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高我国的柴油质量适应发展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日,国家轻柴油标准GB252-2000正式实施,我们参照新标准对郭石化柴油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影响柴油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氧化安定性不溶物及相关联的色度指标,公司随即开始对柴油实际质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通过采取溶剂精制和添加稳定剂,使柴油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及色度达到了GB252-20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许辉宗 《炼油》2001,6(2):43-45
研究了国内、外柴油添加剂,RS-2昨F-6对催化柴油色度,胶质方面的影响,以及这两种剂在工业应用上的经济性,指出在加氢能力不足时,催化柴油直接加F-6添加剂,即可满足柴油的色度等质量标准要求,又可达到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张涛 《加氢技术》1996,22(3):39-56
20世纪末世界炼油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提高轻质油品产率,生产优质柴油以适应社会需求和环保新法规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国外柴油质量现状,柴油分类,规格标准,柴油的发展趋势以及生产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6.
7.
8.
溶剂精制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找到了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柴油精制的溶剂,使精制油的催速储存安定性沉渣和颜色均达到了优级轻柴油的标准(沉渣<20mg/100mL,色号不大于3.5)。剂油体积比在1:10-1:500范围内,精制油收率达到99%以上。溶剂在精制油中的含量低,经水洗即可除去,溶剂与抽出物分离后可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世界炼油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提高轻质油品产率,生产优化柴油,以适应社会需求和环保新法规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外柴油质量现状、柴油的分类和规格标准、柴油的发展趋势以及生产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劣质柴油必须进行精制才能满足规格指标和环保要求 ,加氢精制是精制劣质柴油生产优质柴油馏分的理想工艺技术 ,但投资大和操作费用高 ,非加氢技术精制劣质柴油是提高柴油产品质量满足环保要求比较经济、可行的途径。介绍了化学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氧化 /萃取脱硫、生物脱硫等柴油的非加氢精制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 ,认为吸附精制是提高我国柴油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甲醇反应萃取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甲醇和NaOH制成复合溶剂,对重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精制,精制 油可在70天内保持色度号不大于16、氧化安定性沉渣小于2.0。剂油体积比在(1∶50 )~ (1∶200)范围内,精制油收率达到98%以上。含NaOH的甲醇复合溶剂在精制油中含量低, 经水洗即可分离;甲醇回收后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洪涛  黄建 《炼油》2001,6(2):39-42
试验室和工业试验表明,催化柴油中添加0.5%的YLC-1剂,能显著降低催化柴油中的实际胶质和氧化总不溶物,胶持脱除率为54-83%,对于低硫从催化柴油,化学精制柴油经适当调合后可达到合格品甚至一级品的标准,其精制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以植物油为原料发展我国生物柴油炼油厂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发展生物炼油厂,是炼油和石化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介绍了国外以玉米为原料发展生物炼油厂设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以植物油为原料发展生物柴油炼油厂的设想,分析了国内发展这种生物炼油厂的意义,并讨论了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生物炼油厂在我国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马金龙  张辉 《炼油》2000,5(4):73-75
分析柴油在电精制过程中产生乳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出新型的可调式混合器,获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验室筛选出的一种柴油安定性改进剂改善柴油的颜色稳定性。贮存实验表明:成品柴油(催化裂化柴油组分占30%)中加入该剂300~400μg/g,可改善比色0.5-1.5个号,同时可抑制柴油氧化沉渣的生成,改善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和颜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20.
提高柴油润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柴油润滑性的组分,阐述了柴油润滑性差的原因和油泵磨损的机理以及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方法。柴油中含氧、含酸极性杂环化合物是保证柴油润滑性能的关键组分,酯类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抗磨润滑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