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辨识喷水室内两相流流态的新方法.借助聚类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和获得的隶属度,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流态辨识.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运行速度,为实现喷水室实时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新杰  王师 《计量学报》2000,21(4):286-290,3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辨识两相流流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极板电容测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聚类结果和电容值的隶属度,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流型辨识。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两相流流型辨识中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和较快的软件运动速度,为两相流流型在线辨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立峰  朱炎峰 《计量学报》2021,42(3):334-338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并行感知器的极限学习机(MO-PLP-ELM)及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的两相流流型辨识算法.首先,为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采用随机思想生成7类流型的训练及测试样本集;其次,对样本模型的电容数据归一化处理;最后,采用MO-PLP-ELM算法进行流型辨识,并与常用的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  相似文献   

4.
朱云  崔志尚 《计量学报》1997,18(2):122-125
气-固两相流流型的检测与调节是与两相流的测量密切相关的,本文针对精确的测量往往要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判断流型的新方法,通过引入领域专家的知识,改进了单纯用模糊聚类方法的不确定,建立了检测和调节的专家系统结构,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试验,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气淮两相流流型BP网络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客观、自动识别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本以U型科垂直上升段内空气水两相流为例,采用压力、压差波动的不同特征参数的组合,深入研究了对流型自适应BP网络识别的准确率的影响,获得了能够满足工种精度要求的参数波动特征组合方式,本的结果表明,该方法需要建立大量的流型特征的数据库,适用于流型的离线识别。  相似文献   

6.
孙斌  许明飞 《制冷》2010,29(3):40-45
分析了制冷系统中气液两相流与以往的气-水,油-气-水等多相流在形成原理上的本质区别,即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制冷剂发生了物态变化,同时列举了现有的流型类型。重点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信号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制冷系统中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分析以往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闭式冷却塔换热盘管进行数值计算是基于CFD(Computation Flow Dynamics)的两相流技术。本文采用DPM模型,通过给定管壁线形热流、换热盘管压降,对闭式冷却塔换热盘管进行FLUENT模拟,模拟与测试结果十分接近。最后进行了对比模拟,分别得出了喷淋水量、空气质量流量、空气干湿球温度对闭式冷却塔换热盘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空气与水为工质,运用压差传感器与光学位置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对水力直径3.0 mm的小通道水平圆管内气液两相流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压差波动信号图、光电传感器模拟信号图及高速摄像机拍摄所得流型图对小通道内气液两相流进行流型辨识,辨识结果表明:存在环状流、层状流、间歇流、以及段塞流四种流型;对四种流型所对应压差波动信号进行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分析预测,结果表明:LSTM循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实现小通道气液两相流压差信号的在线预测,且预测结果精确,四种流型的均方误差分别为0.004、0.0099、0.0075、0.0156。  相似文献   

9.
金属在液固两相流中的冲刷腐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液固两相流体的冲刷腐蚀行为较单相流体更为复杂,在相同液相介质的情况下,其冲刷腐蚀对材料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综述了国内外对液固两相流的冲刷腐蚀体系开展的研究,对冲刷腐蚀的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冲刷腐蚀的影响规律和危害性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材料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毛新业  秦自耕 《工业计量》2010,20(4):22-25,34
随着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气、液两相流量的测量,日益迫切有待解决,我国对它的研发历经了20余年,终于初见成效。TTWGF气液两相流量计终于走出了试验室,成功地进行了现场测试,即将进入实用阶段,文章将对气液两相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及即将投入应用的TTWGF两相流量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是广泛使用于小制冷装置中的节流元件,主要介绍了毛细管内制冷工质两相流特性的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阐述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了这一领域内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型冷却塔风荷载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若斐  沈国辉  孙炳楠 《工程力学》2006,23(Z1):177-183
针对单体和双塔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荷载进行CFD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冷却塔表面的压力系数。单个冷却塔CFD模拟的结果与规范数据比较接近,说明CFD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也发现一些偏差,并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因雷诺数不同而导致的单塔缩尺效应,发现实尺和缩尺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最大正压和平台区有差别。分析双塔之间的干扰作用,针对不同风向角可分为尾流直接作用、尾流和临近干扰共同作用、临近干扰作用三个区域。  相似文献   

