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夏青  高畅  李津莉  艾伟 《规划师》2012,28(5):114-119
目前,我国城市对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利用往往具有极化特征:或大力开发造成旅游过热,使历史地段负担过重;或投入不足,任其加速老化衰败。英国诺丁汉市的历史城区公共空间复兴实践从提升历史地段的活力入手,通过对公共与开放空间进行改造,恢复城市功能与活力,其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与思索。  相似文献   

2.
朱伟鹏 《山西建筑》2012,38(15):27-28
阐述了当代国内外历史名城保护的模式和国内研究动态,以陕西韩城市旧城保护概念规划为例,分析了规划中的商业专题及开发思路,以期使历史文化地段内的商业开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历史地段公共空间的活力复兴是该地段发展的基础动力,其更新应抓住人与空间的本底特征,在整体把控中建立对小城镇及其历史地段的系统认知。文章从公共属性、物理环境、历史文化、日常行为4个方面分析小城镇历史地段活力衰退的原因,以人与空间为切入点,在日常生活导向下通过人与空间的交互作用和人地关系的再诠释,恢复公共空间活力,提出强化公共属性、传承历史文化、提升物理环境、丰富日常行为的针对性策略;同时,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等多方努力下,共同维护历史地段公共空间的长效活力。  相似文献   

4.
黄科宏 《规划师》2009,25(11):67-71
针对城市中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水域,提出了“历史地段型水系”的概念,分析了其基本特征.指出城市历史地段型水系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区域,其延续和保护面临日益突出的问题。结合桂林市“两江四湖”历史水系整治规划,从历史地段型水系的延续、保护、更新、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历史空间的组织体系、延续历史形态和格局、调整城市水系运行功能、保护生物文化资源的历史地段型水系的规划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寿县古城广场城市设计的实践探索,提出历史文化地段城市设计的观点,阐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寻求规划与建设的方法与思路,主张因地制宜,推进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仪  刘博敏 《南方建筑》2006,(12):49-52
本文通过福州八一七路茶亭街段规划,介绍了该项目(非历史文化地段)中城市土地集约开发的主要规划设计思路,构建出在特定条件下一种新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并分析了其中的经济理念,为当今建设节约型城市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郝卫国  沈瑾  林澎 《新建筑》2011,(3):49-54
伴随着国内外的城市复兴,人们对棕地的更新利用开始予以关注。其中,采煤沉陷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唐山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保留并改造那些处于特定地段并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采煤沉陷区或其重点部分,将其更新为城市生态公园。对唐山南部采沉区规划建设为南湖生态公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牵引着中国城市建设加快向旧城转移。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历史地段已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关注重点。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诉求,罔顾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导致中国的历史地段保护一开始就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传统的基于建筑与规划学科的解决方法作用有限,保护实践的困局呼唤着新的解决思路。研究在对管治理论的内涵和核心思想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多种权力之间的激烈博弈,提出了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分析框架,并针对各博弈主体提出管治策略,以平衡各方利益,有效保护历史地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地段曾经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及商贸活动地,有丰富的自然及历史文化资源,人口集中,商业贸易发达,地处滨海区域,对外活动繁多,工业兴盛。城市的高速发展及现代文化的冲击,造成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再加上该地段各种功能的不完善,现代人对文化的不重视、乱加破坏,城市结构布局的调整和运营模式的改变,历史街区地方特色丢失,建筑大规模成片改造,使得该地段呈现更加落魄的场景。但由于该地段独特的地理位置,如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从功能、建筑、空间、交通等方面进行设计与复兴,可重现历史街区繁茂兴盛的重要历史地位,重新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集商业、文化、旅游、居住于一体的滨水型历史街区。  相似文献   

10.
汉口火车站改扩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地段的环境与文脉传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汉口火车站站房及广场现状,提出优化地段布局结构、与历史建筑对话、整体环境取意等设计思路,力图总结出一些对特殊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的改造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滕熙  张萍 《南方建筑》2018,(4):40-45
城市复兴是欧洲应对全球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来的理论,以空间再生、活力复苏、社区复兴为主要目标,对于我国古城的更新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曹魏古城为例,探讨城市复兴语境下更新规划方法。提出通过空间结构、肌理形态、建筑风貌来恢复古城风貌;通过活化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激发文化旅游,打造高品质街巷空间以及通过对社区重建和微改造复兴社区,从中探索古城空间、经济与社会融合的改造复兴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步行街的概念及环境构成,从历史沿革和区位比较、功能定位与现状比较和空间设计比较三方面对南屏街与东寺街的空间布局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从此两条街道的差异中寻找到造成这两个老街区呈现出不同景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山路商贸区改造规划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着城市复兴、历史街区保护、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了中山路商贸区改造的规划设计的研究,分析了中山路地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中山路实际情况,阐述了七大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14.
鄢然  彭重华 《山西建筑》2007,33(11):16-17
以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为指导,介绍了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历史沿革、功能定位与现状,并从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空间设计、植物的空间种植设计、交通组织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投入使用4年后的黄兴南路步行街在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对长沙市今后步行街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建华 《山西建筑》2010,36(23):26-27
介绍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红花路商业街的规划设计构思,具体对其平面布局、立面设计、景观元素作了阐述,通过运用传统岭南建筑的一些元素,结合现代的一些手法,从而打造成一条现代的岭南商业街。  相似文献   

16.
孔强 《华中建筑》2009,27(10):100-102
该文旨在通过对前后北岸城市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的分析,重塑文化在历史空间中的地位,引发在历史街区景观设计中对文化恢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王雅娟 《山西建筑》2012,38(12):22-23
从城市街道的历史发展入手,阐述了城市街道空间构成、景观构成元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对城市街道空间的设计及现状加以分析,从而很好的传承一个城市的文脉,使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杨丹  罗谦 《山西建筑》2012,38(3):23-24
从文殊坊历史街区的空间关系、街区肌理特征、街巷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与街区空间界面、建筑与街区空间节点这五方面解读了文殊坊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环境,旨在展示文殊坊历史街区丰富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建筑与环境》2008,(6):138-142
本文以新疆地区小城市中的维吾尔族商业步行街为例,浅析了民居建筑,传统民俗,宗教文化对西部小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影响,并从地域文化,商业街的布局、建筑空间,景观环境设计等几方面对西部小城市步行街规划设计进行探讨。期望为设计赋有地域特点的城市商业街区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兰旭  崔德鑫  杨聍 《城市建筑》2014,(18):18-19
本文对天津地区的街道进行了实地调研及资料查询,梳理其发展沿革、计算街道构成元素所占比例,分析沿街建筑布局特点,归纳出其类型特征,希望能为历史街道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