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液两相流分配不均匀是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性能下降的因素之一,在入口处设置注液封条结构能够改善两相流分配的不均匀性。为了研究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注液封条对两相流的分配情况,本文以空气和水为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注液封条结构的两相流分配特性。研究表明:注液封条结构的气相均匀性好于液相。在给定的气液流量条件下,随着气液流量的减小,注液封条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2.
对垂直U型单联管系统低质量流量的流量分配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气叮和气液两质量流量分配特性,以及各分支管的流型记录,分析了分配联箱中流型对流量分配以及各分支管中流的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进水温度对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供热机组的工业抽汽;由蒸汽喷嘴,混合腔及相应的阀门和管道组成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装置,实验发现存在一个临界进水温度,当水温度大于该临界值后,汽液两相流激波升压装置的升压特性将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4.
燃油喷嘴气液两相流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空气,水为工质,利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对气液两相流雾化器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测量了气,液两相流不同入口压力比条件下通过喷嘴后形成的液体雾化粒子的粒径分布,详细讨论分析了气,液两相压力及进气,进液方式对喷雾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喷嘴雾化过程中气液两相流量与气液两相压力之间的规律和 化原则,并对喷嘴的雾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燃油喷嘴气液两相流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卧式螺旋管气液两相流摩擦阻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种不同尺寸的卧式螺旋管内进行了油-气、气-水两相流和油-气-水三相流摩擦阻力的实验研究,在对实验结果和前人有关研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各流动条件下摩擦阻力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平行流蒸发器内气液两相流分配均匀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行流蒸发器内气液两相(特别是液相)在各扁管间的分配对其传热性能影响较大,如果各扁管间的气液分配不均匀其传热性能将显著地下降.在不同气-液流量下实验研究了6种不同形式的平行流蒸发器的分支管液体流量分配情况,实验中观察到流型以环状流为主.研究发现,对于竖直向下流动和竖直向上流动,用通过增加管径的方法不能改善液体流量在各分支管的分配,而主管中气液入口的位置对于流量分配均匀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液幕状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名为“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新流型。对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研究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床层高度和阻力特性以及气相和液相流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当量床层高度、实际床层高度以及液幕床层阻力系数计算的关联式。这些关联式为液幕状气液两相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科学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以氮气为气相介质,以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纯水、0.01%SDS溶液、乙醇)为液相介质,对3种矩形微通道(200μm×200μm,400μm×400μm和800μm×800μm)内两相流压力降进行可视化试验,同时对微通道内两相流压力降梯度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值与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和以流型为基础模型的预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相流压力降受表面张力、通道尺寸和两相流速度影响;以流型为基础模型的理论预测方法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加热器供暖系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加热器的供暖系统的水力特性 ,得到了供回水压力越高、循环水流量越大这一与常规水泵系统完全不同的特性。设计和建立了采用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加热器的供暖系统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可完全满足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汽液两相流疏水器工作原理和过程,运行过程中由于低压加热器汽液两相流疏水器故障导致水位大幅波动,不能维持正常水位,阐述了低加水位大幅波动的现象和原因分析以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水平布置的、壳管式换热器中的气液两相流冲刷管束时的流动阻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段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模型,沿长度方向用三块折流板将管束分成四个冲刷流程。当气液两相流从一端进入并冲刷管束时,分别测量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并用分相流动模型进行分析,得到良好的计算关联式。图6参9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投产时入口流体温度、环境温度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的影响,采用OLGA多相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外输管道传热模型,得到投产初期不同输送温度下管道末端段塞流捕集器的油气处理量;分析了季节因素导致的地温差异对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的影响;得到由于温度差异导致的管道内压力、总积液量、气液两相体积流量的变化。在相同输送条件下流体温度越低管道末端分离出的液相体积流量越大,管道内的总积液量也越大;相反,随着流体温度的升高,管道末端分离出的液量逐渐减少,管道内的总积液量也减少。  相似文献   

14.
朱众勇  庞力平  王祥雨 《节能》2016,(4):22-27,2
在空气-水实验台上,针对集箱中存在的气液两相混合物分配不均问题,研究了入口条件对双纵向引入多分支并联管水平集箱系统分支管中流量分配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气液两相流在集箱中的分配特性,通过在集箱内部加装"笛型管"结构,并将两集箱系统的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证明:新型集箱的两相流量分配均匀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当入口条件改变时,新型集箱的分配特性依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气液两相流动作为一个具有混沌特征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流型演化动力学特性尚未取得清楚的认识。以垂直上升管内空气-水两相流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获取气液两相流流型压差波动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将空气-水两相流的压差波动时间序列映射到流型相空间复杂网络对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相空间不稳定周期轨的吸引特性作用下,不同流型的相空间复杂网络现呈出明显不同的网络结构,并且网络密度的演化趋势与流型的转化过程相吻合,较好地反映了垂直上升管内空气-水两相流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虹吸管气液两相流过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列工况下虹吸管的过流量、压降和含气率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虹吸管内分别出现气泡流、过渡流和气团流时影响其过流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虹吸管内为气泡流时,气体存在对流动沿程阻力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不同安装高度时管道实际过流量小于计算值的原因是由于实际过水断面面积小于液相满流过水断面面积,面积减小率与流量减小率相等;当虹吸管内为气团流和过渡流时,过流断面面积减小率与流量减小率相差较大,实际过流能力减小不仅与面积减小有关,气体存在对虹吸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影响也不可忽略,且含气率的增大使气液两相流动阻力增大、沿程阻力系数增大、流量减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站锅炉底部加热、供气,形成气-液两相混合流体,对锅炉管内进行化学清洗,通过气(汽)量调控化学清洗液流速的锅炉清洗工艺的试验研究,并以军粮城发电厂6号炉作实例应用成功。  相似文献   

18.
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对流化床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进气速度、气泡直径来研究操作参数对流化床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速度场和气含率的影响。从模拟结果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增大进气速度能够增加液相循环速度和气含率;减小气泡直径能够增加反应器内气含率,但会降低液相循环速度。研究结果对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气液两相流对小流量工况下混流泵叶轮的影响,采用Euler-Euler非均相流模型,应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模拟分析混流泵叶轮内的气液两相瞬态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含气率条件下,叶轮内的流体速度在小流量工况时受气相影响较大;不同流量工况时气相主要集中在靠近叶轮背面区域内;流量变小时,在叶轮入口到出口方向上由高扬程产生的压差作用是叶轮流道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且流量愈小其对叶轮进口处的气相体积分布影响越大。研究成果可以弥补混流泵理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重点阐述了固液两相流泵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在内部流动特性方面介绍了固体颗粒在叶轮内部的流动规律,研究了泵内部过流部件的磨损规律及抗磨措施;外部特性主要介绍了泵的几何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四种固液两相流泵的水力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四种设计方法对固液两相流理论发展的影响.从理论、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固液两相流泵性能优化的方向,并对固液相流泵的设计和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