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在冬季室外环境下的热舒适,在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哈尔滨采用现场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冬季室外环境下人们对环境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的满意度以及总体舒适度和满意度;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适用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环境的热感觉预测模型和综合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对该地区城市冬季室外环境舒适性的提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筑的舒适性依赖空调等主动手段会造成巨大耗能量,既要满足舒适度的需求,又降低能耗,被动式设计至关重要。严寒地区冬季漫长而又寒冷,耗煤量巨大,而此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利用自然资源提升室内舒适度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被动式设计需要地域性与技术性相结合,文章基于严寒地区总结了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动态景观作为景观视觉审美的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梳理城市景观中动态景观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提出了城市环境设计中动态景观视觉审美的提升方法。从视觉美学的角度,研究动态景观对城市景观、城市居民产生的视觉审美效应,丰富城市环境景观理论,拓宽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严寒城市冬季寒冷、植物凋零,极 大地影响了公共空间对人们的吸引力,降低 了人们外出活动的兴趣。提高公共空间的景 观活力能够加大人们户外活动的频率。本文 以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为主要研究 对象,依据严寒地区独特的气候状况,结合 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理论,确定影响严寒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要素归属的三大 环境,分别为自然环境、事件环境和空间环 境。以此为基础,构建包含3个层次的严寒城 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体 系,并建立评价模型。将评价模型应用于改 造设计实例,获得改造重点和改造策略,通 过使用后评价证明,利用该评价模型指导严 寒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或改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汤寿旎  李献武 《城市建筑》2022,(S1):133-135+138
商业建筑室外环境视觉景观的品质亟待提升,眼动实验是能够客观提出改善对策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建筑、景观、空间三个维度研究,发现图像场景中综合评价与肌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建筑肌理和建筑材质具有相关性。本文首先通过眼动实验对环境要素进行提取,由被试者对提取的景观要素进行评价打分,结合脑电实验获取影响比(β/α),最后根据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结论和对策分析,提出商业综合体建筑外部空间改善提升策略。保持视觉画面场景中色彩的协调性能够提升建筑吸引力,保持画面场景中的景观丰富性能提升场景吸引力,合理设置与邻幢建筑之间的D/H能够提升画面场景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6)
色彩是校园景观的重要元素,也是提升校园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搭配色彩能带来良好的校园视觉美感。高中校园中的色彩主要包括学校建筑物的外部色彩、教室内外色彩以及学校展板、海报的色彩等。该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高中校园色彩设计的运用,阐述色彩对美化校园环境和提高校园整体舒适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宿舍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生活场所,在严寒地区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休息质量有着较大影响。本文对长春市某大学南北向两间宿舍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黑球温度进行了测量,并计算了房间的PMV值,通过对居住大学生的热舒适评价进行调查,探讨影响严寒地区大学学生宿舍冬季热舒适性的因素及提高严寒地区大学学生宿舍冬季热舒适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朝向是影响宿舍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北向宿舍的热舒适度低于南向宿舍的热舒适度,提高服装热阻可以有效提高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市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对景观视觉质量展开评价,分析影响视觉质量的因子及核心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把影响因子转化成核心特征指数;结合眼动分析图和特征指数分析影响风景林视觉质量的核心因素。影响视觉质量的特征指数分别为:风景林近自然度、地域文化特征、色彩丰富度、乔木易识别特征以及林内空间感。风景林近自然度、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色彩丰富度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最为重要。以期能够对风景林的经营管理以及植物景观营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以台湾嘉义市阳明医院和圣马尔定医院为例,通过观察、访谈及问卷的形式进行实地调查获取数据,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候诊空间环境对使用者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基于设计风格、座椅摆放、交流意愿、设施布置、空间色彩等方面的环境需求调查,提出候诊空间应"强化功能分区界限,降低干扰率;采用组合式排放形式,增加使用率;注重室内空间比例,缓解视觉压迫感;优化空间环境色彩,提升室内景观"等人性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眼动测试及视听评价实验,研究了湿地景观的美景度、宁静度、声舒适度三者评价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视觉景观要素对声舒适度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设计及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严寒地区某高校图书馆人员密集空间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图书馆室内空气环境的定期实地测量,获得了其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及几种气体的具体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室内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等结论,利用热湿环境数据进行PMV-PPD计算,参照国家具体规范标准,结合主观调查结果,分析了图书馆室内的空气质量及热舒适度状,为研究改善严寒地区冬季图书馆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度等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冬季对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室外环境及居民热舒适度产生的影响较大,其中风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通过ENVI-met建立了严寒地区围合住区街道空间模型,比较不同街道朝向、街道高宽比、沿街开口条件下的风环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朝向街道的风环境差异十分明显,当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时,考虑空气质量及行人舒适度的街道朝向范围是北偏西30o至北偏东30o、北偏东60o至北偏西60o;在0.8~1.3范围内,街道高宽比越小,街道风环境越好。