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高铁枢纽站区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17个高铁枢纽的实证研究认为:在我国国情背景下,高铁枢纽能够给站区周边带来显著的开发机遇。在实际观察年份内,以年均开发总建筑面积为主要表征指标,以欧洲里尔工程第一阶段开发规模为衡量标准,本研究观察到的我国高铁枢纽给站区周边开发带来显著发展机遇的案例包括天津站等7个。在获得站区开发表征数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影响高铁枢纽站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发展水平因素、城市空间因素、车站自身因素、车站可达性因素、站区现状因素和其他六个大类,并由此展开相关性分析。研究认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铁枢纽本身较高的客流量以及与城市中心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影响站区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分类别分析,得到了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影响站区开发效果的不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铁枢纽地区综合开发的ROD模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蕾  郎益顺 《新建筑》2011,(2):109-113
从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的背景入手,就高铁交通枢纽的开发内涵、开发意义进行论述,并通过两个具体实例对其地区开发的整合性与宣居性进行探讨。最后解析了基于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地区综合开发的ROD模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邰娜 《城市建筑》2013,(22):301-301,303
高铁枢纽是城市发展的引擎,能够凝聚商务办公、商业、娱乐中心等优势。本文研究高铁枢纽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首先进行分析,再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高铁枢纽与城市发展建设做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功能.对国内外典型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运营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结构复杂性与功能多样性,分析了枢纽旅客集散仿真手段在其建设运营决策支持中的作用及其基本原理.并对我国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运营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对高铁枢纽地区的特征分析为基础,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提出集约模式开发策略来开展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以解决在多层次空间利用、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具体对策包括TOD模式、功能复合、交通一体化、门户景观营造等。以福建三明南站地区为例,从功能、空间、交通和景观等方面探讨了集约开发策略在高铁交通枢纽地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姚涵 《建筑创作》2012,(3):65-71
本文以对高铁枢纽地区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提出应用整合策略来开展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以解决在多层次空间利用、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具体对策包括TOD模式、多元功能的综合组织、混合集约用地与弹性开发、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门户景观与形态塑造等。以京沪高铁沿线的南京南站地区为例,从功能整合、空间整合、交通整合和景观整合等方面探讨了整合策略在高铁枢纽地区的实际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7.
蒋清国 《山西建筑》2010,36(13):106-107
以北京某大型地铁换乘枢纽站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模拟新线车站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作过程,通过计算得到了后建车站施工对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变形的影响,分析表明,施工影响的大小与基坑开挖面距既有车站结构的距离及对称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许懋彦 《建筑创作》2013,(11):32-37
以新近涩谷“未来之光”文化中心(HIKARIE)的建设落成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的一体化改造,从而推进相关区域的城市再开发。这一类的工程实践也是日建设计这样一个在日本规模最大、涉及城市及建筑设计项目最为广泛的代表性大型综合建筑设计机构所从事的众多设计研究课题中的重要的、具有典型性的课题之一。相关专题的设计作品也是当今日本城市再开发中的部分缩影。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高铁建设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以京沪高铁沿线23个站点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站点地区空间开发的一手资料,总结了高铁站点地区的基本空间特征,并与高铁站点地区相关规划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高铁的开通极大地带动了沿线站点地区的开发,在规划的引导下,各类高铁片区的开发在短期内已初具规模.但限于开发阶段不同,各个站点地区的开发进度差异较大,且出现了站点地区空间布局“空心化”与“偏心化”、城市形态的均质化以及空间开发时序不尽合理等情况.这些现象是所在城市规模、站点区位、功能定位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铁站点地区的开发既在结构层面体现出了与规划的一致性,又在其他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目前站点地区的规划也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开发时序的设置不完善等问题,研究建议在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与开发中,应对站点地区规划理性定位,对站点周边空间精细化开发.同时应对已开发的粗放空间逐步消化并适度紧缩,并以空间开发价值为依据,合理划定空间开发分区和开发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10.
虹桥综合枢纽是内外交通紧密衔接、不同交通方式集中换乘、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对枢纽的功能布局和交通流量分析,判断虹桥枢纽建设上海市对长宁区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等影响。基于此,提出长宁区域人口管理要在加强人口流动有序管理、人口安全管理和人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1.
高铁枢纽选址本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着重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高铁枢纽选址的适宜性。通过研究高铁枢纽建设现状,分析高铁选址的影响因子以探讨高铁选址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对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站点——长沙南站的案例研究.对长沙南站的选址布局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归纳.总结了如何通过对高速铁路客运站的选址来强化城市多维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燕疆 《城市建筑》2014,(8):382-383
轨道线站位的选择是地铁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地铁功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深圳车公庙枢纽轨道站点布局方案的分析探讨,论述了站点布局原则及比选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高铁建设的现实进程中,城乡边缘带高铁站被视为新的区域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跨尺度、多要素的复杂影响。大连高铁站地区的案例研究发现:①站点周边建成环境,虽然迎来高铁触媒效应下的历史性变迁,但也导致了地方空间异化;②地方居民日常生活,既形成传统与现代混合的社区生活氛围,也遭遇外部环境压力下的心理不适与生活困境;③区域社会经济网络,更面临外来流动资源与地方经济活动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总之,高铁站建设激化了周边地区发展进程的潜能与矛盾,也使城乡边缘带可持续发展面临更艰巨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福田枢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学军 《华中建筑》2011,29(6):59-62
该文全面介绍了我国第一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福田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情况;探讨了在城市中心区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基本思路、原则及采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基于乘客安全及空间美观等角度,对比并讨论了高铁站房中接口站台的自动扶梯及其并行楼梯的设计配置型式,同时考虑了运行效率及节能问题。根据高铁站房建设的特点,提出了自动扶梯施工安装中应关注的难点及对策,包括现场的搬运.吊装,安装及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R1、R3、R4在徐家汇广场形成大型换乘枢纽 ,通过对节点区域R3、R4的线路走向的研究 ,提出了R3、R4线与规划一致或局部调整规划的两类线路走向 ,推荐的R3、R4线路畅通 ,可与R1形成理想的枢纽站方案。提出了节点换乘、平行换乘及通道换乘三类总体方案。同时还对交叉口区域的车站结构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广场无开挖施工方案 ,利用既有R1 及两侧地下商场结构作为天然盖板的盖挖法施工 ,可保证施工期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保持交叉口及周边道路的机动车道数不变 ,人行道宽度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厦门北站的总体交通规划、客运站房交通流线设计和广场地下空间内部交通组织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厦门北站交通枢纽工程交通组织设计,阐述了作为城市重要的铁路客运换乘枢纽,必须以整体交通策略和交通组织方案为前提和导向,才能保证交通枢纽内部总体布局和内外衔接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8.
在客流预测数据及分项比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设计,对枢纽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物业开发模式、总体设计特点等进行了介绍,并从枢纽的设计理念、原则、要求及枢纽的发展趋势等角度出发,指出了大型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规划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事项,以期能为类似项目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韩朝翰 《城市建筑》2014,(18):367-367
做好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有利于保障铁路通行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高速铁路隧道防水设计工艺,指出了现今高速铁路隧道渗漏水形成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措施,以全面提升高速铁路隧道的防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