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捻制紧密是标准对钢丝绳捻制质量的技术要求之一。提高钢丝绳捻制紧密性可考虑:同向捻钢丝绳股应保持适当的加捻应力状态,交互捻钢丝绳股应保持适当的松捻应力状态,大规格同向捻钢丝绳股应优先考虑使用筐篮机捻制;股、绳捻制压线模长度与直径应考虑所捻制股、绳捻距和直径,并尽可能减小压线模间隙;应量化控制钢丝绳中股的螺旋高度与螺旋长度;在合绳工序慎用后矫直器,捻制多层股钢丝绳则更不宜使用;选择相对较大合绳机对提高钢丝绳捻制紧密性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改进股绳后变形器消除捻制应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股绳捻制中的捻制应力对股绳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传统后变形器存在的问题:股绳弯曲曲率小,操作繁琐,达不到减除残余应力目的。研制消除捻制应力的股绳后变形器:增加反复弯曲次数更多的垂直辊组和水平辊组;增加45°~60°的辊组;增加定径的压线瓦装置。给出调整辊间距和压弯量的经验公式。改进后的后变形器可有效消除股绳的捻制应力。  相似文献   

3.
秦万信 《金属制品》2006,32(2):10-13
介绍平行捻钢丝绳的结构、性能特点和捻制关键,指出平行捻钢丝绳具有破断拉力高、结构伸长小和钢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实现股在绳中等捻距捻制是制造西鲁式、填充式、瓦林吞式3种基本结构,尤其是大规格钢丝绳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4.
多层股阻旋转钢丝绳内层绳直径相对单层股钢芯钢丝绳钢芯直径明显要大,且内外层绳捻向相反,该特点使内层绳捻制类型对钢丝绳性能影响相对更为显著。从目前资料看,多层股阻旋转钢丝绳内层绳捻制类型设计并不唯一。对多层股阻旋转钢丝绳,当考虑减小内外层绳股钢丝接触应力时,将内层绳捻制类型设计成交互捻是相对合适的,该设计也有利于提高钢丝绳破断拉力,当考虑提高钢丝绳阻旋转性能时,将内层绳捻制类型设计成同向捻是相对合适的,该设计也有利于提高钢丝绳柔软性与内层绳耐磨损性能,当内层绳由多层股组成时,内层绳的层绳捻向、捻制类型设计应同单层股独立钢芯钢丝绳。  相似文献   

5.
分析同向捻钢丝绳所述特点背后原因,拓展同向捻捻法对钢丝绳其他性能影响研究,并就钢丝绳报废标准因捻法不同而允许最多断丝数存在显著差异进行研究。同向捻钢丝绳耐磨损基于股中可视钢丝与匹配滑轮(卷筒)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柔软性好基于股中钢丝与绳芯接触面积小,以及组绳同层股与股间钢丝接触面积小。疲劳性能优基于:(1)钢丝捻制变形过程性能损失小;(2)耐磨损延缓了承载钢丝截面减小速度、钢丝表面裂纹产生速度及裂纹后续扩展速度;(3)柔软性好使绳内钢丝弯曲应力小;(4)改善外层股数相对较少的2层股钢丝绳抗旋转性。结构不稳定基于钢丝绳受垂直钢丝绳轴线挤压载荷时分开趋势更强。具有较大反拨力基于丝在股中、股在绳中具有相同松捻趋势和股具有较大的加捻应力。捻法对抗旋转性影响基于:(1)单层股钢丝绳只有交互捻才具有抗旋转性;(2)层绳捻法影响各自股所在层绳旋转力矩。同向捻和混合捻钢丝绳折返后因为钢丝绳间钢丝严重交叉而不适合加工套管固接折返式索具。标准规定同向捻钢丝绳报废最多可见断丝数少于交互捻因为股间钢丝可视长度大,最多可见断丝数仅是交互捻时之半乃基于1个捻距内单根钢丝出现可视部位频数仅为交互捻时之半。  相似文献   

