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关于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城市的租界园林,对于非商埠城市民族资本家自建园林的关注度不足,但这恰恰是无锡近代园林最大的历史价值。无锡作为近代新兴的民族工商业重镇,其近代园林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造园风格、民主自由的园林文化,以及区域统筹的风景区建设思想。无锡近代园林在中国近代园林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轨迹,成为中国近代自建公园的先驱和近代风景旅游休闲度假的发端。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历史地位做出初步探讨,力求引起学术界对无锡近代园林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无锡近代园林是中国近代园林的里程碑。全面评估现存的无锡近代园林的价值,对于全面认知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指导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实地调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以及指标选择原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汇总游客的评价意见,并征询专家意见,建立了无锡近代园林的评价指标体系,对3种类型的无锡近代园林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无锡太湖近代园林的综合价值最为突出、无锡惠山近代园林次之、无锡城邑近代园林相对前两者略低。另外,对每一类里的园林也进行了评价和排序。此研究对于无锡近代园林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无锡近代园林作为由古典园林向着现代园林转型的中期,因其历史赋予而展现出新的形态和新体系。充分调研1840—1949年间具有典型性的无锡近代园林,结合其地理环境、景观属性、功能内涵、空间形态特征等,进行私家园林、城市公园、祠堂园林、寺庙园林等典型类型的总结与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研究无锡近代园林的选址布局、叠山理水、建筑营构、植物配置等特征与设计法则。同时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历史概况与发展脉络、时空特征的形成及功能与风格的演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4)
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学者在多重理论下结合景观行业内部的技术需求所开发的景观信息模型LIM是促使风景园林可持续更新和改造的有力工具。本文基于LIM基础上,理清无锡近代园林价值性,开发适用于无锡近代园林可持续更新的景观信息模型,并以鼋头渚风景区横云山庄近代园林局部更新为例,从场地地形、气候、植被、建筑、数字载体平台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定量化改造,为后续近代园林的更新和数字化发展提供更为完整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植物专类园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无锡建设的几个著名的园林,小巧精致,各有特色,既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又从无锡近代私家园林汲取精华,选择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段,依山就势,临水理水,空间曲折多变。这些园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一种或一类植物为种植特色,园以之命名,使小园林集观赏、科普、科研为一体,形成植物专类园。通过分析无锡现代园林——植物专类园的形成过程、造园特色、品种保存、发展前景等情况,提出无锡建设植物专类园及园林品牌打造的前景和方法,研究如何提升园林的品质和内涵,扩大无锡园林在全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戚海峰  夏峰梅 《园林》2012,(8):88-88
山东园林历史悠久,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人文积淀、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园林文化景观。她兼容南北园林风格、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门类齐全、造园艺术精湛,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艺术史上,以其形成年代古老、艺术形态完美、文化内蕴丰富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日前,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贾祥云、威海市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戚海峰、青岛大千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敏主编的首部系统论述、展示和总结山东近代园林发展的专题著作《山东近代园林》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7.
刘珊珊  黄晓 《风景园林》2020,27(2):20-25
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型的动因是中国近代园林研究的重要论题。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这一转变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许多城市通过建立公园来满足公共绿地的需求不同,无锡的民族资本家兴建了大批向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承担了城市公众休闲空间的功能。结果表明:无锡民族资本家通过将私有休闲游憩空间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其塑造阶级身份,确立社会地位,进而改良社会的3个目的;揭示了近代时期私有空间向公众空间的转化背后深刻的社会思想与文化动因,以及其对园林空间、园林风格和园林功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急速城镇化建设及紧迫的近代公共园林遗产保护背景下,回顾了近30年来中国近代园林研究历程,在分析了实践研究滞后于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基础上,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引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疏理近代公共园林演变历程,提出了围绕近代公共园林对外源的多渠道吸纳及本土风格的融汇线索,构建中国近代公共园林的风格和思想的时空演变源流谱系,综合形成中国近代公共园林“时段-地域-类型-风格-思想”的五维谱系框架的方法,并探讨了谱系研究的应用前景,指出近代公共园林谱系构建是搭建园林理论研究到实践遗产保护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南通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基地之一,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近代园林同样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基于档案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归纳,从对南通的城市空间格局、园林意识形成、现代园林这3个方面出发,力求客观正确得分析南通近代园林的影响力,阐明南通近代园林对南通城市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缘、人文以及艺术形态的影响,扬州园林以兼收并蓄的"南秀北雄"风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以扬州园林中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扬州园林的发展历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扬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运输优势,政治与经济繁荣对园林发展的促进,皇族官家园林设计风格的延革,清帝南巡带来的机遇,以及扬州独特的文化与艺术的相互推动,来探讨扬州园林中北方要素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初东旭  李世春 《中国园林》1994,10(4):40-43,39
我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从殷周时的“囿”起,经三千多年的发展,造园艺术取得辉煌成就。风格上独树一帜,古典造园艺术理论建设臻于完善。古典园林的形式和风格亦归结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及寺庙园林等。 今天,随社会的发展,人工环境的增加,都市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以及新艺术的影响,城市新园林的形式和内容与古典园林相比都有了很纷繁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基本方针指导下所做出的各种探索与创新,但从另一个侧面也暴露出新造园林艺术的困境与踌躇不前,尤其在对环境和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认识不足。新园林向何处去,已经成为新一代园林设计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从古今园林辨析和在古典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园林所面临的困境中,不难略见城市新园林特质的中心——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12.
