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颐和园》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二篇,是一篇描绘北京颐和园美丽景观的游记。课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根据每处景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描写。  相似文献   

2.
范胡萍 《中外电器》2012,(1):129-129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上的奇松。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借助网络优势把黄山奇松和黄山其他风景的图片、文字、影像等带进课堂,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进而引导学生、带动学生、感动学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是一个多面手,基于语文课的特性,在这方面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高。语文是实践眭很强的课程,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感晤了课文的语言形式后,教师可及时地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自己喜欢的实践方式中去,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使情感得到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以其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感受直观等独特的优势冲击着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心态颇佳的人,我想这也许来源于我对人生的态度。人,能在这个世界健康地成长,呼吸阳光和空气,就应该无限感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有意义呢?石头缝里的一粒种子,阳光下可以看到的飘飞的微尘,甚至只有几小时生命的蜉蝣,等等,它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更何况我们人呢?在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心态平和无疑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顾燕 《中外电器》2008,(5):63-65
《鼎湖山听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篇游记,以游览线路的先后为序,记叙了作者在鼎湖山景区所见、所闻、所感。第二与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着墨于听泉的感受,语言优美,想象神奇,构句精妙,比喻贴切。如:对各种泉声的描写,用“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等乐器来比喻,使泉水如技艺高超的演奏者,弹指间化作阵阵美妙的乐曲,流淌在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之情。  相似文献   

6.
梁敏 《中外电器》2012,(7):195-195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下面我就苏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课文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以《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为例。在讲到船长怎样镇定指挥这部分内容时,我出示这样一张幻灯片.船长用枪威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他这样做对吗?让学生就此展开辩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进而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心法 以课文为教学的中心,即课文中心教学法,简称中心法。其结构为三部分:一是大量引入相关内容开头,为课文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就像是走向桥头;二是上课文,就像是在过桥;三是写作文,就像到了桥的那头。这样的教学法之下出现了许多优质课和特级教师,例如,特级教师于漪教学《春》,她的步骤是:1.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2.学生朗读全文,学习全文;3.写一篇抓住景物特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袁峥 《中外电器》2011,(6):50-51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强调以阅读获取信息,以操练学习语言,以运用体验交流,而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现代信息技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语篇教学的活化剂,教师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语音情境、展现感性材料,通过灵动的语言输入有效激活学生的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10.
王晓霞 《中外电器》2012,(12):129-130
上海市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松鼠的尾巴》一课,是一篇富有童话色彩和科学味道的文章,课文生动有趣,文本条理清晰,很适合采用动画技术进行形象展现。在教学设计之初,我考虑过将全文以动画片的形式进行推进,可以预想的是学生应该会对此种方式比较感兴趣,但学生究竟是对动画这种技术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家用电器》2005,(10):16-17
秋天是美丽的,同时也是短暂的,但每当看到那红花满树,落叶成金般的胜景,我们的心情也会豁然开朗,忘记即将来临的寒冬,忍不住发出声声惊叹,感动于大自然的恩宠,感动于生命的璀璨。金秋的华丽总是让人那么陶醉,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变老,每年赏秋的心情也会不一样,陶醉中也会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对岁月流逝的伤感,因此,我们更需要每年都记录下这大自然辉煌的一刻,也为我们的生命增添一种额外的寄托。  相似文献   

12.
陶成波 《中外电器》2011,(10):54-54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文教学是教师花费大童的时间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忽略了从篇章结构的层面去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从语篇的层面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句子在语篇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江文倩 《中外电器》2012,(12):142-142
上海市小学五年级英语教材中的Weather一课,是一篇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具有很强的交际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画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多媒体提升教学的效果,是本次课堂教学的追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我校的一位青年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教,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听课的教师一致认为第二次的执教更有效。我就两节课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对比与反思,发现“有效”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实实在在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整合点”,而不是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中外电器》2011,(3):18-21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它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7.
徐春来 《中外电器》2010,(22):69-70
在语文教学中,应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电教媒体,充分利用媒体优势,设计时机、把握时机和捕捉时机的适时性,为教师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严美娟 《中外电器》2011,(24):74-75
多媒体是改变教.学方式的新支点 1.创设与思维同步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能够创建生动逼真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快速地进入角色,从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冼纬中很开朗,说话平和却透出一种力量,不喜欢言过其实的夸张,却善用简单的语言直截了当地以一脸笑意回答我的问题或倾述。这与我印象中的港商截然不同,以至在短短的1小时采访期间,我不时地被他的真诚和厚重所打动。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让我打消了沟通困难的顾虑,这自然与他常在内地有关,但也让我清醒地意识到:他是一个严于自律的人。商人这个群体总让人油然地想起几个特定的修饰词:精明、有城府、工于心计。可冼纬中绝对是个“个例”,一脸的祥和与沉稳给人一种亲切感,这也来自于他50年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思考,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静水流深”。  相似文献   

20.
张小新 《中外电器》2010,(12):79-79
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使现在的学生长大后适应这个社会,如何使他们成为有用人才,是现代教师教学中亟待钻研的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现在结合我自己的实践谈一谈现代技术教育在数学学科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