6.
介绍同向捻金属芯钢丝绳的特点,运用应力平衡原理,从卷线、捻股、合绳及绳芯质量控制等方面用特殊方式实施应力控制措施,并以调整股的应力为控制钢丝绳捻制质量的关键。当股偏转方向调整为正方向一圈以内,钢丝绳生产后应力检查为钢丝绳偏转一圈以内,可有效地解决同向捻金属芯钢丝绳散股问题,并提高其捻制实物质量。按照相应工艺对6×19S-IWRC—28,1 770 MPa级、B类镀锌、ZZ捻向钢丝绳进行研制生产,成品钢丝绳拆股检查变形率85%~95%,钢丝绳偏转负180°,直径实测为28.72 mm,钢丝绳不松散、不起壳、不裂缝,股和股丝紧密,钢丝绳切头后不旋转。  相似文献   

7.
崔影  刘震  刘艳  田绍强 《金属制品》2010,36(4):14-17
介绍钢丝绳捻制损失的概念。通过试验,模拟雪茄式(管式)捻股(合绳)机捻制过程中的钢丝变形状况,证明钢丝绳捻制损失主要是由于在捻制股绳过程中钢丝自身扭转变形引起的,包括两个相反方向上的扭转变形,其单方向上最大理论变形量为一个捻距内钢丝螺旋长度上发生360°自身扭转,捻距越小,单位长度上的自身扭转变形越严重,钢丝强度、扭转值降低越多。对捻制损失引起的多种捻制缺陷进行介绍与分析,指出制绳钢丝的强度标准比拆股钢丝高30~50 MPa,就可以保证捻制后的钢丝绳强度符合拆股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苏建宝  于伟 《金属制品》2003,29(5):33-35
影响帘线芯股捻距大小的主要因素为牵引线速度、旋转体转速、加捻段的距离和捻向。介绍传统型与简化型交互捻设备的设计布局和捻制原理。在不改变牵引的情况下 ,利用过捻器代替芯机装置 ,通过设备参数比较 ,得到两种设备的预制芯股的捻距与成品帘线中芯股的捻距一致 ,断头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韩铁继 《金属制品》1996,22(2):20-23
给出了各型双捻机的捻距与其飞轮转速,主机与芯、面放线飞轮转速及绳中芯、股捻距与其预置捻距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明珂 《金属制品》1992,18(3):50-55
介绍了管式捻股机、跳绳式捻股机、双捻股绳机的原理、结构、特性,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各种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指出双捻股绳机已成为钢丝帘线生产的主要设备,国内在引进、仿制和开发双捻股绳机时,应根据机器的构造、性能及产品结构、国产钢丝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8×WS(36)-PWRC—40钢丝绳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燕  丁俊山 《金属制品》2009,35(5):5-7,21
介绍8×WS(36)-PWRC—40钢丝绳设计、制造过程。钢丝绳捻距倍数Ks=7.0,1×7股捻距倍数Kt=10.0,1×36WS股捻距倍数Kg=9.0,计算出钢丝绳各股直径和各层钢丝直径。1×36WS股采用GG-36/400捻股机生产,捻向为左捻;1×7股采用GG-6/300捻股机生产,捻向为左捻;钢丝绳捻制设备选用KS-24/630筐篮机,钢丝绳捻距280mm,捻向为右交互捻。整绳破断拉力达到1190kN,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筐篮式成绳机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特点、性能及其采用的工艺设计方法。设备通过运行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满足了圆股、异型股等钢丝绳生产工艺的需要。为老设备技术改造提供了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层股钢丝绳结构紧密,金属密度系数大,生产组织管理和工艺技术难度都较大。利用瓦林吞式圆股配丝原理对40W×7—42钢丝绳进行研制,根据计算,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 670 MPa,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7倍,股的捻距倍数确定为9倍,钢丝绳直径按钢丝绳公称直径放大1.5%。内层钢丝绳捻向为左交互捻,外层钢丝绳捻向为右交互捻。原料选取70钢盘条,在直进式拉丝机上进行多道次、较小部分压缩率的拉拔。捻制时,合理控制多层股钢丝绳预变形器辊间距和压弯量,钢丝绳采用股喷涂油、绳不涂油的生产方式。成品钢丝绳实测直径43.26mm,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1 459.6 kN,符合用户要求,拆股试验结果表明,合绳后钢丝技术性能指标达到GB 8918—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在钢丝绳的捻制过程中,丝或股的张力大小及均匀性对钢丝绳质量的影响。指出管式捻股机张力控制系统和工字轮框架锁紧装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张力控制结构作定量的受力分析与计算,设计新型恒张力控制结构和工字轮锁紧气动顶尖。  相似文献   