13.
对常见的七种导流叶片的侧风预防措施效果进行了CFD数值模拟,为导流片的选取提供依据。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的基础上,忽略塔内的传热传质过程,引入风扇边界条件来模拟由于热蒸汽而引起的塔内抽力,采用多孔介质边界条件来模拟全塔的阻力及填料区通风率,并且在雨区和填料区使用UDF编写阻力源项程序来模拟空气流经塔内的阻力,研究了不同型号导流片及不同侧风对塔内的空气动力场分布特性的影响。系统地得到了各种型号导流片在不同侧风下的整流效果,定量的分析了侧风对塔内流场的影响,给出了侧风防御措施的选取原则,为冷却塔导流片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渡桥电厂冷却塔倒塌的塔型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渡桥电厂冷却塔倒塌原因中的塔型因素,建立与之同壁厚、同高度、同筒底直径和相同人字柱的双曲线型冷却塔,分析两者动力特性的差别,比较自重、规范平均风荷载和风洞试验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响应的差异。研究表明:渡桥冷却塔比双曲线型冷却塔的基频低30%;风荷载作用下渡桥冷却塔的径向位移比双曲线型冷却塔大很多,壳体扭曲程度较大;渡桥冷却塔迎风面的子午向薄膜力随塔高减小而迅速增大,最大拉力比双曲线型冷却塔大40%以上。渡桥冷却塔的塔型不如双曲线型合理,塔型不合理是构成渡桥电厂冷却塔倒塌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弹簧约束模拟冷却塔的实际支撑体系,用广义样条子域法建立主体旋转壳动力位移模式.其中,沿壳体两个主曲率线方向的弹簧约束系数通过实际支撑杆件与弹簧系统沿相应方向变形能相等的原则确定,且将弹簧约束模拟为一个广义样条环域与主体结构相连接,从而建立了冷却塔自振特性关于任一参数的敏度分析公式,并通过算例讨论了支撑参数对冷却塔自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具有不同内部构件的超大型双曲冷却塔的内表面平均风压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采用施加源项的方法,实现了对超大型冷却塔空塔及有十字挡板、填料及雨区阻力时的内表面平均风压分布的模拟;研究了冷却塔内部各主要构件对冷却塔内压的影响,得到了各工况下塔内外的绕流特性以及不同高度截面的内表面平均压力系数,并从机理上分析了内压曲线分布特性;研究结果与规范及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指出了我国规范对内表面压力系数的取值不完善之处,得到了内压的建议取值,为超大型冷却塔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因其节能和环保的优点而在干燥和半干燥地区的推广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针对其内部工作过程的理论计算方法至今尚未完善,鉴于近年来对冷却塔的热工计算的研究相对较成熟,本文旨在通过对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与冷却塔传热。传质过程进行类比分析。得到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的热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夏辉  陈健 《工程力学》1996,13(2):8-16
本文利用准循环矩阵方法计算了弹性地基上自然通风冷却塔在下部支承结构(支柱与环梁)有缺断时,下部结构的内力,利用脉冲函数模拟重新分布的集中力,对壳体进行了二次计算,在内力协调条件下,完成了结构整体的应力分析.体现这一方案的有限元程序(WBS)对若干实例给出了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输电钢管塔典型塔脚节点受力性能,建立了直线塔TZ2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塔脚节点在设计荷载下的应力分布状态,以及极限荷载下的塑性发展过程。依据塑性扩展等效原则,设计了三组足尺简化塔脚节点试件,进行塔脚节点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其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塔脚节点应力分布、塑性发展、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同时,考察简化塔脚节点模型和多尺度模型中对应的试验测点应力值,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通过试验研究并结合数值计算可得:塔脚节点最终破坏模式表现为环板上部主管管壁鼓曲破坏。当塔脚节点次应力比值(弯曲应力与轴应力比值)小于30%时,设计时可以忽略次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