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用减速器斜齿轮副动态啮合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矿用减速器变位斜齿轮副多齿对啮合的有限元非缌性接触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齿轮副进行了在一定工况下的动态啮合仿真分析,得出瞬态啮合时轮齿的接触状态、接触应力、齿根弯曲应力以及主从动齿轮的转矩、转速随啮合位置变化的规律符合实际啮合规律,同时得到最恶接触位置,并在此位置进行了静态接触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啮合仿真能够真实反映轮齿的接触状态、接触应力以及齿根弯曲应力的动态变化,静态接触分析进一步验证动态啮合分析的可靠性,也为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啮合原理和坐标变换理论,求解出误差状态下的齿轮啮合位置.在齿轮接触应力的计算中,有限元方法有着快速准确的优点.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别从静态接触和动态接触两个方面,计算了在啮合误差状态下齿轮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从而验证了ANSYS在啮合误差状态下齿轮接触应力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啮合原理和坐标变换理论,求解出误差状态下的齿轮啮合位置。在齿轮接触应力的计算中,有限元方法有着快速准确的优点。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别从静态接触和动态接触两个方面,计算了在啮合误差状态下齿轮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从而验证了ANSYS在啮合误差状态下齿轮接触应力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偏心-高阶椭圆锥齿轮副的强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微分几何及空间齿轮啮合原理,将偏心-高阶椭圆锥齿轮副的空间节曲线在曲率半径相等的条件下展开到平面上,推导出齿轮副当量节曲线的计算公式,获得啮合传动过程中的压力角.对轮齿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偏心-高阶椭圆锥齿轮副的强度计算方法,获得轮齿接触应力及弯曲应力随主动轮转角的变化规律,确定啮合过程中最薄弱轮齿的位置.分析偏心-高阶椭圆锥齿轮副主动轮偏心率、模数、主动轮齿数及从动轮阶数等结构参数对轮齿强度的影响.建立偏心-高阶椭圆锥齿轮副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出齿轮副实体并搭建传动试验平台,通过有限元分析与传动试验,验证该齿轮副强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LS-DYNA齿轮齿根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NSYS/LS-DYNA对齿轮副的动力接触进行了仿真,通过主动轮的连续转动,带动从动轮运转,动态地仿真了齿轮啮合过程,得到了一个啮合周期内的齿根动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利用PRO/E软件构建精确啮合齿轮副模型,采用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齿轮动态接触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清晰地反映了齿轮在不同啮合位置时齿面的接触应力、齿根应力及应变变化等。该方法克服了二维接触与静态接触分析的缺点与不足,为三维齿轮动力学接触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弧齿锥齿轮在接触啮合过程中会产生啮合冲击和振动,基于有限元显示求解对齿轮副进行动力学分析,探究主动轮转速、加速时间等因素的改变对齿轮接触啮合性能的影响。根据从动轮角速度变化曲线及接触力变化曲线来确定齿轮的接触性能,以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为响应,探究齿轮传动初期的啮合冲击。结果表明:主动轮转速、加速时间、惯性载荷等因素会影响齿轮的传动性能;主从动轮在轴向与径向表现的振动特性不同,轴向方向主动轮表现出更大的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径向方向从动轮表现出更大的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液粘软启动设备中行星轮系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ANSYS对斜齿轮副和锥齿轮副的接触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别建立斜齿轮副和锥齿轮副的有限元模型,对局部网格进行细化处理,在额定力矩条件下得出静态结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提升齿根和齿顶的硬度是提升齿轮副经济型和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ANSYS分析软件,采用接触单元,对某无人直升机主传动齿轮副的啮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得到了啮合过程中齿轮副上的瞬态应力,并对该齿轮副进行疲劳计算,预估其寿命,从而为该齿轮安全工作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这种基于ANSYS的齿轮啮合强度分析方法可为其它齿轮啮合疲劳传动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弧齿锥齿轮副三齿啮合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接触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转速和转矩的传递,基于该模型对齿轮副进行了准静态啮合仿真分析,并对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及齿根弯曲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符合弧齿锥齿轮的实际啮合规律,为进一步分析高速情况下弧齿锥齿轮的啮合状态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