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龙洁  张昊为 《广东化工》2016,(15):74-76
近年来连续本体法成为合成ABS树脂的主要趋势,但仍局限于配方、工艺及工程放大等方向,对反应机理、微观结构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文章初步研究了ABS树脂的制备工艺和聚合机理,特别是对ABS聚合过程中接枝机理的研究,可为连续本体法制取ABS树脂的引发剂选取、聚合工艺条件优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3D打印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有限及成本高等问题,通过优化连续本体法制备了新型3D打印材料ABS,并利用扫描电镜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热重法等对ABS进行了组织结构表征和热稳定性及其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不但能成功制备ABS且制备出的ABS具备成本低、热稳定性好、抗冲击性能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体聚合ABS树脂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主要本体聚合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生产工艺,分析了各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其成熟度,总结了本体聚合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如ABS树脂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橡胶粒径的控制方法等)。本体法是最佳的ABS树脂生产工艺,正成为研究重点。本体聚合ABS树脂工艺的研究方向:调整工艺配方、加入第三单体改性、将本体ABS树脂与乳液接枝-掺混法获得的ABS树脂共混制备高性能的ABS树脂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据“1997,49(3):9”报道,日本三井东亚化学公司界工厂原3万t/a ABS装置改用新开发的连续本体聚合工艺。与常用的乳液聚合法相比,本体法具有工艺过程无废水、成本低等优点,但通常产品冲击性能较差、光泽度不理想。这次新开发的连续本体法工艺克服了过去本体法的缺点,产品性能超过乳液聚合法,此外还具有与PC树脂相容性好的特点,有可能用于PC改性和合金。PC/ABS合金主要用于办公室设备、个人电脑,该种材料不使用卤族元素  相似文献   

5.
上海华谊本体聚合技术开发公司经过近两年的项目建设、联动试车于近日试生产成功本体法ABS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生产技术。 由于本体法ABS产品采用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具有投资省、生产效率高、“三废”排放少、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其产品性能优于通用ABS树脂。本体法还可生产高耐热、不  相似文献   

6.
以3釜串联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橡胶含量条件下,采用双嵌段丁苯橡胶替代聚丁二烯橡胶可使ABS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双嵌段丁苯橡胶质量分数每增加0.1%,可使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提高约0.98~1.67 kJ/m2,但其耐热性有所下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存在峰值。为获得均衡的性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相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应控制在2.0×105~2.5×105,高于2.5×105之后,ABS树脂性能提升不明显。与乳液法ABS树脂相比,连续本体法ABS树脂具有极低的残余单体含量,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丙烯腈-丁二烯一苯乙烯(ABS)的技术概况及ABS本体聚合工艺特点和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连续本体ABS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本体ABS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法分别制备了两种玻纤增强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和两种玻纤增强乳液法ABS复合材料,从熔体流动速率、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方面比较了它们的差别,并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对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SMAH可明显提高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玻纤增强本体法ABS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弹性体》2020,(4)
简要介绍了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乳液-本体法)ABS树脂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微反应器的独特技术优势,以实现ABS树脂工艺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为目标,以解决ABS树脂现有乳液-本体法工艺过程过于冗长,特别是以解决PBL合成单元聚合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丁二烯需要回收回用和SAN合成单元需要加入溶剂、转化率低、脱挥负荷大、需定期排放重组分等关键问题为重点,对照ABS树脂生产工艺流程,逐个单元探讨了ABS树脂制备技术与微反应器结合的可能性,以期为未来开发基于微反应器的ABS树脂生产技术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连续本体法ABS树脂的性能、成型加工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主要成型工艺、设备和成型参考条件,分析了本工艺的特点和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ABS的阻燃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明强  余勇 《塑料工业》1994,(4):25-28,34
本文研究了DBDPO/Sb2O3,有机硅橡胶/金属皂,SiO2,Mg(OH)2,玻纤对ABS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BS的阻燃,有机硅橡胶/金属皂比常规的DBDPO/Sb2O3阻燃体系好,并以ABS具有一定的消烟和减少熔体滴落作用;GF,SiO2对有机硅橡胶/金属皂阻燃ABS具有较强的助阻燃作用;Mg(OH)2只有在添加量很大时才显示一定的助阻燃作用,而对ABS的燃烧冒烟现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ABS塑料电镀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偏低、适用性差、生产成本较高和维护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设计开发了以S7-1200 PLC和博途TIA Portal为核心的ABS塑料电镀生产全自动控制系统。利用S7-1200 PLC设计主、从站控制系统,通过主站监控和管理电镀生产过程,通过从站输出控制电镀设备。在博途TIA Portal平台上设计上位机操作面板和PLC控制程序,既满足不同形状规格、牌号和用途的ABS塑料制件的电镀生产需求,又为工艺人员提供易于操作、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功能。实际调试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按照电镀工艺设定输出控制信号、反馈生产数据,实现了对电镀生产流程和工艺条件的高效监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的研究,设计了ABS-750SW生产中的聚丁二烯胶乳配方、ABS接枝聚合配方以及凝聚、掺合生产工艺,开发出超白ABS-750SW产品。该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为45~60g/10min,悬臂梁冲击强度大于或等于167J/m,屈服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40MPa,黄色指数小于或等于19。  相似文献   

