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addition of non-meat proteins to processed meat products is limited by regulations. Therefore, this work has investigated the determination of added soybean proteins in commercial heat-processed meat products prepared with turkey meat or pork-turkey meat blends that could also contain milk proteins. The method consisted of extracting proteins from the meat products in a Tris-HCl buffer (pH 8) and analysing the extract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a linear gradient water-acetonitrile containing 0.05% (v/v) TFA. This method enabled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up to 0.08 and 0.28% (w/w), respectively, of soybean proteins (related to 6 g initial product) in these products. Satisfactory precision and recovery data were established. Accuracy was evaluated by a comparison of soybean protein contents determ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existing AOAC official method based on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rom whic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2.
The determination of additions of soybean proteins in commercial bakery products containing soybean–wheat and soybean–rice binary mixture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is work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a perfusive column. Soybean proteins were solubilized in a 25:75 acetonitrile–water mixture containing 0.3% (v/v) acetic acid by ultrasonication for 10 min and centrifugation for 5 min. Soybean proteins were separated from rice and wheat proteins in less than 4 min using a linear binary gradient of acetonitrile–water containing 0.3% (v/v) acetic acid as ion-pairing agent.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proved to be specific and sensitive making possible the detection and the quantitation of additions of about 0.10% (w/w) and 0.33% (w/w), respectively, of soybean proteins in soybean–wheat and soybean–rice products (related to 1 g of initial product). Precision and recoveries observed were also acceptable.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oybean proteins in different commercial bake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健品中大豆异黄酮各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将供试品用80%甲醇溶解提取,用Waters XSELECT HSS T3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用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60 nm对大豆异黄酮组分进行检测。结果大豆异黄酮各组分的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豆苷、大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大豆黄素、染料木素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0.4%~4.8%。结论该方法运行时间短、结果的重复性好。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更为快捷简单,溶剂使用量更少,能够提高检验准确性,降低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品中大豆苷(Daidzin)、染料木苷(Genistin)、染料木素(Daidzein)和大豆素(Genistein)4种大豆异黄酮。方法:样品用80%甲醇超声提取后,以甲醇-0.1%磷酸水(V/V)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 Array, PDA)于260 nm波长下测定。结果:4种大豆异黄酮在1.0~50 m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86.7%~10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31%~6.32%。方法检出限为0.5~1.0 mg/kg,方法定量限为1.5~3.0 mg/kg。结论: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可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5.
大豆作为种植极广的农作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能加工成多种多样的产品,满足日常需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 快速发展,转基因大豆以其高产量、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未知,各国对其用途都有严格规定和监 管。该文从我国大豆制品的市场状况、核酸的残留、现行检测标准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期对转基因 产品的市场监管检测体系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乳制品是鲜奶以及所有以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的总称,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为了对乳制品质量进行监控,目前已有的检测标准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检测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周期较长。研究并开发灵敏、准确、便捷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一系列新的乳制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学、光谱学和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乳制品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展望了乳制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乳制品质量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的叶黄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测定乳制品中叶黄素的新方法。乳制品中的叶黄素经正己烷提取,氮气吹至近干,残余物用正己烷-乙酸乙酯(70+30)溶解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标准曲线法定量。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不同乳制品中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1.0%~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2.92。该方法的检出限和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0μg/kg和50μg/kg。  相似文献   

