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炎 《中州建设》2008,(23):27-29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而带来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人口与生产要素的这种转移,在提升经济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活动自古有之,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进展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示出,其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滞后,人口城镇化与生产要素的城镇集聚背离,形成新的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的格局。本文以四川藏区为例,全面揭示藏区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差异与人口城镇化的空间转移特征,分析藏区建制镇发展面临的五大约束,提出促进藏区城镇体系建设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宏 《小城镇建设》2004,(12):66-67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但城镇化并不只是农业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而是应该发挥城镇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观念的更新和现代文明的普及。教育是实现城镇化这一战略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动力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但是目前我国不平衡的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不完善的农村教育投资机制,却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障碍,成为解决“三农”问题难以逾越的瓶颈。农村教育投资现…  相似文献   

4.
运用熵值法,依据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环境建设、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五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评价201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研究表明:①城镇化质量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呈显著"哑铃型"分化;②城镇化质量呈明显空间集聚特征,且殊三角地区的城镇化质量领衔全省。③城镇化效率偏低、城乡统筹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发展。④城镇化质量与城镇规模无关,但与FDI有一定对应关系。⑤政府调控、经济驱动及发展要素是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三大因素,其中政府调控是可为城市带来发展机遇的外部性因素,而经济和发展要素是城镇化质量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与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州建设》2014,(16):55-56
城镇化的内涵与衡量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包含了复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过程,不同学科对它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经济学家往往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它是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变的过程;地理学家从空间的角度,强调它是农村地区逐步缩小,城市地区逐步扩大的过程;人口学家从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的角度,认为它是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考察,认为它是人们所经历的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过程。综上所述,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已从城镇化数量转变为城镇化质量,国内也有较多研究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利用效率进行了探讨,但综合两者对城镇化发展绩效进行解读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长三角41市2010—201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其城镇化质量,并利用DEA模型探究其历年的城镇化效率,从质量和效率两个视角解读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绩效,进而探讨其空间格局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长三角各市的城镇化质量呈上升趋势,但三个维度的城镇化质量演进趋势存在差异,而各市的城镇化效率在整体上提升幅度不明显。从质量与效率分析结果看,长三角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还有较多的规模效率潜力有待挖掘,而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须重视推进技术效率;综合来看,长三角城镇化发展绩效总体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集聚态势,且城镇化效率对城镇化质量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下的城镇化本质,进而指导未来区域层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及相关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7.
冯正汉 《广东建材》2012,28(7):62-64
城乡统筹作为国家战略,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欠发达地区要推进城乡统筹,其路径就是以主体功能区划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按照强化中心、集聚发展的空间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和中心镇集聚,同时依托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这种背景下面临人口持续外流,产业基础薄弱和空间体系散乱等问题,本文在全面认知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战略与政策的基础上,指出小城镇在就近城镇化中的作用。通过对鲁西北人口高输出地区小城镇人口、用地和产业的实证性研究,分析研究该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最后基于区域空间发展理论提出构建适合本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有机集聚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现象,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区域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人口转移,产业集聚,中心城市成长等现象。然而我国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尤其是广大的内陆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缓慢,文章以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襄樊市为例,从区域城镇化与中心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方面论述了鄂西北地区城镇化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鄂西北与襄樊市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城镇化演进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资源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高度依赖,资源型区域表现出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虚高度化"、经济要素空间集聚与城镇体系结构的分散化、城镇功能与承载能力弱化等问题。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应实施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战略,促进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相协调,实施集中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效、集约的城镇组织结构,实施集群型城镇化战略,构建新产业集聚与创新增长的空间,实施工矿城市"再城市化"战略,构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空间。  相似文献   