当存在沿街开口时,开口附近的风速明显衰减,有无开口时的风速差值在1.0 m/s以上,开口宽度越大,开口附近风速越小。本文内容为进一步研究严寒地区住区街道热环境提供了数据基础及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浩波  宋孟坤  肖扬 《风景园林》2022,29(10):122-129
城市滨水区品质提升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意义重大。既有滨水区品质评价研究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主动互动视角,而基于视觉感知的人与自然环境被动互动视角的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基于街景分析技术,构建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体系,对上海“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进行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发现,上海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的空间分异现象显著,线性滨水空间的连续性有待提升。由此以期为城市高品质发展和精细化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声音作为景观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声环境的感知受到声音本身特性以及声音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以天津水上公园为研究对象,将声音的响度、频率和多样性指数作为公园声音元素的特征指标,定量研究声音构成、景观要素和舒适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上公园的声音多样性指数(SDI)整体较高,声音类型丰富,但不同的景观要素对应的声音特征不显著;听觉舒适度与整体舒适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听觉舒适度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声和机械声的影响,其出现频率(POS)和响度(PLS)均干扰了被试者对自然声的感知。针对公园的景观格局、声环境现状及使用者需求,提出声环境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策略,对改善公园声景观品质、提高公园整体的环境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却居高不下,在实现乡村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农宅建筑数量众多,普遍存在舒适度低、能耗高的问题,尤其在严寒地区,农宅建筑能耗颇高。为优化农村地区人民居住环境,提升室内热环境舒适度,降低农宅建筑能耗,通过超低能耗技术对严寒地区的农宅建筑进行改造尤为必要。基于此,该文从外墙超低能耗改造技术措施、屋面超低能耗改造技术措施、外窗超低能耗改造技术措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内外现有的声景观评价方法,开展了声景观舒适度的评价方法研究,分析提炼了影响声景观的自然环境因子,提出以空气温度差、相对湿度、自然光照度比和风速等物理环境指标为变量,定量计算声景观舒适度指数(SSssd)的方法。通过在青城山现场测量相关物理环境指标,并对游客进行声景观主观满意度调查,建立了声景观主观满意度与声景观舒适度指数(SSssd)计算值的对应关系,定量分析了声景观舒适度与温度差、相对湿度、光照比、等效A声级之间相关性,证实温度差和光照比的实测值与声景观舒适度指数(SSssd)存在显著相关性。利用GIS图给出了青城山声景观舒适度分布,科学地评价了青城山声景观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厦门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地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筑色彩景观问题的关注,是保护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需要。本文提出“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研究课题,以厦门城市的建筑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色彩景观的形成条件及地域特性,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切入,充分展现能够准确反映厦门自然条件和地方文化的城市建筑环境与建筑色彩景观。  相似文献   

18.
让色彩在景观中唱起歌来——谈色彩与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彦洁  倪琪 《华中建筑》2007,25(12):92-94
通过实例,从心理学角度,该文阐述了景观中色彩带给人们的视觉心理;借助北京、青岛、杭州三个城市,从环境角度,分析不同城市的景观色彩特质;提出景观设计师应结合色彩的心理学特性,植根于城市景观色彩,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9.
色彩搭配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色彩构成是视觉感知的"第一来源"。借助数字技术,探讨科学的景观环境色彩调查、研究、设计及评价途径。运用数字化的色彩采集设备和计量模型,以南京赏樱风光带色彩规划设计为例,从色彩空间规划、色彩序列组织和色彩界面设计3个层面,对景观色彩及其构成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通过色彩量化数据的比选和计算,实现环境造景要素色彩构成的优化配置,使景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20.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筑群体空间布局方式与建筑外部空间风环境舒适性的相互影响关系作为研究内容,选取地处我国严寒地区的沈阳市市区某工程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的方式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建筑室外空间的风速和风向等量化指标,运用现场观测实验法和模拟追因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建筑空间布局方案设计的不同阶段成果基础上,通过室外风环境同步计算机模拟分析,对建筑设计的目标方向进行有策略的优化调整,在建筑学意义上美学空间形成的同时提升建筑外环境使用者的体感舒适度,归纳出建筑空间营造手法和风环境舒适度的相关性,进而得出对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方法的指导原则,为严寒地区室外建筑空间布局提供可参考的设计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