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流体波面板换热器振动强化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波面板换热器在振动情况下的传热特性。通过研究发现,振动床传热模型可以用两区模型来表示,振动床的传热系数高于同类情况下移动床的传热系数。这为固流体波面板换热器强化传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折流杆换热器振动特性和壳程传热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述了折流杆换热器的管子振动与壳程传热强化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杆式折流圈结构可大大减弱管子的振动磨损,同时可提高壳程给热系数和降低压力降。试验比较得出,在相同条件下,折流杆换热器的传热速率与压力降之比值(α/△p)要比普通折流板换热器的大1.5~1.7倍。 相似文献
3.
4.
超低流阻板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气-气换热的特点,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超低流阻板式换热器进行了强化传热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合适的扰流件,通过实验分析了强化传热前后的传热和流阻变化。 相似文献
5.
6.
7.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强化传热元件与高效换热器的研究概况,扼要报道了强化传热元件和高效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列管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食品、医药等行业常用的设备,具有换热、冷却两种作用。强化传热始终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一个在换热管内插入麻花铝,实现强化传热的成功实例,该实例有效提高了传热功能。 相似文献
9.
工业生产中所用换热器的种类很多,其中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因其操作弹性大,结构坚固,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用,而且可供选择的结构材料范围广,适用性较强等原因,故它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据资料表明,所有换热设备中,管壳式占整个换热器投资的50%~70%[1]。但它与一些新型高效紧凑型换热器相比,有换热效率低、设备结构不紧凑和金属消耗量大等缺点。因此,如何发挥这种换热器的优势,而又克服其缺点,是众多研究者的一个研究课题,即在换热器的设计和操作中,如何提高设备的换热能力、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转费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高效气—气换热波纹板换热器强化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气-气换热的特性,推荐了一种交叉斜波纹板片用于气-气换热。开发了两种扰流元件置于板间用来强化传热及改善流体在板间的动力特性,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得到了相应的传热及流阻表达式。发现三角翼翅片型的强化传热的效果比较明显,而螺旋型扰流件能够实现较优的减阻强化传热的新特性。这为进一步拓广板式换热器用于大流量气-气换热开发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由换热强化最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影响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原因。传热系数作为影响传热效率的一个原因,而螺旋板式换热器基于提高传热系数开发的,通过两个实验论证了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优越性,介绍了其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温热管换热器局部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热管换热器由管内充有不同工作介质的热管组成.在不同温度区域,具有不同工作介质的热管通过管内介质蒸汽温度的可调性安全衔接在一起,管内蒸汽温度受管外流体温度场及热管内传热性能的影响很大,而热管内的传热性能又影响着管外流体温度分布.为协调管内外流体温度分布,对高温热管换热器进行局部强化传热研究,借助SINDA/FLUINT热分析计算软件合理准确预测管内外流体温度场分布,为高温热管换热器提供经济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插入物强化管壳式换热器管内高粘度流体的传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壳式换热器加装内插物元件是改善管内换热性能的有效方法,简要介绍了交叉梯形波带插入物强化管内高粘度流体传热的原理和工业应用。说明内插物技术可直接应用于现有的设备的技术改造;还可应用于新设备的设计。特别适宜高粘度的热敏性流体的传热强化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油介质作用下旋流管式换热器强化传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相机油为介质 ,固定水的流速及两侧的进口温度不变 ,通过改变机油的流速来测定不同工况时油的出口温度的方法对光滑管、W形及勺形旋流管式三种换热器的传热及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到换热器的传热准则关联式和压降随流速变化的流阻关联式 ,为以油为加热和冷却介质的换热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由试验结果知 ,W形及勺形旋流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光滑管式换热器 ,低流速时又以W形旋流管式换热器为最优。如果以油为工作介质 ,宜采用W形旋流管式换热器。旋流管式换热器是高效换热和节能的新技术产品 ,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动力、车辆等工业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