15.
周德涌 《金属制品》2002,28(1):27-29
分析钢丝绳不松散水平现状 ,指出在钢丝绳生产中仅在成绳时对股预变形不能适应高质量钢丝绳的生产要求 ,提出在捻股时对钢丝进行预变形能有效地降低捻制应力。设计了安装在捻股机机头的钢丝预变形器 ,给出预变形器的装配结构图 ,并申请了专利  相似文献   

16.
钢丝绳制造过程中,通过预变形器来提高钢丝绳的不松散性能。介绍几种常用的钢丝绳预变形器结构设计,分线盘式预变形器每个分线盘中穿丝孔数必须与钢丝数相等;锥形预变形器通过3块可以旋转的锥形板固定在捻股机分线盘上;三段可调式锥型预变形器股绳压弯变形量大小通过蜗杆和蜗轮装置进行调整;立式预变形器股绳的变形压弯量是靠拧动螺丝把滑轮调整到需要的位置,以达到所要求的压弯量。以8×19S—10钢丝绳为例对三段可调式锥型预变形器进行参数计算。合理选择预变形器能够消除或减少钢丝绳股的应力,提高钢丝绳股不松散性能。  相似文献   

17.
指出钢丝绳生产过程中绳芯松捻的原因是股扭转,对筒式股绳机产生股扭转的原因与扭转自消除的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利用筒式股绳机在捻制过程中的扭转自消除及有目的的绳股预扭转是行之有效的防止松捻和紧捻的措施,在筒式股绳机的摇架上不太适合安装翻身机构。  相似文献   

18.
预张拉管式捻股机的电气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国强  王军 《金属制品》2011,37(2):35-37
为了消除电梯用钢丝绳在使用中的结构伸长,将成品钢丝绳在捻制后施加一定的张力.预张拉管式捻股机能使钢丝绳在通过第1牵引轮后,再经过1组测力装置和第2牵引轮,调节第2牵引轮的速度给钢丝绳一定的张力,即可实现钢丝绳的预张拉.分析2组牵引轮之间钢丝绳恒张力的电气控制原理及张力过载保护措施,给出张力自动控制的框图和张力检测的示意...  相似文献   

19.
夏楠  张静 《金属制品》2011,37(4):15-18
粗直径单股钢丝绳具有较大的破断拉力、较高的耐腐蚀性、较高的弹性模量及良好的不旋转性能,市场前景广阔。按照美国ASTM A 586—2004 a《镀锌线接触和点接触钢绞线》标准研发不同结构粗直径单股钢丝绳。工艺设计方案:采用线接触加多层点接触结构,相邻层钢丝等捻角(17°~19°)捻制;对拉拔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半成品拉拔部分压缩率≤32%,成品拉拔后几道采用钠系拉拔粉,控制部分压缩率≤28%,采用直接水冷模盒;给出镀锌槽溶液及镀前表面处理的工艺参数;捻制工装采用自制筐篮式无极调速、工字轮可翻身捻股机。按此工艺方案,以1×145(1-9-9-9+9-18/24/30/36)结构、Φ50.8 mm单股钢丝绳为例进行生产,给出钢丝绳设计参数,成品全部为A组镀层、2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