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晶面板PI层电荷累积和释放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晶显示器的聚酰亚胺配向层(Polyimide,PI)电荷累积过程属于凝聚态物理的电介质理论范畴,由于电介质物理理论还不够完整,造成液晶显示器PI层电荷累积和释放过程机理不甚清晰。文章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分析液晶PI层表面电荷累积过程,应用可将快慢效应分开的时域谱学理论分析慢电荷的释放过程,得出液晶面板PI层和液晶层接触面电荷累积与两者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关系,以及累积慢电荷的释放时间常数与PI层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ITO薄膜的概念和功能,详细讲解了在实际应用中ITO薄膜层合过程中的视觉定位控制,并综述了ITO薄膜在液晶显示器行业以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单片机直接驱动液晶显示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用普通单片机能否直接驱动液晶显示器的问题,通过对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及电气特性的深入分析.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驱动信号波形及软件设计思想,实验表明,普通单片机可以直接驱动液晶显示器,在许多场合下此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骞  王竞  武汉  朱向冰 《现代显示》2012,23(5):13-15
目前,军用显示器主要采用的是液晶显示器。为了使液晶显示器能够更好地在军事环境下工作,应对振动和冲击的影响,必须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抗振加固设计。文章分析了振动和冲击对液晶显示器的影响,探讨了针对液晶面板、控制线路板和背光源的抗振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5.
液晶显示器取向膜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向膜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使液晶分子在液晶盒内整齐排列的作用。影响取向膜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取向膜材料聚酰亚胺本身的特性、取向膜形成的工艺和取向膜的取向摩擦过程。文章重点分析了聚酰亚胺结构及组成、取向膜涂布方法及固化温度、取向膜摩擦材质及摩擦强度等对取向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显示器存在驱动电压高和"磁滞效应"的缺点,是其应用之路上的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蓝相液晶显示器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介电常数的基础上,结合电动力学中电介质中的电场和电位移之间关系的知识,解释了蓝相液晶显示器驱动电压高的原因为聚合物材料和绝缘层材料的介电常数远低于蓝相液晶材料的介电常数。研究中发现提高聚合物材料和绝缘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将会明显降低聚合物蓝相液晶显示器驱动电压。理论和模拟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材料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达到蓝相液晶的平均介电常数,该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降低一半。研究结果将对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显示器的产业化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视听技术》2008,(5):25-28
一个液晶显示器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面板.因为面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观看效果,并且液晶电视面板占到了整机成本的一半以上,是影响液晶电视造价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选一款好的液晶显示器,首先要选好它的面板。液晶面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等非常重要的参数。液晶面板发展的速度很快,从前些年的三代,  相似文献   

8.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 3,5-二氨基苯甲酸{6-[4′-(苯基)苯氧基]}己基)酯(C6-DABBE)、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 为单体,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共聚合成一系列含有联苯侧链的聚酰亚胺.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面能、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薄膜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预倾角的测量考察了液晶分子在联苯侧链聚酰亚胺薄膜上的取向性能.结果表明,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的聚酰亚胺表面分子结构基本一致,都能使液晶分子表现出良好的取向性能;液晶分子的预倾角随着聚酰亚胺侧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两步法更有利于侧链在表面富集,所以采用两步法可获得更大的预倾角.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两种由紫外光感生调整定向层表面预倾角的技术,紫外调整可使聚酰亚胺薄膜液晶的表面预倾角在小面积内作选择性的改变。基于聚酰亚胺的LC表面预倾角的这种选择性改变,提出了两种制造双畴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三维模拟所得结果表明,对于所提结构,每个象素发为两个畴。利用这种方法在和了双畴扭曲向列试验屏与薄膜晶体管寻址双畴TN屏。本文叙述了紫外调整和其他制作以畴液晶显示器的方法不同,不需要采用通常的光敏抗蚀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健康测试仪中的液晶显示技术.给出了该测试仪中液晶显示器的设计、液晶驱动芯片的选择、与控制器的硬件接口和部分驱动子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