《新建筑》2020,(1)
园林建筑的演进是中国近代园林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中国近代园林建筑在形式、材料、功能等多个方面发生了剧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现代化转向的背后有着技术、经济与社会等多重动因,其中技术革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无锡近代园林为考察对象,按照四种类别考察技术革新引起的中国近代园林建筑风貌的变化,论述这些建筑所取得的成就。揭示了中国近代园林建筑现代化转向的复杂性,以及技术进步对园林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家瑞 《中国园林》2024,40(6):124-130
民国时期,无锡开创私人建园向公众免费开放之先 河,是中国近代园林史上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而作为园主 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以园林搭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为 了研究园林转型背后的权力斗争,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 分析,链接了以往被忽视的零散非体系性史料。发现在权力、 经济与园林场域的交叠下,无锡的民族资产阶级对自我身份认 知发生变化,从而顺应时势而调整自身的位置。园林作为场 域,以争夺景观资本为中心,以交换经济与政治资本为目的, 使场域内的行动者形成了文人、社会教化者与商人3个方面取 向的惯习,从而促成了无锡民国园林中多样的布局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近代公园面临着不断的改造和更新,如何认知当代园林遗产并处理好遗产与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从遗产保护视角出发,引入数字化技术重新观照近代公园的演变历程和保护更新。以上海近代公园为例,运用数字技术对园林风格和思想流变进行解析,借助GIS探究公园与城市的多层次动态关系,指出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近代公园价值认知与判断,对于近代公园的遗产价值评价和活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受书画艺术影响的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大自然的概括、抽象从而获得"本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成果。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点线面和节奏的互通、形态美的互通,意境的契合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书画这两大门类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时期,南通是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化城市中的杰出代表,被吴良镛院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城"。南通是近代时期长江下游的重要商阜和苏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南通的近代建筑和其他地区如上海、无锡、武汉等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由我国的本土设计师建造的,并且它的风格融合了中国本土建筑和西方建筑。南通这座在近代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城市,探索其近代建筑空间环境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可以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化的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艺术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的依据。文章通过论述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建筑元素和空间形态特征,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南通近代建筑的典型元素,希望可以在现代的新中式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7.
罗星海  梁明捷 《中国园林》2023,39(1):139-144
无锡公花园是中国最早自主建设的11座近代公园之一,在中国近代园林史上具有标志性的示范意义。以往研究对于公园初创期的园林遗痕、园林文化的关注度不够,通过解读1949年前公开发行的《申报》《新无锡》《锡报》等报刊史料及游记,揭示了初创期“园景”风格之变的缘由,并依据1912年《无锡实测地图》、1949年《无锡城郊新图》及同时期公园旧影,梳理绘制出公园初创期2个阶段的平面猜想图。通过“体用”辨析梳理出“大众美育现象”“公园展会现象”“公共娱乐现象”3类文化现象萌发的主线,深入剖析了“花卉节事、雅集赏画”的传统沿袭、“公园搭台、展会唱戏”的兴起、“体育娱乐、公园宴饮”的勃兴等活动组织与筹划细节。通过公花园初创期的“园景”辨析,可揭示其遗留下来的园林遗产,从溯源角度解析对今日城市公园建设管理之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竹山书院略觑我国书院园林的环境特色及文化内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成部分,它在借鉴私家园林与寺观园林的基础上,升华出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竹山书院位于歙县雄村,是徵州府六县54所书院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从竹山书院研究中略觑书院园林的概念,并对其选址考究、风格淡雅、空间统一、植物配置等方面的园林环境特色和"礼乐"格局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其斯文品格背后的"和谐自然""善美同意"和"雅俗共赏"等文化内在.希望能够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为今所用,并为书院园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我国近代面粉工业发展概况的概括总结,提出上海、无锡面粉工业的特殊性。确定近代面粉工业遗产研究的时空范畴和文物保护等级范畴,筛选研究样本,建立"上海、无锡近代面粉工业遗产名录",并对研究样本的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无锡茂新面粉厂旧址"和"上海福新面粉公司旧址"作为典型案例,分别从发展沿革、概况与特征、保护与再利用对策等方面对其进行解析。最后,研究提出近代面粉工业遗产区域性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4)
无锡荣氏家族从一个江南乡村贾而兼儒的普通家族转变为近代中国的实业巨族,与该族富有特色的家族教育及其成功的近代转型密切相关。明清时期,该族就形成了读书经商的价值取向、贾而兼儒的家族风气、为用而学的教育理念。近代以来,荣氏家族积极创办新式"荣氏公益小学校",并逐渐增加梯级层次,形成网络体系,荣氏还创办发展图书馆等文化事业,为家族、社会及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荣氏家族以荣德生为代表所具有的"教重于赡"、"实学实用"、"国学根底"等教育理念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