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评估雷达抗干扰能力实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雷达、电子对抗及野战防空系统战技术论证,效能分析和军标制定的需要,详细分析了评估雷达抗干扰能力的定性法、自卫距离法、烧穿距离法、改善因子法、有效改善因子法、压制系数法、概率计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抗干扰技术多种多样,单一的抗干扰技术不能应对所有类型的干扰,因此每部雷达都应具备多种多样的抗干扰技术。通过模糊评判对多种抗干扰措施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判,可反映出单部雷达的综合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防空兵火控雷达面临的主要干扰及其所采取的主要抗干扰措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防空兵火控雷达综合抗干扰能力评估模型,并对防空兵火控雷达综合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根据雷达遂行作战任务的要求,在对防区有效覆盖和重点方向有效预警距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雷达抗干扰能力综合度量模型,最后利用MapX控件的二次开发对雷达抗有源压制性干扰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有效地反映了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超视距地波雷达抗干扰能力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波雷达的技术特点出发,对地波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扩充了雷达系统抗干扰能力自卫距离模型,分析了自卫距离与抗干扰改善因子的关系;针对雷达的自适应跳频抗干扰技术,分别在雷达受到两种特定干扰的情况下探讨了自适应跳频抗干扰改善因子的分析方法;通过综合雷达所采用的3种抗干扰措施对应的抗干扰改善因子得到新的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使雷达自卫距离相近于电子对抗环境下的实际探测距离,以模糊集的形式对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6.
火控雷达抗干扰能力评估指标与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典型的雷达抗干扰能力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雷达干扰的分类和火控雷达的特点,分别确定了针对火控雷达的抗压制性干扰能力和抗欺骗性干扰能力评估指标,并分别给出了这两种指标的内场测试方法,即通过内场测试信干比值导出雷达相对自卫距离和通过内场测试跟踪误差统计出雷达抗欺骗干扰成功率,为进一步提高火控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雷达装备研制与使用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也对评估其他类型雷达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雷达的抗干扰(ECCM)性能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参数,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估雷达性能,是装备研制和使用均关注的问题,分析了雷达干扰环境,构建了雷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抗干扰评估模型,得到了评估结果 ,最后对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评估预警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介绍了相对完整可行的预警雷达抗干扰能力试验评估体系。首先,构建了预警雷达抗干扰能力指标体系,新定义了一系列定量战术、技术指标;然后,设计了切实可行的等效模拟试验方法,包括试验阵地部署、试验参数调节标校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最后,结合不同的评估目的,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炮瞄雷达的技术现状及抗干扰能力作了综合分析介绍,并与国外典型火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作了比较,提出了新型火控系统研制中主要的技术思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战术条件下搜索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代战争条件下雷达对抗的干扰模式和常用的抗干扰措施,结合搜索雷达在实践中所担负的战斗使命,分析了搜索雷达在各种干扰条件下的探测距离的特点,提出了在干扰环境和战术要求的条件下对搜索雷达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的模型,为雷达整机的性能评估和雷达的作战效能分析提供了一种参考,也为其他雷达的抗干扰效率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抗有源干扰的雷达探测范围修正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源干扰是雷达电子对抗中最重要的威胁之一,而雷达探测范围是衡量抗干扰性能的基础。为便于在干扰环境中计算雷达探测范围、分析抗干扰性能,在对雷达探测范围理论计算和实际抗干扰措施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简化通用的雷达探测范围修正计算模型。该模型仅需计算一系列修正因子,应用简便灵活,并且能够体现对抗干扰的探测范围动态变化,为评估与改进抗干扰性能提供支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徐峰  薛珺亓  杨小鹏 《信号处理》2017,33(12):1531-1535
面对复杂多变的干扰环境下目标检测问题,雷达系统需要更高的系统增益和自由度实现对副瓣电平的控制和有效的抗干扰处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相控阵MIMO雷达的抗干扰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有效利用相控阵MIMO兼具相控阵高增益与MIMO高系统自由度的特点,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在阵列发射端进行子阵划分,子阵间发射正交波形,子阵内发射同一波形并形成固定零陷对抗干扰;在阵列接收端进行匹配滤波获得波形分集,通过加窗函数控制副瓣电平并重构数据协方差矩阵消除形成零陷对副瓣电平产生的影响。所提算法在复杂多变的干扰环境下能够保持低副瓣电平并形成密集零陷对抗空间干扰,同传统算法相比优势明显。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因受限于武器平台,野战车载雷达对雷达载荷体积和重量有严苛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空、时、频域多手段精细化抗干扰方法,在有限设备量的前提下优化了雷达的综合抗干扰功能,并在某新型野战车载防空武器系统中得到应用。外场实测数据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孟生云  杨文革 《电讯技术》2012,52(6):883-887
