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垩土矿业废弃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是废弃地环境治理的有效方法。将低碳节约、低影响开发、循环利用等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对位于中国河南省新乡市郊区的一处白垩土矿业废弃地进行了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通过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形环境、水环境和植被环境的生态恢复以及对功能布局和场地风貌的景观重建,使该废弃地成为集生态保护、林果生产、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园区。该项目为城郊白垩土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行性强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特殊的的土地资源,其生态系统和功能严重退化,同时其美学价值的使用功能被严重破坏。通过生态恢复和重建实现废弃地价值的再生,并通过景观设计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实现深度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垃圾填埋场的现状和生态特征,对生态恢复重建措施进行阐述,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对垃圾填埋场的可持续景观设计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内部及边缘出现大量矿业废弃地,其生态环境的修复及功能更新成为亟需解决的城市问题之一。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思想的指导下,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明晰了矿业废弃地的概念和特征,简述了中国矿业废弃地相关法规与政策演变;梳理了我国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生态修复、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及重建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我国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未来研究方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1)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价值与目标的确定;2)系统性景观重建研究框架的搭建;3)景观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4)景观重建可持续评价研究的强化。  相似文献   

4.
以长沙冰雪世界项目为载体,结合采矿废弃地的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原有地势基础上通过百米矿坑生态修复和公共建筑景观改造设计,赋予景观美学再造、局部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及经济价值再生。通过分析采矿废弃地的景观特征和环境影响,采用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各种工程与生物措施,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矿业废弃地再生利用综合研究现状,根据发展进程,从生态恢复和景观规划两方面总结矿业废弃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矿业废弃地再生利用正从以工程恢复技术为主向多学科融合综合性研究转变。在生态恢复技术积累基础上,发展出了景观规划视角下的矿业废弃地综合利用研究。土地在再利用模式上,从农业复垦模式向林业、渔业、居住和文化产业等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模式转变。总结和展望了我国矿业废弃地再生利用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重要的棕地类型,矿业废弃地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对其进行修复、治理已成为社会及学界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以矿产资源开采导致地表形态产生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生态损害为依据,对矿业废弃地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比较,并分别对不同类型矿业废弃地的产生机理、特征及国内治理现状进行了论述;分别列举了不同类型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案例并对其进行剖析,为各类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提供模式参考,从而打造和谐、优美的矿—城新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矿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生态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的矿山废弃地,其生态修复迫在眉睫。美国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工作起步较早,借鉴其成功经验是推动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分析美国矿山废弃地分布的基础上,对美国5个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从土壤改良、水体净化、植被重建3个方面总结归纳案例的生态修复技术要点和特色,为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矿山排土场代表了一类主要的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是一种治理排土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德兴铜矿水龙山排土场生态恢复为例,通过介绍水龙山排土场生态恢复的过程和经验,希望能为德兴铜矿废弃地的大面积生态恢复及国内其他金属矿山排土场的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佳 《建筑与文化》2020,(4):166-167
矿山废弃地是一种急速退化并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生态系统,单纯针对矿区自然环境本身的生态修复不具备可持续性。文章以产业重建为视角,探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产业重建的关系,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发展模式、修复策略与措施,认为生态修复与产业重建相结合,是确保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提出"生态修复+产业重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裸露的岩石、稀少的植被、大量的水土流失,废弃采石场的这些景象触目惊心,人类大肆开采给原有生态系统与环境景观带来极大程度的破坏,废弃地急需有效的技术与方法来恢复与重建。从废弃采石场特点、国内外废弃采石场恢复与重建概况、恢复与重建的策略、坡面稳定、土壤—植被系统等方面概述,以期为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工业废弃地的基本概念,在总结生态系统进化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生态系统进化框架下的工业度弃地土地更新利用的2种模式:其一,生态恢复模式,针对工业生产造成生态退化的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二,次生湿地维护模式,提出了湿地维护的方法和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开采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通过分析陕北地区煤矿废弃地现状,总结出废弃地的类型主要分为塌陷区、矸石山、露天采坑和地下煤矿井废弃地四大类。基于陕北地区地理特征提出了塌陷区废弃地湿地景观改造和农业景观改造、矸石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改造、露天采坑废弃地功能更新景观改造、地下煤矿井废弃地工业历史景观改造4种适应不同废弃地类型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3.
项目改变通常城市公园的建设理念和方法,以全面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进行城市绿地建设和城市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案例是一个22ha的公园,原来是一个废弃的打靶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路人掩鼻,临建破败,不堪入目,土壤盐碱。景观设计师应用生态恢复和再生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地形设计,创造出深浅不一坑塘,有水有旱。开启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4.
废弃采石场是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环境类型,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严重,同时其使用功能和美学价值被破坏。通过生态恢复和重建促使废弃采石场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供百姓愉悦身心的活动场所和使用环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建成后的"徐州珠山宕口遗址景观公园"的介绍,进而对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徐州市夏桥工业遗址公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的必要性。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场地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矿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与相关的金属生产一起,通常被认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作为一项全球性活动,采掘业遍布世界各地,其中部分矿产地已经或即将面临枯竭,成为矿业废弃地。从文献资料与实物遗存双重层面理解矿业废弃地景观:一方面,文献资料展现了采矿文化及其内涵演变历程;另一方面,实物遗存见证了由自然和人类共同塑造的复杂多时相的遗产地。基于文献与实物的双重认知,有2个主要研究目的:1)将矿业废弃地景观层层剥离,解读过去的采矿活动和采矿遗迹如何影响矿工群体和矿业文化;2)批判性地阐释矿业废弃地景观作为“遗产”服务于当代社会的特征和价值。结合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工业遗产研究的视角分析案例,案例涉及金属和非金属矿业、地下和露天矿业等多种矿业废弃地类型,案例时间从古代持续到近代和现代,案例分布的地域范围几乎覆盖各大洲。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每处矿业废弃地都独具特点,但其整体蕴含着一系列生态、理论、技术、经济、历史、教育、艺术、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价值,可以将矿业废弃地景观及其蕴含的独特文化纳入全球化视野中讨论。  相似文献   

17.
工业废弃地——矿区复兴的潜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矿区工业废弃地及其引发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区工业废弃地的资源价值以及矿区景观重建的目标,并结合国内外实例提出了矿区景观重建的基本策略,旨在探索工业废弃地的整治和生态修复,重建矿区景观,为矿区未来发展寻求新契机.  相似文献   

18.
矿山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因素,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通过生态治理,使得采矿废弃地的价值再生,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铜陵市矿山生态修复再利用的几种模式进行思考,为今后的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15,(Z2)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利用RS和GIS技术,对芦山县灾后恢复重建空间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生态敏感性因子的空间分异规律,识别出适宜生态保护或城镇建设的区域,将全县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分别提出发展指引。在此基础上,优化调整原有城乡空间发展方案,引导县域人口、产业向生态低敏感的平坝地区转移,形成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综合经济分区,构建"一轴、四带、三板块"的城乡空间格局,并对山地城市灾后恢复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冯萤雪  ;李桂文 《新建筑》2014,(4):150-153
矿业棕地的景观生态恢复应是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有鉴于此,其规划设计应探求新的基础理论,即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并遵循三个理论分别倡导的理念: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理念:景观成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复杂整体的有机规划设计理念。以此为指导的矿业棕地景观规划设计,方能符合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确保矿业棕地景观生态恢复的实现和矿业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