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辉军 《广东化工》2013,40(3):77-78
介绍了影响煤溶剂抽提的因素及提高煤溶剂抽提效率的一些主要的辅助方法(超声辐照,微波辐射,水热处理),并通过对比多种煤溶剂抽提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和溶剂抽提技术在工业化应用的情况,提出了今后关于煤溶剂抽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煤的CS2/NMP混合溶剂抽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 CS2 /NMP混合溶剂用于煤抽提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煤阶、煤岩组分、添加物和各种辅助手段对抽提率的影响 ,并对添加物的增溶机理、混合溶剂的抽提机理、抽提动力学以及抽提物的表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高抽提率的溶剂抽提不仅对于煤结构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可望成为获取高附加值产品和煤净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丽平 《山西化工》2011,31(3):45-48
综述了溶剂抽提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V(CS2)∶V(NMP)=1∶1的混合溶剂,对影响该混合溶剂抽提率的因素、抽提机理和相关理论计算研究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溶剂抽提与煤的净化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陈茺  高晋生 《煤炭转化》1995,18(2):14-20
本文综述了温和条件下溶剂抽提净化煤的基础研究的进展,讨论了影响抽提的主要因素,提高抽提率的方法,以及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过度抽提和混相是溶剂脱沥青装置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抽提的主要因素是:原料性质、抽提温度、溶剂组成、压力。通过优化抽提条件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过度抽提和抽提混相,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低残炭脱沥青油。  相似文献   

6.
煤的溶剂抽提规律及其产物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阐述了温和条件下煤的溶剂抽提机理,煤分子间作用力,溶剂种类对抽提率的影响。抽出物的洁净性能,抽余物的吸附性能,抽提产物表面的物化以及表面活性剂对煤的亲水/疏水性,ζ电位和氮气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阶煤,加入中性活性剂TericG12A8可以有效降低其ζ电位,增大其氮气吸附量和疏水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黄陵烛煤溶剂抽提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杜美利 《煤炭转化》2006,29(3):10-12
为开发黄陵烛煤在制取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的新工艺方面的应用,在探索适宜于黄陵烛煤溶剂抽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红外光谱现代分析技术,对原煤和不同溶剂中抽提得到的残煤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所得到的抽提物,得出烛煤的芳香度很低,芳环数少,残煤主要富集的是含芳环结构的成分和矿物质,而抽提物以脂肪结构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8.
针对植物油抽提溶剂萃取精馏系统存在的萃取剂结焦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萃取剂结焦的原因,提出了间壁塔萃取精馏制取植物油抽提溶剂的思路,并应用工艺模拟软件对比了间壁塔萃取精馏工艺和常规精馏工艺。模拟结果表明,间壁塔主塔合适的理论塔板数为30,侧线塔塔板数为10,剂油比为1.1(体积比),侧线采出位置为第27块板。与常规两塔精馏相比,再沸器热负荷降低约10%,冷凝器热负荷降低15%,且设备投资也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
以四氢呋喃为抽提溶剂,利用索氏提取器对兖州煤进行了抽提处理.对原煤与所得到的抽余煤进行了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热重和红外分析并进行了高温快速液化实验.通过与原煤的对比,考察了溶剂索氏抽提对煤的结构和液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余煤结构和热解行为均发生了明显改变;与原煤相比较,其高温快速液化的转化率有明显提高;低分子化合物对无外在活性氢来源的煤高温快速液化明显起到提供氢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溶剂神府煤超临界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斌  郭树才 《煤炭转化》1993,16(2):70-76
本文以我国新开发的特大煤田——神府煤为研究对象,在半连续装置上,以水、甲苯以及水和甲苯中分别加入少量四氢萘为溶剂进行超临界萃取研究。详细地考察了无机溶剂水、有机溶剂甲苯及供氢溶剂四氢萘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是神府煤的有效利用途径之一,萃取物产率是铝甑焦油产率的2.65~5.72倍,萃取物中以预沥青烯为主要族组分;以甲笨为溶剂,萃取率高于以水为溶剂的;在水及甲苯中加入少量四氢萘,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萃取率。  相似文献   

11.
袁新华  范健 《煤炭转化》1998,21(2):60-62
在温和条件、室温、常压下用CS2-NMP混合溶剂对徐州、淮北、龙口、枣庄煤各种宏观煤岩组分进行抽提,探讨了煤阶、煤冉组分与萃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溶胀作用在煤结构与热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溶胀技术已在煤大分子结构的研究、煤热解机理探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就溶胀与溶剂的供电子数目、碱性、空间大小、煤阶、煤的氧化、煤/溶剂比例的关系以及溶胀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内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沈凯  秦志宏 《煤炭转化》1997,20(3):25-29
综述了近年关于煤液化反应中溶剂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溶剂作用的新分析手段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吡啶抽提法对煤岩显微组分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凡  吴东 《煤炭转化》1992,15(2):65-72
为研究和探讨煤主要显微组分结构特征,在基本不破坏煤分子结构的温和条件(40℃)下,用吡啶对平朔气煤三种显微组分进行了抽提。结果表明,三种显微组分的吡啶抽提率大小与其芳香缩聚程度高低顺序相反,即抽提率(%)顺序为:稳定组(14.07)>镜质组(10.17)>丝质组(3.54)。通过对原样和残样进行FTIR和XRD的分析获知,吡啶抽提过程主要是将煤大分子网络结构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含一CH_2,—CH_3,C—H脂肪侧链、含C—O官能团、含—OH化合物等抽出。吡啶抽提后三种显微组分残样中的芳香结构比例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用GC/MS和FTIR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外标定量分析方法,对神府煤甲醇萃取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神府煤甲醇萃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神府煤甲醇萃取物的GC/MS可测组分主要由多环芳烃和含氧化合物组成,其中芳烃以2~3环的烷基取代稠环芳烃为主,含氧化合物中以酮类和酯类化合物居多;结果还检测到种类较多的含氮化合物和少量的含硫、磷、氯的化合物.GC/MS不可测组分的IR分析显示,其中主要官能团有各类羟基、羰基、芳环和亚甲基、甲基等,表明其中可能存在分子量较大的稠环芳香族或其酚、酸、酮、酯类及烷基衍生物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煤的超临界萃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超临界萃取原理、溶剂体系、萃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萃取动力学、萃取产物的结构分析,以及影响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当前煤超临界萃取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神府东胜煤CS2萃取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溶剂萃取、色-质联用和色-红联用结合色谱保留值的定性方法,分析研究了神府东胜煤CS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鉴定出120多种化合物,并对所鉴定出的单个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神府东胜煤CS2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三类成分组成.芳烃含量在萃取物中占绝对优势,且主要为1-4环的烷基取代芳烃.脂肪烃除主要成分正构烷烃外,还有少量的类异戊二烯烃和萜烷,极性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很小,以含氧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
平朔煤CS2萃取物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溶剂萃取和色 -质联用结合色谱保留值的定性方法 ,分析研究了平朔煤 CS2 萃取物的化学组成 ,鉴定出 1 80多种化合物 ,并对鉴定出的单个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 ;讨论了平朔煤CS2 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三类成分组成 ;芳烃含量在萃取物中占绝对优势 ,且主要为 2 - 4环的烷基取代芳烃 ;脂肪烃除主要成分正构烷烃外 ,还有少量的类异戊二烯烃和萜烷 ;极性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很小 ,并首次在煤中发现邻二氯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