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立式罐容量计量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立式罐表面点云数据,采用小圆柱体积叠加的容量计算模型计算容积并获得容积表,基于点云分析计算底部排量和罐体倾斜度进行容积修正。在测试试验中,以一个5 000 m3的立式罐为测试对象,对比三维激光扫描法与全站仪法测得的半径值和容积表数据后,发现内测法半径最大偏差为1.6 mm,外测法半径最大偏差为8.2 mm,容积偏差均在1‰以内,从而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测试试验还显示这种方法可大幅度提高立式罐容量计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法对立式罐容积进行计算,其核心就是先计算立式罐划分的若干个小圆柱体的容积,经过小圆柱体容积的叠加进而得到立式罐的容积,在这一计算过程中,需要通过点云分析从而得到小圆柱体的容积,以及对立式罐底部容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采用点云分析的容量计量方法对大型立式液态石化产品储罐容量测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相位测距原理和光栅度盘测角原理,在伺服系统控制下,实现了立式罐圈板空间坐标点云的获取,空间点云位置允差达到2mm。并用迭代算法和最小二乘算法对立式罐测量点坐标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拟合出立式罐不同圈板处的等效半径。以1000m3立式罐为比对试验对象,点云测量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国际仲裁标准围尺法测量结果的最大半径偏差为2.8mm。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立式金属罐圈板直径的几种测量方法及其在实际测量中的优缺点.介绍了JJG168《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的相关要求,并对全站仪法的应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立式金属罐罐底变形量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工金属罐罐底变形量目前使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新的更准确更简便的测量方法-双液法。  相似文献   

6.
立式金属罐罐底变形对容量计量的影响及消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丁  葛严富 《计量技术》1995,(10):32-34
本文从罐的计量特性出发,分析了罐底变形对容量计量产生的影响,结合我国目前的用罐和建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消除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原理的卧式罐容量全自动测量方法。讨论了一种卧式罐扫描点云数据分析算法,通过三角叠加原理计算出卧式罐等水平高度截面面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液位高度对应的卧式罐容积值。设计了对比试验系统,以容量比较法为参考依据,三维激光扫描方法测得的容量值相对偏差明显小于几何测量法测量值,满足不确定度为0.4% (k=2)的计量要求,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而且三维扫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卧式罐容量检定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立式罐大容量标准测量仪的结构及其主要计量性能和特点,提出了利用该仪器测量立式罐的圈板高度和径向偏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油库1#储罐抽瘪后进行罐壁变形的修复为例,通过对充气法、注水加压法、机械法三种修复方案的比选,并进行SolidWorks模型验算,优先选择了注水法修复立式金属储罐罐壁变形,详细介绍其修复步骤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可以用于立式罐圈板半径拟合的4种方法,即加权平均法、迭代法、最小二乘法和扇形叠加等效面积法。针对同一1000m3立式罐,4种算法分析结果与国际仲裁标准围尺法测量结果的最大半径偏差分别为2.05mm、1.48mm、1.46mm和2.12mm,所有圈板平均算数偏差分别为0.97mm、0.63mm、0.62mm和1.03mm,验证了4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每一种算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立式金属油罐底量计量方法测量准确度不高、重复性不好等问题,提出一种立式罐底部排量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以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罐体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几何学的寻找凸包算法,形成三维凸包,并通过投影法计算立式罐底部排量。以立式罐为对象并与几何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快速方法的重复性及准确性。快速方法与几何测量法的重复性误差分别为1.28%及11.81%,测量结果均值的相对偏差为7.43%。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立式罐容量计量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型立式罐容量计量方法。通过运用"三角形面积积分法"和"截面积高度积分法",计算出立式罐不同液位高度对应的容积值。并设计试验比对系统,选取一个6000m3的油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内测试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以传统几何测量法的结果作为参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检定效率;选取一个5000m3的油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外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规则罐容量准确计量、罐体的变形和不规则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大容量计量方法存在的准确度低、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方法。建立立式罐容积计算数学模型,分析具体实施过程,研究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的关键算法,通过对点云数据沿罐水平方向计算截面积,并沿罐垂直高度方向积分,自动计算出不同液高下的容积值。选取一标称容量为1 000 m3的立式罐作为试验对象,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复现性;并以1000m3、2500m3、 5000m3 3种不同标称容量的立式罐分别进行测量试验,提出的方法与全站仪方法的容积测量相对偏差最大值分别为0.072 9%、0.032 9%、0.058 2%。  相似文献   

14.
魏凯  宋述古  刘子勇 《计量学报》2015,36(6):607-609
采用三维点云数据采集和建模技术对球形储罐容量计量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球形储罐罐壁坐标采集原理、数据噪声滤波、粗差剔除、半径拟合和容量计算方法研究,并进行了试验数据分析。1000m3球形罐试验数据表明:在赤道内半径测量方面,全站仪方法和三维激光扫描方法的测量的差值小于1mm;在竖向内半径测量方面,用全站仪测量方法和三维激光扫描方法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为16.1mm。三维激光扫描方法用于试验中球形罐容量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4% (k=2)。  相似文献   

15.
爆破对象的数字化,是整个爆破过程数字化的基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首先快速、准确获取物体表面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然后由点云构建出物体的立体模型。介绍了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爆破对象数字化的过程,包括:爆破对象数字化模型建立、爆破设计数字化、爆破效果数字化和爆破质量控制数字化。  相似文献   

16.
爆破质量的全面定量检测和评价是推动精细化爆破的基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和区域整体测绘的特点,为高效、定量检测和评价爆破质量提供了技术手段。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爆后结构面和爆堆形态进行扫描,建立三维实景数字模型,然后在三维实景模型中进行几何测量和质量评价。研究内容包括爆破结构面、爆堆形态的现场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实景数字化模型建立、爆破质量立体检测和爆破质量评价。研究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备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质量检测和评价能力,为实现爆破数字化和智能化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爆破质量的全面定量检测和评价是推动精细化爆破的基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和区域整体测绘的特点,为高效、定量检测和评价爆破质量提供了技术手段。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爆后结构面和爆堆形态进行扫描,建立三维实景数字模型,然后在三维实景模型中进行几何测量和质量评价。研究内容包括爆破结构面、爆堆形态的现场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实景数字化模型建立、爆破质量立体检测和爆破质量评价。研究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备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质量检测和评价能力,为实现爆破数字化和智能化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的三维模型采集系统,该系统用三维扫描和立体视觉技术,利用一台相机,结合必要的机械结构即可完成三维模型的采集工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圆周方向的测量平均偏差Rr=0.94,在长度方向的测量平均偏差Rl=0.87,符合一些3D打印逆向工程领域的精度要求,与传统的三维模型采集系统相比较,该系统成本较低,可以完成较高精度的三维模型采集工作,为深入研究三维模型采集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消除金属矿山地采遗留下来的采空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以大宝山650采空区为工程背景,利用空区内部存在较大范围的空洞这一特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探测650采空区的形态、范围,确定相关参数,为后期采空区处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最小保安层厚度为13 m,说明该采空区顶板能够保持暂时稳定,满足在顶板上钻孔施工的条件,因此决定采取强制爆破法治理。在该采空区顶板对应地表685 m台阶上,垂直钻孔23个,孔深19.2~29.8 m之间,填塞长度4 m;采用间隔装药方式,底部装高威力炸药,上部装低威力炸药,实施逐孔起爆网路一次爆破,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采空区的充填程度高达90%;飞石现象较少,爆堆稳定性状况良好,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采空区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