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年一遇的512大地震彻底毁坏了北川县城,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建设将为弘扬和创新羌族文化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新契机。目前重建规划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重建过程面临着新县城风貌特点的研究与探索,也担负着挖掘、传承保护羌族独特文化的重要责任。本文从北川羌记忆与羌变化分析,提出了关于北川建筑本土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流变创新设计建议。旨在弘扬时代精神,在传承羌民族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待城镇风貌。引用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本土化",是对北川县城建筑方向的最佳概括。  相似文献   

2.
《建筑创作》2010,(5):118-121
<正>如何规划建设一个新北川,如何设计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办公组团,如何以批判地域主义的态度重新认识"本土建筑",是本次设计要回答的问题。北川央企办公楼群,位于城市主轴新建北川齐心大道两边,中间有景观河道,南边是"新羌风"的文化中心,西南为城市的核心北川抗震纪念园。  相似文献   

3.
纲举目张——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特色的建构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羌族文化特征与聚落空间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包括山水格局、肌理形态、建筑高度以及活动结构在内的城镇空间结构设计,以及原生羌风、传承羌风、现代羌风等3类建筑风格广泛探讨与分类分区设计指引,形成面向文化传承与实践操作的"纲举目张"的城镇风貌特色的建构与探讨体系.  相似文献   

4.
羌族民居浅析——黑虎羌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虎羌碉为例,介绍羌族民居的发展历程、布局方式、建筑特色;分析羌碉形成的历史、地理原因;总结其建筑文化价值,使读者对羌族民居这一特殊的建筑形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
羌族地区英语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旨在通过对北川地区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双元结构理论,分析羌族学生在羌-汉-英三语环境中所面临的影响,为羌族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提出几条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3):4-6
文中梳理了羌医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特点,并从羌医药与羌族文化、与羌族宗教文化、与羌民族的繁衍生息、与羌族医务工作者医德修养形成的关系,探讨了羌医药在羌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为保护羌医药,认知和尊重羌医药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万婧  张友威  李波 《重庆建筑》2011,10(12):43-45
在羌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茂县、理县地区,至今仍以使用石头和泥土修建的房屋为多,而居住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河流域的羌人的房屋则多以木料为主.本文从抗震性、防御性、节能性等几个方面对羌族建筑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指导我们项目既能争取在保护和发展羌族建筑的同时,又能体现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热点聚焦     
《小城镇建设》2010,(10):6-8
"中国羌城"北川新县城建成 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北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沿着新县城旁边的安昌河往北23公里,就是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在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全县20多个乡镇、16万人受灾,25万间民房倒塌,接近2万人因地震遇难或失踪。被群山环抱的老县城更是几乎被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9.
正结构管控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管控工作宏观层面上,以地域民族风貌特色的专题研究为技术支撑,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人性尺度塑造为主线,以"山水环、生态廊、设施环、生长脊、休闲带、景观轴"的空间六要素建构新县城城镇特色空间骨架。以此骨架为基础,风貌规划对城市山水环境、城市形态、建筑高度、城市活动与空间意向结构进行了相应的细化设计。风貌指引作为风貌核心内容的城镇建筑风貌的控制以求特色、求协调、求丰富、求创新为原则,通过"风格之法"的分类分区控制策略,结合具体建筑设计工作,对原生羌风、传承羌风以及现代羌风建筑的空间分布、总体要求、建筑形态、建筑要素等进行详  相似文献   

10.
从羌族文化,民风民俗看羌族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族,自称“日玛”(zma)、“田麦”(zinc)或“尔玛”(xm)、“尔麦”(xme).是中华大地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和绵阳市的北川等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羌族与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包括:藏、彝、白、哈尼、纳西、深深、拉枯、基诺、普米、景颇、独龙、怒、土家、阿昌等族有族缘关系。应该说羌族历史在我国民族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氓江上游的自然环境和数千年人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羌族建筑文化内西。现在遗存的绸楼、完票、索桥、栈道刻下了数千年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探索发掘羌…  相似文献   

11.
北川是"5·12"特大地震后唯一异地重建县城的重灾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这两个唯一特性使得北川新县城的建设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了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与建筑风格的基本取向,借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指出新北川城镇风貌与建筑风格的塑造应该秉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古羌与新羌相和谐的创作原则,并扼要介绍了城市设计方面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闻直击     
<正>热点聚焦"中国羌城"北川新县城建成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北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沿着新县城旁边的安昌河往北23公里,就是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在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全县20多个乡镇、16万人受灾,25万间民房倒塌,接近2万人因地震遇难或失踪。被群山环抱的老县城更是几乎被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13.
羌族刺绣是羌族人自己创造的艺术,它以高超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本文试通过对羌绣纹饰历史及现状的探析,再现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川羌族建筑的历史与现状、本质特征以及传统羌族建筑的演变方向加以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力图对"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传统羌族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中所遇到的全新课题给出一个解答:在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民族地区的建筑文化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以适应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如何在传统文化丧失殆尽的环境中实现民族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首先通过分析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羌族的生活方式、军事防卫及宗教信仰的相生互动关系,揭示了羌寨聚落的美正是这三大因素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阐述了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羌寨所表达出的山地聚落的和谐美、居住形态的质朴美及碉楼建筑的特异美;认为羌寨聚落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在于展现了一种悲剧艺术的巨大震撼力,表达了羌民族在困境中的创新精神和这种创新所形成的地域建筑文化达到的至高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汶川震后山东省重点援助北川县,济南则重点援助擂鼓镇.我们院参与了北川县和擂鼓镇两个地方的部分设计,分别做了擂鼓镇小学、擂鼓镇幼儿园、北川广电电视中心三个项目. 虽然援建项目本身都不大,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主要有两点:一是异地重建要传承与发展羌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二是民族地区的建筑要在保持传统基础上加以发展,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出成都顺成灌高速向西,沿岷江溯流而上163公里,到达阿坝州的理县。一座依山而建的村落渐渐从薄薄的雾霭中显露出来。远远望去,绿树掩映中,一片褐黄色的石砌房屋,顺着陡峭的山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其间有二三碉楼高高耸立,格外惹眼。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称作“神秘的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羌族历史悠久,可溯源于3000多年前的古羌人。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  相似文献   

18.
碉楼作为羌寨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是羌族艰辛生存经历的见证和古羌文化符号,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测绘,对黄泥夯筑布瓦村现存碉楼的分布以及碉楼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布瓦村碉楼遗产的建筑现状与功能特点,并对其维护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这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21世纪中国建筑发展来看,各民族文化是我们挖掘与吸收的源泉,羌族建筑与空间设计在民族建筑文化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对羌族庄房空间设计的文化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羌族建筑的三种形式;以庄房建筑形式为主,分析它的建筑结构,以及影响建筑空间分布的文化信仰与环境艺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碉楼作为羌寨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是羌族艰辛生存经历的见证和古羌文化符号,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测绘,对黄泥夯筑布瓦村现存碉楼的分布以及碉楼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布瓦村碉楼遗产的建筑现状与功能特点,并对其维护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这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