14.
Dow Chemical has developed a process to modify ABS insitu with a high performance glass-filled material and an Engineering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Dubbed the vitamins approach, the process is designed to allow optimization of the material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stages.  相似文献   

15.
王静江 《塑料工业》2007,35(B06):338-340,350
分析了不同螺杆组合方式及喂料工艺对增韧ABS挤出工艺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增韧ABS加工的螺杆组合方式。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螺杆组合和喂料工艺可改善增韧ABS的挤出工艺,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ABS树脂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焦宁宁 《弹性体》2000,10(2):36-47
论述了ABS生产技术和高功能化ABS,重点阐述了聚丁二烯胶乳合成技术和连续本体工艺,并对各种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介绍了我国ABS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态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共聚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核壳粒子ABS-g-GMA,用于不同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增韧。红外光谱证明GMA接枝共聚到了ABS粒子上。DMA测试发现PBT与ABS、ABS-g-GMA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SEM表明ABS-g-GMA均匀分散在不同分子量的PBT树脂中。ABS-g-GMA可以实现对PBT树脂的有效增韧,PBT树脂的分子量越大,增韧效率越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越大。  相似文献   

18.
陈明  王硕  胡慧林  刘哲  宋振彪 《弹性体》2012,22(4):48-5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PB-g-SAN(ABS)接枝共聚物,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制备ABS树脂。主要研究了在聚丁二烯橡胶粒子(PB)上接枝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单体制备ABS接枝共聚物过程中,单体的加料时间和预溶胀过程的控制对单体的接枝效果、ABS橡胶粒子的形态以及最终ABS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一次投料工艺相比,在接枝过程中连续进料方式有助于提高接枝效率,且单体连续加料时间适当缩短有助于提高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单体预溶胀过程会降低接枝效率,并且容易使St单体进入PB相形成内包容结构,接枝过程中保持预溶胀合适的单体量有助于提高ABS树脂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9.
ABS resin is widely used after the plating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ABS resin surface etching process uses a chromic acid system, which is a great threat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a new environment-friendly measure in the etching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HNO3, H2SO4, and NiSO4. With this system, the solution will be etching at 60?°C for 20?minutes on an ABS resin surface and caus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ABS resin to become larger, and an increase of hydrophilicity.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ABS resin increased from 3.21?nm to 27.5?nm after etching, and the surface contact angle of ABS resin decreased from 88.04° to 65.29°. After the etching process, the surface of ABS can be electroless pla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bonding force of coating and resin can reach 2.09 MPa. The FT-IR spectra and XPS analyses showed that hydroxyl and nitro groups on the ABS surface are as a result of etching treatment, which improves the bonding strength between ABS substrate and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This new etching system can be a substitute for the traditional chromic acid system in the industry, which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