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钢铁厂过跨车"一罐到底"的常见铁钢界面总图布置形式、布置特点及难点,给出了钢铁企业过跨车"一罐到底"铁钢界面的优化总图布置形式,并用实例验证了此总图布置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总图占地、能耗及投资情况方面对"一罐到底"技术与传统布置方式进行了充分的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一罐到底"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肖龙鑫  冯勤  冀中年  樊君 《炼铁》2023,(2):48-53
结合某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以物质流短捷、高效,能量流节能、环保为宗旨,在过跨车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连式“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通过减少转运跨数量、合理排布高炉出铁口、简化铁钢界面连接等措施,将高炉与转炉中心距缩短至210m,铁水运输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2.70%,过程温降减少约60℃,极大地节约了钢铁企业吨钢占地和一次投资,加快了铁水罐周转速度,同时为提高转炉废钢比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结合现代钢铁厂临海建厂的高水平、高要求的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首钢京唐钢铁厂在总体布局紧凑,工 序间短界面衔接,物质流、能源流的流程优化,经济实用的盐碱地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创新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铁水运输"一罐到底"技术,开发了铁水运输过程温降模型,该模型准确性较高,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对"一罐到底"技术进行了能效评估分析,得到了不同运输条件对"一罐到底"能效利用的影响等一系列结果。  相似文献   

6.
燕少波  田振东 《河北冶金》2013,(11):39-41,78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唐山国丰钢铁公司提出并实施了“一罐到底”的生产工艺模式.介绍了65 t铁水罐扩容至80 t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的铁水罐质量、重心以及吊轴强度进行了校核.扩容后,实现了铁水罐单罐装载量与转炉炼钢能力的匹配,减少机车出车次数,省去铁水二次倒罐环节,避免因倒罐引起的铁水温降、铁水损失和环境污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冯勤  冀中年 《中国冶金》2015,25(1):31-36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一罐到底”铁钢界面技术。以物质流合理和时间流紧凑为主线,从经济和技术等角度综合考虑,颠覆了原有铁钢界面的总图布置,实现“铁—钢—轧”直线串联,缩短炼铁与炼钢之间的距离至200m,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9.5%,铁水罐周转次数增加至6.9次/d,铁水入炉温度提高约40℃,大幅节省了总图占地,降低了一次投资,为界面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耀峰 《山西冶金》2013,36(2):31-33,68
通过分析曾经参与的大型高炉采用汽车运输铁水的可行性研究实例,从"一罐到底"汽车运输方式的提出、汽车运输铁水方式的总平面布置、车辆运行方式及运行的有关规定、运输出现故障的分析等方面对此种运行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美满 《山西冶金》2013,36(2):69-70,77
介绍了炼钢厂推行铁水"一罐到底"工艺及其重要性、铁水"一罐到底"制的炼钢工序对铁水的要求、"一罐到底"制在炼钢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路莎  黄彩云  张达 《河北冶金》2023,(3):25-28+32
介绍了传统的铁水供应方式,对比了混铁炉工艺和鱼雷罐车工艺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罐到底”工艺,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为其保驾护航,包括保证高炉铁水波动小,硅含量稳定;高炉除铁场下方安装轨道衡,对铁水进行精准称量;铁水包加盖,减少温降;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并保证炼铁-炼钢车间合理的铁水调度。“一罐到底”工艺取消了传统的混铁炉或鱼雷罐车,不经历铁水二次倒罐环节,使得炼铁-炼钢两个工序无缝衔接,在减少铁水温降、节能降耗、减轻环境污染、降低一次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并制定合理的钢铁制造流程炼铁 炼钢区段的生产系统结构和生产组织方式,介绍了钢铁制造流程炼铁 炼钢区段的界面模式、工序设备和动态运行过程,并采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关理论对炼铁 炼钢区段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实体流图法和事件调度法的炼铁 炼钢区段动态运行过程的仿真模型和仿真策略。对某钢铁企业炼铁 炼钢区段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炼铁 炼钢区段应采用“一罐一送”的铁水罐运输组织方式,此时3台机车利用最充分,平均作业率为60%,KR脱硫站进站铁水温度较高,且温度波动较小,KR脱硫站进站铁水温度平均值为1 423 ℃,极差为22 ℃。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炼铁-炼钢界面的紧凑衔接技术,涉及多维物质流的衔接、传递、匹配及缓冲等过程.从各角度综合分析得出,该界面衔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实施MES系统的“在线铁水罐跟踪系统”使炼铁-炼钢界面减少了铁水罐周转个数,相对传统方式的铁水包输运方式,保温剂使用量平均减少了0.483 kg/t(铁),铁水入炉温度提高约60℃.同...  相似文献   