在分析有源干扰机理和扩频测控信号处理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基于模糊图的有效面积和一定高度下切割面积评价扩频测控信号固有抗干扰性能的方法.模糊图的有效面积和切割面积越小,则扩频测控信号的固有抗干扰性能越强.仿真示例表明,所提面积指标均可有效反映信号固有抗干扰性能.该方法具有可计算性,可为扩频测控信号的抗干扰性能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雷达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一直是雷达信号处理的一大问题,问题的解决可以使雷达的检测和跟踪能力得以提高。在日趋复杂的信号环境下,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的局限性愈来愈大。本文通过对雷达信号处理过程和盲源分离技术的分析研究,提出采用基于盲源分离的多步处理抗干扰方法进行雷达抗干扰信号处理,可使雷达在复杂背景下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新的雷达抗干扰处理方法是可行和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马松 《电讯技术》2020,60(5):529-535
为了对测控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性能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针对测控系统的测量链路和遥测链路,设计了一种抗干扰性能评估模型。将传输可靠性、频谱效率、功率效率、干扰抑制性能作为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在对各评估指标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基于μ律对数压缩方法生成各指标性能和综合性能评价值,并映射成相应的性能评估等级,能够得到测控系统的测量链路和遥测链路中不同的性能指标和总抗干扰性能指标的评估值和评估等级。仿真表明,提出的评估模型可以客观有效地对测控系统的测量链路和遥测链路的抗干扰性能联合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等级直观地反映链路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子技术》2015,(7):16-18
雷达间的同频干扰属于雷达内部电磁兼容问题的一部分。同频干扰严重影响雷达对目标的正常探测与跟踪,严重时会导致接收机前端损坏,需采用抗干扰措施消除。对雷达同频干扰的危害进行介绍,分析同频干扰产生的机理,给出了降低或消除雷达同频干扰的有效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雷达间同频干扰产生方式多样,抗干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同频干扰,但都存在局限性。消除同频干扰最好在雷达设计之初就总体考虑。  相似文献   

18.
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是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现有雷达抗干扰技术和战术性能指标的深入分析与对比,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从而归纳出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一般意义下的方法和步骤,使对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An on-line adaptive beamforming capability for HF backscatter rada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adaptive-array beamforming capability has been implemented on-line in an existing over-the-horizon (OTH) backscatter radar. Inputs to the beamformer consisted of signals from eight 32- element subarrays of the 256-element, 2.5-km-long receiving array at the Wide Aperture Research Facility (WARF) located in California. Both conventional and adaptive beamforming were performed prior to the usual range/Doppler analysis used to extract radar targets from noise and clutter. The GriffithsP-vector algorithm, a recursive, time-domain adaptive technique, was implemented in all-digital fashion using fixed-point arithmetic on a 16-bit minicomputer. Desired signals utilized were aircraft targets and a fixed, ground-based radar repeater simulating a moving target, while unwanted signals were other-user interference and signals from a separate ground-based radar repeater. It was found that adaptive rejection of unwanted signals was dependent on pointing-angle alignment and that rejection was often increased by removal of the clutter by moving target indicator (MTI) filtering prior to adaptation. For some conditions, Doppler broadening can he produced by the time modulation imposed by continuous adaptation, unwanted-signal rejection with the adaptive beamformer is variable, but side-by-side comparisons obtained at WARF show that adaptive beamforming can reject off-azimuth signals up to 20 dB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beamforming with a -25 dB Dolph t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