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特殊制备前驱粉和液一固掺杂方式制备出弥散强化稀土钼镧合金,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掺杂方式对钼镧合金烧结体中第二相的粒度分布和形貌,证实了钼基体中La2O3颗粒的存在,分析了第二相粒子在钼基体中的分布规律,测定了钼丝的拉伸性能,根据奥洛万机制,引入位错可滑移宽度的概念,分析了粒子尺度对材料硬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小尺度第二相粒子强化钼合金加工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含量对真空烧结钼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真空烧结TZM合金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碳元素,研究了碳元素在不同温度下真空烧结时与其他元素的作用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添加碳元素的量要与钼合金未烧结坯料中的氧元素成一定比例,才能同时保证有效降低氧含量和合金中碳元素处于适中范围。(2)从热力学反应生成自由能计算结果来看,在Mo-Ti-Zr-C四元烧结体系中钛锆优先与碳反应生成(Ti,Zr)C;部分碳元素先与Mo反应生成Mo2C,在有Ti、Zr元素存在时,Mo2C将会与Ti、Zr发生Mo2C+2Ti=2TiC+Mo方式的反应,生成金属Mo和(Ti,Zr)C。 相似文献
3.
4.
5.
钼镧合金和TZM合金的高温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钼镧合金和TZM合金在1000~1800℃的高温性能和相应的组织.结果表明小于1400℃的情况下,钼镧合金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性能,当温度大于等于1400℃时,其抗拉强度明显降低,同时塑性也有明显的下降.而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TZM合金的抗拉强度降低,但是其塑性升高,这一点和钼镧合金恰恰相反.同时,不管是强度还是塑性,TZM合金较之相同温度的钼镧合金有明显的优势.组织观察表明这两种钼合金在1100℃开始再结晶,一直延续到1550℃,并且其再结晶晶粒都呈现拉长的组织,这明显不同于纯钼再结晶状态下的等轴晶粒. 相似文献
6.
从粉末冶金烧结理论、烧结设备、烧结工艺参数及新型烧结技术等方面概述了钼及钼合金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结论指出, 钼及钼合金烧结理论仍集中在传统粉末冶金理论体系; 烧结技术发展方向是获得全致密化、细晶、均质化的烧结坯体; 发展趋势是烧结设备及工装与粉末冶金新技术结合更为紧密, 出现更多交叉研究; 研究热点和难点是大型钼及钼合金坯件烧结致密化、微观组织均质化、细晶化及复杂烧结态异型坯件烧结过程中形状精确控制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La2O3对钼烧结坯力学性能的影响。将纯钼及不同La2O3含量的ODS钼合金在1500℃和2050℃真空退火后,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2O3后,无论是轧制状态还是高温退火后,材料的抗拉强度均显著高于相同加工状态的纯钼。La2O3强化钼合金的再结晶温度显著提高,因此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从而改善了材料从高温加热回复至室温的低温脆性。 相似文献
8.
9.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工艺在Mo–La合金表面沉积FeCrAl涂层,研究所制备涂层的耐腐蚀性及涂层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FeCrAl涂层样品在360 ℃、18.6 MPa、纯水的高压釜中腐蚀72 h,平均腐蚀速率为3.8 mg·dm‒2,低于同条件下锆合金以及未沉积涂层的钼镧合金的腐蚀速率,且涂层中的Al与外界环境介质中的氧发生反应,在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Al2O3薄膜,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涂层的腐蚀速度,有效保护了基体材料。FeCrAl涂层样品在1200 ℃、0.1 MPa的高温水蒸气环境下腐蚀8 h,Al2O3氧化膜厚度在4.0 μm左右,涂层维持保护效果,钼镧合金基体未暴露在腐蚀环境中;经淬火后,Al2O3氧化膜厚度减小至2.5 μm左右,涂层依旧维持结构完整性,没有出现贯穿性脱落,满足Mo–La合金表面耐腐蚀性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12.
粉末注射成形钛铝烧结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i-47.5Al-2.5V-1.0Cr(%)气雾化预合金粉末为原料, 采用注射成形工艺制备了TiAl合金材料, 研究了TiAl合金烧结工艺以及烧结工艺对烧结体显微组织、密度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烧结体在超固相线液相区烧结得到密度最高. 在1450 ℃保温30 min, 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到95%, 抗压强度为2105 Mpa, 压缩率达到30.9%, 接近铸态合金力学性能. 烧结体在α γ相区和α相区保温1 h, 相对密度分别为73%和85%. 在1300~1400 ℃, 随着片层团的增加, 烧结体组织由双态组织逐渐变为全片层组织. 在超固相液相区, 随着γ相的减少, 烧结体组织由近片层组织逐渐转变为全片层组织.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考察相同掺杂量的Mo-La合金在烧结中形成的不同组织的烧结坯在后续的旋锻、串打及拉拔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性能及不同阶段产品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综合性能优越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5.
镧钼合金在电火花切割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镧钼丝与纯钼丝作电火花切割电极丝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合理控制镧钼丝加工工艺的条件下,镧钼丝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高温强度,其线切割使用寿命明显高于纯钼丝,试验数据显示提高50%左右,实践表明,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行业,用镧钼丝代替纯钼丝作电极丝,可有效降低切割成本,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充放电测试,线性极化和电位阶跃等方法研究了在750,850,950℃3个不同温度下进行固相烧结对TiNi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TiNi合金最大放电容量由179.0 mAh.g-1增加到188.1和211.3 mAh.g-1。虽然温度的升高并没有提高合金的交换电流密度,但却大大增强了氢在合金中的扩散速率,扩散系数D从750℃的2.49×10-10cm2.s-1增加到850℃的2.61×10-10cm2.s-1和950℃的3.48×10-10cm2.s-1,从而显著的改善了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950℃烧结后的合金在1500 mA.g-1的放电电流下仍然可以放出84.6 mAh.g-1的电量。 相似文献
18.
19.
文红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996,(3)
对不同温度烧结的WC-TiC-Co两相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并对不同温度烧结的刀片进行了切削试验。结果表明:由饱和的TiC-WC(质量比为30:70)固溶体与Co粉制成的两相合金,在各种烧结温度下都会出现游离的WC相,且其相对量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合金中碳化物的晶粒尺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烧结温度为1480℃时,合金的切削寿命具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