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西方各种建筑教育理念对中国建筑教育影响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从中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建筑教育对其艺术、人文精神建构的角度,思考在以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为核心的要求下改革“鲍扎”式的教育体系的辨证意义,并指出在当代适应现代建筑教育方式的同时,以传统建筑教育为基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辉 《世界建筑》2015,(2):116-120,132
美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与鲍扎,包豪斯等重要建筑教育模式密切相关,文章试图以这几个重要建筑教育模式在美国的兴衰更替为线索,对美国建筑教育发展各个阶段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鲍扎、包豪斯等建筑教育模式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巴黎美院(即:布杂)”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移植、本土化到衰败的一个发展史。如果从欧美国家建筑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布杂”建筑教育的衰退大概是在1940年代前后的这二、三十年间发生的,从“布杂”的形式主义转向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功能主义。而我们国家的“布杂”建筑教育则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4.
《建筑师》2015,(4)
本文以美国建筑教育体系从19世纪末到1970年代的范式转变为基本框架,在分析鲍扎体系与包豪斯体系先后在美国确立、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之后,通过梳理柯林·罗在1950年代对现代建筑与建筑教育的思考,揭示德州骑警教学改革的背景、原因及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丁援  李保峰 《建筑师》2007,(2):88-91
针对国内建筑界有关“国际化第一性,本土化第二性”的说法,本文主要以欧洲文化理论界对全球化、本土化问题的理论阐述为基础,结合欧洲在建筑、规划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回顾了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力求证明中国建筑的转型必须走“全球化、本土化”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重庆大学当代地域性建筑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大学利用地处西部山地、多民族聚居、历史文化丰富的环境条件,突出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地域特征,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将现代建筑教育理念与地方建设需求相结合,走地域性建筑教育之路。本文介绍了重庆大学从“鲍扎”建筑教育体系到地域性建筑教育的发展过程,地域性教学体系的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及以山地人居环境学为核心的学科群建设。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建筑现代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中国建筑师面对的世纪课题。“三化”与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特点有关。建筑首先是器物文化,位于文化的外围,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有灵活性、变异性。中国现代建筑在近代出现历史性的转型、转制、转轨。历史的中国建筑单源又一元,现在是多源又多元。中国建筑现代化是必须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本土化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8.
J:中国建筑发展到当前的阶段。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方面处于西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对中国影响颇深,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文化内涵需要通过某种途径加以表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式表达”、“本土化表达”成为学界以及业界讨论的热点。于是便引出个问题,在当前的语境下,这样的提法是否具有意义,在怎样的一个层面上具有价值,或者说存在怎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期主题为“时代建筑20年”和“国际化与本土化: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本期杂志的出版适逢《时代建筑》创刊20周年志庆之际。在“时代建筑20年”专栏里,我们首先把《时代建筑》置于近代以来中国建筑杂志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背景中,从而引出了对中国建筑杂志整体上的学术性研究和理性分析。蒋妙菲的“建筑杂志在中国”一文即提供了这样的视角。两任主编罗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审视了鲍扎体系训练下的重要建筑师保罗?菲利普?克瑞的作品,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教授,他的学生有许多著名的留美学习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克瑞的建筑值得关注,不仅因为他精通鲍扎设计策略,而且他相信公民建筑可以促进公民参与到共和国的事务中来.通过对克瑞3场设计竞赛建筑方法的研究,本文思考了他对建筑师社会责任的坚持是如何塑...  相似文献   

11.
钱锋 《南方建筑》2014,(6):27-33
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国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受到西方蓬勃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其主流的"布扎"教育和设计体系也在发生相应转变。文章以40年代后期受教于实施"布扎"体系的之江大学建筑系、50年代初活跃于建筑设计领域的建筑师和教育者黄毓麟(1926-1954)的设计作品为例,分析他在探索现代建筑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论文一方面剖析"布扎"体系在黄毓麟作品中所呈现的基本特征,揭示该体系的本质和核心思想,另一方面考察西方现代建筑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对于"布扎"教育体系背景的建筑师产生影响,并进而阐述这些思想对于"布扎"体系本身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研究的设计教学及其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大庆 《时代建筑》2007,2(3):14-19
设计教师的日常工作——设计教学——是不是可以被看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特殊方式?这个问题的解答取决于设计教学是不是具有发展设计观念和方法的潜能。我国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在“布扎”之后正面临着一个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学术真空,其解决之道就在于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重新界定设计教学,把设计教学当作为设计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建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传授的建筑设计工作方法,包括设计价值观、设计的操作程序、设计媒介运用以及语言描述体系。文章讨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法,包括作为中国建筑教育传统主体的"布扎"形式主义方法,20世纪90年代从苏黎世移植到东南大学的"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方法",以及2000年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发展的"建构设计方法"。这三种方法的演绎尽管属于个人经验,但也部分反映了中国建筑教育过去30年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为研究美国“布扎”的学者提供参考书目和资料,并作简要介绍。这些书目分成四类:第一类关于“布扎”教育思想和方法;第二类关于各建筑院校情况; 第三类关于个体建筑师;第四类其他,包括了装饰艺术和美国建筑史的介绍等。四部分从不同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布扎”的建筑、建筑师、建筑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李华 《时代建筑》2009,(3):38-43
文章以对三本“教科书”——《建筑空间组合论》、《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和《中国建筑史》——的解读为基础,试图揭示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职业训练和建筑生产体系在中国的“布杂”基础,以及这个体系的现代性。就文章所论述的范围,“组合”——个“布杂”的基本工具和一种现代的构筑知识的方式——为整个体系的构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嵩 《新建筑》2012,(5):147-149
在以模型为主要设计工具的"建构"教学体系中,"图"往往被忽视,而"鲍扎"体系的绘图方法和标准依然延续。针对这一问题加以讨论,探讨"图"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并指出应建立专属于"建构"教学体系的"图"的系统,以便更好地推进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薛颖 《南方建筑》2020,(1):20-27
摘要 探究 1910 年代接受美国布扎建筑教育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建筑师——康奈尔大学吕彦直和杨锡宗的设计学理逻 辑的形成。通过分析吕、杨两位的设计作业和设计实践,尝试解读布扎体系下产生的设计理念,发现他们的设计风格 源于学生时代的布扎教育。美国布扎建筑教育促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既善于引入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又创新地引领中 国风格的形成。因此,美国布扎建筑教育影响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8.
同济现代建筑思想的渊源与早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锋 《时代建筑》2004,(6):18-23
同济大学建筑系是一所具有现代建筑思想渊源的院系。该系在新中国建筑教育整体转向苏联复古主义和学院派体系之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对现代建筑及其教育进行了探索,体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文章将同济建筑系的现代建筑思想及其教育发展放在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追溯其特点的渊源,并探讨其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的系列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蔡志昶 《新建筑》2010,(5):99-103
西方古典建筑和古典精神是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核心。"学院派"建筑教育传入中国后,中国传统建筑成为其无法回避的主题。探讨了在"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地位、教学方式、教学成果等。指出,"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建筑学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外来学术加以改造,从而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20.
蔡志昶 《新建筑》2010,(6):64-67
回顾了中国近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渐进式"的传播历程,从教学的角度辨析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教学特征。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与中国"渐进的现代主义"相结合是以一种改良的姿态成为特殊的现代主义背景下的"学院派",其表现是"学院派"指导下的"渐进式现代主义"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导致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