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性蛋白酶提取变性脱脂豆粕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性豆粕是由大豆浸油后,经高温脱溶所得。本文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豆粕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1398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结果对其它蛋白原料的水解特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时间3h,底物浓度1.0%,用酶量1600u/g,pH值7.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90.71%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2.
变性豆粕中蛋白质的酶水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变性豆粕是由大豆浸油后,经高温脱溶所得。本文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后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1398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结果对其它蛋白质原料的水解特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时间3h,底物浓度1.0%,用酶量1600u/g,pH值7.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90.71%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3.
变性脱脂豆粕酶解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变性脱脂豆粕在胰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及酶解物的特性,选用国产胰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多肽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酶用量的变化规律。用正交实验法找出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对脱脂豆粕酶解物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时间6h、底物质量分数5%、用酶量10000U/g、pH值8.0。在最佳酶解条件下的多肽溶出率为69.34%。脱脂豆粕蛋白酶解物的溶解度比大豆分离蛋白有很大提高,粘度明显低于大豆分离蛋白。此外脱脂豆粕蛋白酶解物有一定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复合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高温变性豆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对高温变性豆粕在复合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考查高温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水解度随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及底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18000U/g,温度55℃,水解时间4h,pH为7.0,底物浓度9%.此条件下高温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水解度可达到36.8%.  相似文献   

5.
双酶分步水解制备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开发持钙特性显著的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以蛋黄粗蛋白为实验原料,优化双酶分步水解制备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3种酶系组合方式的最佳技术参数。研究发现:若采用胰蛋白酶一步酶解方式的适宜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加酶量5%,pH值8.0,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4h;若采用胰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双酶分步水解的最佳技术参数为加酶量1.4%,pH值8.0,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120min;若采用胰蛋白酶 Alcalase酶双酶分步水解的最佳技术参数为加酶量5%,pH值9.0,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90min。采用胰蛋白酶 Alcalase酶双酶分步水解制备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水解度最高18.12%,得率最高11.49%,N/P摩尔比最低13.91,被确定为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制备最佳酶系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碱性蛋白酶酶解高温豆粕的优化条件。以大豆肽水解度为指标,考察温度、时间、pH、加酶量、底物浓度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的酶解条件为:温度55℃、酶解时间为4h、pH为9.0、加酶量为9 600U/g(底物)、底物浓度为10%,在此条件下做验证试验得到的大豆肽水解度为34.93%。  相似文献   

7.
酶水解高温豆粕制备高水解度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高温豆粕制备高水解度大豆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酶解高温豆粕的优化条件。以水解度为指标,考察温度、时间、pH、加酶量、底物浓度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的酶解条件为:温度50℃、时间5h、pH8.60、加酶量17700U/g底物、底物浓度10.25%,该条件下得到大豆肽的水解度为37.20%。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下脚料酶法水解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罗非鱼下脚料为原料,进行酶法水解工艺的研究,分析酶的种类、酶的添加量、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蛋白水解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木瓜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65℃、水解时间为3h、酶加量为1.5%、pH值为6.0、底物浓度为5∶9,此时水解度为9.38%,氨基氮含量为2.03mg/mL,蛋白质提取率为71.27%。  相似文献   

9.
王金玲  江连洲  许晶 《食品科学》2012,33(24):52-55
以来源丰富、价廉的高变性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功能性多肽,并对多肽的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确定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高变性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小鼠高脂模型试验,通过小鼠体质量以及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评价酶解大豆多肽的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g/100mL、酶添加量14400U/g、pH9.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为37.5%;酶解大豆多肽对高脂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为显著降低小鼠的血清TC值及提高小鼠的血清HDL-C值(P<0.05)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豆蛋白抗氧化活性肽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为原料,优化大豆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大豆蛋白为底物,以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指标,从4种蛋白酶中筛选出一种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并优化其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大豆粕的基本成分为蛋白质41.2%,水分10.1%。通过预处理大豆粕,选用豆粕与水的比例1∶10、pH值9.0及40℃条件下浸泡2 h,此时大豆蛋白提取率可达92.7%。采用碱性蛋白酶制备大豆蛋白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在底物浓度5%、酶底比0.7%、pH值8.5及温度50℃下酶解4 h,此时用亚油酸法测得大豆蛋白抗氧化活性肽的过氧化抑制率为82.2%。  相似文献   