8.
用环氧氯丙烷活化法把血红素结合于惰性分子筛填料SephadexG-25上作为配基做成亲和层析柱,用于从白果或大豆中提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此层析柱以去离子水为平衡液、0.2mol/L的NaAc-HAc缓冲液(pH3.6)为洗脱液,层析得到的蛋白经亚油酸-硫氰酸钾抗氧化活性测定证明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白果全蛋白的抗氧化活性为7.92%,经此方法提纯后得到2种抗氧化多肽,活性达到17.45%;而大豆中的抗氧化蛋白经纯化则得到多种,抗氧化活性由全蛋白时的10.52%提高至30.72%。这是一个新的、只需一个步骤即可从白果或大豆蛋白提取液中提取到具有高抗氧化活性蛋白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大豆磷脂类保健食品中磷脂酰胆碱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100-5-SIL硅胶柱,以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水=0.25:4:1(V:V:V),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07 nm,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进行检测。结果磷脂酰胆碱浓度为0.1~2.0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9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RSD)为0.50%,平均回收率为98.01%~98.73%。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简便,适合于检测大豆磷脂类保健食品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方法样品水解衍生后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和10 mmol/L乙酸钠(p H=5.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35℃,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 L-羟脯氨酸检出限为0.5 mg/kg,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 L,加标回收率在95.3%~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6%~7.56%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提高了样品检出灵敏度,适用于测定乳与乳制品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脂溶性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或过量某种脂溶性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或某种疾病。脂溶性维生素品种丰富、结构类似;稳定性差,在光、氧、酸、碱等条件下易降解;不同类型脂溶性维生素极性不同、且在食品基质中含量差异大,因此多目标物高效前处理、有效分离、降低基体干扰等关键技术是脂溶性维生素准确定量面临的挑战。本文综述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传统及新型QuEChERS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提取与净化技术在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分析应用,分析了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超临界流体色谱以及酶联免疫等检测技术的特点,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硅胶柱净化维生素D,通过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乳及乳制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钾皂化后,用石油醚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旋蒸,定容,用正向色谱净化,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用以0.1mL/min流速的甲醇/水(97:3V:V)为流动相,采用Waters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D3浓度在0.05–1.00μg/mL内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在质量分数为0.5、1.0、2.0μg/mL 3个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65.0–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0.1%–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准确,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标准的要求,可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维生素D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乳制品是人体健康必需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激光烧蚀原子发射光谱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已经在乳制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检测原理,综述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重金属元素、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牛奶掺假物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乳制品质量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非发酵性豆制品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品种繁多、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几千年来普通老百姓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常饮食不均衡使膳食组成出现富营养化而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素有植物肉之称的非发酵性豆制品逐渐成为餐桌上的主角,更加受人青睐。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冷链化、包装化的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厂家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因食品安全事故频繁爆发,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本文总结了非发酵豆制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的各因素,以期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秀、安全卫生的豆制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正己烷涡旋辅助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快速检测乳制品中α-生育酚和α-醋酸生育酚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正己烷涡旋提取,提取液以HP-5MS色谱柱分离,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结果α-生育酚和α-醋酸生育酚在0.05~1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α-生育酚和α-醋酸生育酚检出限(S/N=3)分别为0.51 mg/kg和0.25 mg/kg,定量限(S/N=10)分别为1.70 mg/kg和0.83 mg/kg。质控样NIST SRM 1849a检测值与参考值偏差为-3.7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38%~2.25%,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8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乳制品中维生素E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置换色谱法分离纯化了大豆磷脂,研究表明: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置换剂选择10%乙醇胺、流速0.5 mL/min、上样量为110 mg,在此置换条件下,获得的PE、PC、PI含量可进一步富集,分别为从52.9%、8.7%、30%增长至78.8%、45.3%、84%,其回收率分别为48.4%、81.6%、65.9%。  相似文献   

17.
柱层析法分离大豆磷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宋华  陈福明 《中国油脂》2005,30(2):41-43
通过实验探讨了使用低压制备色谱柱在等度洗脱方式下分离大豆磷脂中的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等成分.结果表明,在使用100cm×26 mm规格的色谱柱、氯仿-甲醇(2∶1)作为流动相、流速控制在3.0 mL/min,负载量为0.25 g/150 g硅胶(100~200目)的条件下可以分离得到PI纯度在90%以上、PE纯度在80%以上、PC纯度在95%以上的各种产品.  相似文献   

18.
对发酵豆制品中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进行优化,考察了蛋白沉淀剂种类、除油脂方法、除盐方法、提取方法、提取时间、固相萃取小柱种类对样品前处理的影响和流动相体系对色谱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测定发酵豆制品中脱氢乙酸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为1.0 mg/kg。精密度试验结果RSD为0.6%,在加标量为2.0 mg/kg、5.0 mg/kg、10.0 mg/kg的3个水平下,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1.7%~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2.7%(n=6)。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PY-GC-MS)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乳与乳制品中的4种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方法。方法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酰胺6 (polyamide 6,PA6)和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 4种微塑料粒子为例,采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对微塑料形貌进行表征。考察进样模式、裂解温度对裂解效果的影响,并对4种微塑料的特征定量峰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单击式裂解模式,裂解温度600℃,4种微塑料的特征物质分别为双酚A、对苯二甲酸-2-苯甲酰氧基乙酯乙烯酯、己内酰胺和环戊酮。验证裂解方法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利用高温裂解产生的特征碎片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本方法对4种微塑料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64μg与4~64μg (PET),检出限为0.1~1.2μg,定量限为0.3~4.0μ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5%~96.0%,精密度为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甲基毒死蜱的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乙腈萃取样品, 经中性氧化铝柱去除杂质, VF-5毛细管柱分离, 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甲基毒死蜱在大豆中的残留量。同时, 与SN/T 2324-2009中的方法进行对比, 考察了本方法的线性、回收率、精密度、重现性。结果 本方法中甲基毒死蜱在0.15~25.0 μ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 曲线方程为: Y=6.6185X?0.0090, r2=0.99910, 甲基毒死蜱的检出限为0.01 mg/kg, 定量限为0.03 mg/kg, 加标回收率为89.7%~97.0%, 相对标准偏差为1.92%~5.11%。结论 与国标方法对比, 本方法灵敏度高, 定量准确, 具有简单实用、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适合大豆中甲基毒死蜱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