13.
原复合反射绝热板热导率系数值较大,钢包包壳温度较高,在使用过程中钢水温度损失大;而新型气凝胶绝热板是以纳米材料为主,主要材质为SiO2气凝胶,具有导热系数低、耐高温、密度小、抗压强度高等优越性能。某钢厂120 t钢包保温层用新型气凝胶绝热板替代原复合反射绝热板的效果表明,钢包包壳表面温度平均下降59~73 ℃;通过两种钢包包壳温度计算得出,在生产中,钢包每周转一次,可节省钢水温损9.88 ℃,钢水温降速率降低0.11 ℃/min;通过实测LF炉软吹结束钢水温度及铸机开浇时钢水温度,钢水温降速率降低0.12~0.13 ℃/min,实际钢水温降速率与钢包包壳节省温度计算的钢水温降速率基本吻合,成本下降2.7元/t(钢),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为新型气凝胶绝热板在钢厂其他保温设备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炼钢车间的布置直接可以影响到车间内的物流运行、生产调度、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分析炼钢车间布置的发展特点,综合炼钢车间内的物流运输、天车运行、车间占地面积、建设成本等4个因素建立炼钢车间布置的评价模型,提出模型的求解思路,并应用模型对两种不同的炼钢车间布置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两种布置的优劣,对于新/改建炼钢车间的整体布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邱剑  田乃媛 《工程科学学报》2005,27(6):740-744,768
运用系统科学还原论和整体论的研究方法,从时间、温度、流量、生产组织、铁水预处理效果、能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六种典型流程区段炼铁炼钢界面技术特点.可以看出六种不同流程区段炼铁炼钢界面各自的比较优势,铁水预处理\  相似文献   

16.
铁钢界面铁水温度对炼钢生产的控制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铁钢界面铁水温度,本文采用较大样本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铁水温度预测模型.对影响铁钢界面铁水温度的因素分析,选取了出铁时间、预处理时间、重罐时间、空罐时间、出铁铁水温度、预处理后铁水温度、铁水质量7个关键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现代的高炉炼铁技术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从资源、能源及环境的角度看,高炉炼铁系统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压力,烧结、焦化、高炉的能耗及污染不容乐观。从不同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炼铁系统的节能减排的重要方法,围绕含铁原料、燃料、高炉系统分别介绍了烟气脱硫、干熄焦技术、TRT发电技术、全氧高炉- 煤气自循环技术及炉渣的综合利用等几种典型工艺,以及其对炼铁系统节能减排的主要作用,并通过研究提出了中国高炉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炼钢过程的自动化及信息化建设日渐完善,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和过程检测数据,为数据库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完善整合原料、吹炼工艺、产品终点质量等原始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建立转炉炼钢的原始数据库;探索炼钢数据库的结构,建立基于数据库的工艺过程数据互算体系,充分利用数据库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冶金工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改进优化...  相似文献   

19.
首钢京唐300t钢包加盖后自开率明显下降,分析了加盖钢包自开率下降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原因是包衬温度升高后造成的液态渣回流。通过对引流砂的流动性、密度和渗钢性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加盖钢包的引流砂成分配比,并通过控制Al2O3和MgO含量,保证铬矿砂纯度。改进了钢包热修工艺,设计了针对加盖钢包的投砂操作和防钢渣回流措施。研究结果经推广使用后,钢包月不自开炉数由8~9炉降低至2炉以内,综合自开率达99.9%,双精炼工艺自开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铝生产和消费大国,伴随着铝产业的发展,原铝的制备、加工和再生过程中排放出大量铝灰(渣)危险固体废弃物,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存在着二次资源浪费的问题。针对二次铝灰的成分特点以及处理现状,综述了二次铝灰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成铝酸钙炼钢精炼剂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廉价的二次铝灰制备成铝酸钙炼钢精炼剂作为炼钢辅助原料,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炼钢成本,同时也是目前缓解二次铝灰处置及利用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