11.
大豆粕蛋白酶酶解条件和产物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斌  王恬 《中国油脂》2005,30(6):47-50
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As1.398蛋白酶酶解大豆粕的最佳水解条件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pH7.0、温度60℃、时间5 h、酶浓度5%.胰蛋白酶水解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pH7.0、温度50℃、时间7 h、酶浓度5%;As1.398蛋白酶水解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pH6.5、温度50℃、时间7 h、酶浓度5%.对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和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因酶解条件不同,大豆粕酶解产物中蛋白质和肽的组成及其数量也不同;酶的种类不同,大豆粕酶解产物组成也不同;大豆粕水解度越高,其酶解产物中小分子肽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2.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的米曲霉诱变菌株;以水解度为指标,优化发酵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高温豆粕的水解度。紫外诱变条件为20W紫外灯35cm处辐照180s,得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和高温豆粕12%;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h、接种量9%、摇床速度160r/min和起始pH值5.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4.05%,比优化前提高了3.86%。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元宝枫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法对元宝枫籽粕进行酶解,以酶解时间、加酶量、pH、酶解温度、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酶解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元宝枫籽粕碱性蛋白酶酶解多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工艺获得的酶解多肽进行了氨基酸组成、吸水性、吸油性、起泡性质、乳化性质和表面疏水性等功能特性表征。结果表明:最优的酶解制备工艺为:酶解时间3.3 h,pH为10,加酶量为3%,酶解温度为55 ℃。在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下元宝枫籽粕碱性蛋白酶酶解多肽得率为40.13%±0.15%。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酶解多肽所含八种必需氨基酸量高达20.3%,远高于国际粮农组织所建议成人所需必需氨基酸量。此外,酶解多肽的吸油性(4.553 g/g)高于大豆蛋白(2.61 g/g),其表面疏水性(1365.3)与大豆7S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相似,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略低于大豆分离蛋白。本研究所获得的元宝枫籽粕碱性蛋白酶酶解多肽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这也表明它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成分应用于食品中,为元宝枫籽粕的新应用开发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挤压膨化对胰蛋白酶酶解高变性豆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合理的原料预处理工艺能有效提高高温豆粕的水解度,胰蛋白酶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水解程度较低。考察了不同挤压膨化条件对胰蛋白酶酶解高温豆粕效果的影响,以螺杆转速、物料含水率、模孔直径、套筒温度、进样量为因素,以水解度为检测指标,采用5因素5水平(1/2实施)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得到了膨化挤压高变性豆粕优化的预处理工艺参数:温度110℃,转速101.28 r/min,模孔4 mm,含水量29.96%,进料量0.4 kg/min,此条件下胰蛋白酶水解膨化豆粕水解度达12.60%,与原料水解度相比提高了4%。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豆粕酶解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解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主要研究了豆粕的预处理方法,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豆粕酶解的最优工艺。分别采用高压蒸煮处理、超声波处理、微波处理、加热处理对豆粕进行预处理,确定豆粕酶解的较佳预处理方式和条件是80℃加热10min;根据水解度和感官评定的结果,确定了中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的较佳配比为2:3;在复配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豆粕酶解的最佳条件为pH7.5、酶解温度50℃、酶解豆粕6h,在该条件下,豆粕的水解度达到19.25%,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至酶解前的660%。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制备大豆肽具有生产成本低、水解度高的特点。该研究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以水解度为监测指标,采用该菌株发酵挤压膨化的高温豆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紫外诱变条件为20 W紫外灯35 cm处辐照4 min;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组成的优化:可溶性淀粉2.5%、MgSO40.04%、豆粕10%、吐温-80 0.5%;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时间44 h、接种量4%、菌龄21 h、摇床速度200 r/min、装液量30 mL/250 mL、起始pH 7.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2.86%,比优化前提高了8.34%。  相似文献   

17.
以大豆片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进行实验研究,大豆片经挤压膨化、脱脂、高温脱溶得高温豆粕,研究不同物料含水量、套筒温度、模孔孔径和螺杆转速对酶解高温豆粕肽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挤压膨化参数为:物料含水量20%,套筒温度60℃,螺杆转速100r/min,模孔孔径15mm,肽得率36.88%。挤压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豆粕利用率,为今后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酶法制备黑豆粕粉多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黑豆粕粉为原料,以蛋白水解度为评价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筛选水解效果最好的蛋白酶。考察酶解pH、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豆粕粉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黑豆粕粉多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最适合酶解黑豆粕粉多肽,其最佳酶解条件确定为酶解温度55 ℃、酶解pH 9、酶解时间260 min、加酶量4.3%。在此最佳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35.23%,较优化前蛋白水解度提高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