铃薯的加工适宜性,分析了11个品种马铃薯全粉面条的品质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对11个品种面条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面条品质特性差异显著(p0.05),面条的ΔE*与弹性(r=0.594*),最佳蒸煮时间与咀嚼性(r=0.748**)、内聚力(r=0.648*),咀嚼性与弹性(r=0.764**)、内聚力(r=0.836**),弹性与内聚力(r=0.625*),内聚力与粘结性(r=0.523*)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77%,解释了原有面条品质特性的多数信息,第一主成分综合了口感特性、第二主成分综合了蒸煮特性、第三主成分综合了硬度特性、第四主成分综合了色泽特性;通过面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得分,评价较优的品种是陇薯9号、LZ111和陇薯7号。本研究为筛选适宜加工面条的马铃薯专用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农业部扎实推进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开发工作,组建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加快技术装备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展示推介力度,促进了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开发良好态势的形成。一是技术装备研发不断突破。针对马铃薯中不含面筋蛋白,马铃薯主食加工存在成型难、易断条等问题,成功研发真空和面、恒温恒湿熟化、绫织复合压延、单/双螺杆挤压成型技术等关键加工技术;优化产品配方,将马铃薯主食中马铃薯占比提高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补充,马铃薯被列为第四大主粮作物,其营养较为丰富,且脂肪含量低,除了鲜食,还具有较强的加工转化能力。目前,马铃薯主粮化趋势明显,其产业也随之高速发展。马铃薯主粮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将马铃薯加工成满足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饼、馒头等食物,并逐渐走向工厂,由副食消费转变为主食消费。家庭制作马铃薯卷饼,需要经过蒸制马铃薯、捣制薯泥、和面、松弛、分割、成形等多道工序,利用现代工业手段则能将熟制成型的马铃薯卷饼速冻后冷冻储存,随吃随加热,给主食增加营养的同时,也增添了很多便利。但在马铃薯卷饼的广泛生产与推广中,品质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酸牛奶加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传统型酸奶的制作工艺,对马铃薯酸牛奶的加工工艺、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并采用L_9( 3~4)正交试验筛选出马铃薯酸牛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马铃薯浆40%、鲜牛奶60%的混合奶液,加蔗糖5%、接种量4%制作的马铃薯酸牛奶,不仅可保持传统型酸牛奶的组织状态和风味,并由于原料的营养互补,使该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对制成的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影响,以小麦粉馒头为对照,分析并比较了分别以90 g夏波蒂、黑美人、黑金刚马铃薯全粉替代小麦粉(混粉总重300 g)制成的馒头其质构、色差、比体积及径高比、感官品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对馒头的硬度、色差、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等指标影响显著。所有马铃薯馒头的硬度、抗氧化活性均显著优于小麦粉馒头(P0.05),且3种马铃薯馒头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黑金刚马铃薯馒头的总酚含量最高,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黑美人马铃薯全粉在保证馒头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提高馒头的抗氧化活性,为马铃薯主食化的营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丰富了人们营养主食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通过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认为,我国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整体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粮蔬兼用的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食。然而在我国,马铃薯的主食之路却面临诸多难题。从2013年起,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开始进行"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