11.
Metropolitan areas under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aths.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multiple cores and strong connection,in which cities used to be "geographically connected before interactive with each other." And during the functional interaction,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emerged in different stag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By analyz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it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within the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In the early stage,it was featured by the industrial expansion benefiting from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And then it was shifted to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public service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people." Now it is in a new stag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driven by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ies and innovation forces.Finally,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portation,mechanism,shared value,relationship,and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12.
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个省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地域空间表现,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成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城镇化一个重要任务。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四次转型,梳理了不同时期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以及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导向下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指出安徽城镇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化发展差距拉大、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分布、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弱、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优化安徽城镇空间结构的战略,要从广域、局域和县域3个层次空间上提升城镇群空间内部整合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县城与大镇的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 2010~2018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应用探索性空间回归(ESDA)方法,分析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房租收入比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10~2018 年,房租收入比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分布格局,高-高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低-低型主要分布在安徽西北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的周边城市逐渐由“高-低” 演化成“低-低” 型,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因素、城市活力是影响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房地产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对房租收入比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我国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城镇密集地区,均是全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对其周围地区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既是集聚核,又是扩散源,而且同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但由于彼此间在具体区位、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与结构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而其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又各有特色。以宏观背景分析、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大中城市的集聚与扩散、乡村地区城市化、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五个方面对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和生态5个维度构建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引入熵技术下的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16年中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综合质量、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分布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大,土地城镇化以及生态城镇化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最佳,社会城镇化发展整体质量较高。(2)高质量类型城市集聚在中国主要城市群地区,聚集弱、分散强、质量低等城镇化现象明显。(3)综合质量呈现较弱的全局自相关性,高值区分布在3大主要城市群,低值区在西北地区连片聚集。(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金融能力和财政水平是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试论苏南地区乡村城市化转型——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集聚。以苏州为例,深入分析苏南地区乡村城市化转型的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乡镇发展的分化、乡镇发展动力转向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在此背景下,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乡村人口转移的角度,提出了苏南地区乡村城市化地域推进三种模式:乡村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向小城市集聚和向乡村集中社区集聚。  相似文献   

17.
国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发展的回顾及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边缘区是指位于城市和9村交接地带、城市和9村功能互相交错的区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最集中的区域。国外已有的边缘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内容从最初的定义边缘区、分析形成特征,发展到从城市区域出发,从经济、空间、功能等多角度分析边缘区的问题。从研究历程看,边缘区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内容从最初的空间状况认识开始,逐渐深入到讨论边缘区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何邕健  胡丽 《规划师》2008,24(10):68-72
通过引入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基于江西省91个地理单元的18个经济密度指标,对江西省经济密度的地域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空间经济密度、非农产业的人均经济密度和农业的经济密度是影响江西省经济密度的三大因子;按照经济密度差异,江西省可划分为4种类型区域,不同类型区域的地理单元组成3种城市群空间结构类型,分别为扇形结构、双核心结构和飞地型结构;江西省初步形成了沿浙赣线和京九线发展的“十”字形空间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19.
邢忠  朱嘉伊 《城市规划》2017,(11):89-96
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的公平绩效评价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内容。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构建城市绿地公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各片区生态效益、路径效率和生态需求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三者各向不同分值片区集聚;(2)尽管考虑了各片区生态需求的不同,但整体绩效最佳的片区仍集中于城市中心;(3)大多数片区更容易因为生态效益的降低造成绿地服务水平的失衡,继而导致整体绩效的降低。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城市绿地服务易与社会经济要素捆绑,形成空间上公共服务的马太效应,认为应从提升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入手,合理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指数,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做出规划决策。  相似文献   

20.
产城融合规划与发展策略是近年来学术研究与规划实践的重点领域。既有的产城融合规划多注重于多元混合功能空间的打造,缺乏对于各片区间产业联系及空间关联的关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无法有效解决产城分离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产业联系及其空间关联的视角对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产业一体化来带动产城空间一体化的新思路,并以西宁南川片区整合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过程中,适时把握价值链空间形态的演变趋势,建构价值链的空间关联模型,并以此为逻辑线索对产与城之间的各类生产要素进行有机串联是推动产城融合的有效策略。在价值链的空间关联模型引导下,价值链各个环节在空间上得以有机衔接,在不同片区间建立经济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片区间的有序流动,实现各个片区之间的分工与统筹,以产业一体化带动产城空间一体化,并最终实现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