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和经济快速发展而提供的可能,产生了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也涌现了大批有高度成就的建筑师。在文化方面,日本既保持了原来本土的遗产,又在隋唐以来受中国文化的滋养和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列强的影响。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的影响更是在加速扩展。这在建筑方面就表现得尤为清楚。在这50多年来,战前盛极一时的复古风、"帝冠式"逐渐式微。但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表达本国建筑传统。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民族主义背景下,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注意,他们热衷于将现代建筑表现为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加上一个倾斜的瓦屋顶。但也有日本建筑师认为这只是对中国建筑的继承而非日本建筑本质的转译,并进而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发展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宋贤玲 《建筑技艺》2022,(S1):213-216
以泛伊东学派建筑师的设计理论及其继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分析日本当代建筑师如何将西方传入的现代主义内化到自己的社会文化脉络,基于现代性和日本的文化传统,创作出日本当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代建筑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17世纪以来就一直是不同文化与政权交会之地,从荷西殖民政府、明清政权、日本殖民政府、“国民政府”、“民进党政府”一再次轮替回“国民党执政”,建筑的发展也随之起起伏伏。1945年台湾在被日本殖民政府统治50年之后,重回中国的怀抱,重大的改变不仅见之于政治及文化层面,也明显的反应在建筑方面。虽然现代建筑;在日本殖民台湾期间就被引进台湾,台湾的建筑师真正掌握到文化主体性却始于战后中国大陆来台的建筑师。从那时候起,文化如何成为建筑外在表现或建筑内在意涵一直是台湾建筑师不可回避的任务。文章将分战后至1970年代、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及1990年代中至今3个阶段来介绍。台湾建筑师如何尝试或努力的在建筑上建立他们认知的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当今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及建筑文化引导世界建筑的主流。上海一直受西方文化很大的影响,其当代建筑作品在整体特质上,传承了西方现代主义的价值体系,显现出延续现代主义脉络的传统。随着自身发展成熟的需求,上海当代建筑实践将自身文化及社会现实接轨,出现一批“新现代主义建筑”。文章通过分析解读六个新现代主义建筑在上海的实例,试图呈现这一现象本身。  相似文献   

6.
《居业》2015,(19)
<正>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  相似文献   

7.
杨辰 《建筑师》2012,(6):76-78
ATM(L’Afelier d’Architecture Montrouge)是活跃在20世纪.50—70年代法国建筑界的著名事务所,与同时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他们选择了一条"用建造介入社会"的创作道路。随着80年代以后法国城市问题的凸显,ATM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越发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ATM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的简要介绍,指出其创作理念对今日中国建筑师之启发。  相似文献   

8.
表现主义建筑是20世纪初受到西方新艺术运动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试图通过外部形式和内部空间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新表现主义建筑产生于二战以后,出于对千篇一律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性反思而出现。新旧表现主义二者都强调建筑的精神内涵,注重表达主观世界。而新表现主义建筑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代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和文化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从而为其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自近代以来,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进入中国,中国早期建筑师便开始思考其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从百余年前至今,中国建筑师在运用国际式语汇来表现本土文化和社会传统方面仍充满困惑和探寻。文章试图以东方文化圈为视角,通过梳理当代东方文化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的本土实践,并分类分析其深层内涵,对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本土转译进行理论总结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0.
深沉和歌禅解自然--浅析安藤忠雄建筑创作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评介已有很多,本文选取了新的视角:从日本文化中的禅宗传统切入,结合作品实例,分析了安藤忠雄在面对"建筑与自然"这一建筑创作基本命题时所表现出的深沉态度和深刻思考.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归纳,展示了建筑师个性化的建筑创作和内敛其中的"禅"之情结,从而完成了对安藤作品的再次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