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指出我国城乡建设的高速发展,使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中还探讨了城市与工程的防灾减灾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为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住建部组织制定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于近日发布。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总结近几年典型城乡灾害启示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基本对策,提出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将防灾规划、工程防御、预警处置和救灾恢复为支撑点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3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为防灾减灾从我做起。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防灾减灾状况为例,分析指出了贫困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困境之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1年,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做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与抗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方面:①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建设;②强化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工作;③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小城镇建设》2011,(4):12-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做好2011年防灾减灾和抗震工作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减灾和抗震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要点》(简称《要点》)已经印发。《要点》指出,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加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与抗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城市防震减灾》2014,(2):30-30
为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抗灾避队能力,特举办首届“城市与减灾杯”防灾减灾作品大赛。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作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贵平 《山西建筑》2004,30(23):1-3
阐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灾情与防灾减灾构想,提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政府是主体,法律和媒体是手段,组织机构、经济和技术是逸径,只有综合高效应对,方可真正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我将其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城镇灾害的形成与特征;二是对于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一些思考;三是对于城镇防灾减灾规划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新信息     
《建筑技术》2012,(2):182-184
住建部实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住建部编制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的任务应通过每年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同时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研究起草工作,争取在2012年形成初稿。根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说明了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现状,在如何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从而真正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王长忠 《山西建筑》2009,35(13):194-195
分析了我国防灾领域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出台指导防灾减灾各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各单灾种法律法规等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对策,从而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多地频发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惨重,地区建设发展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和阻滞。灾情在不断提醒我们——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工作亟需深化,总体规划要从伊始就与防灾减灾规划相互支撑,紧密结合,并将防灾减灾规划切实落实。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抗震减灾领域的资深专家北京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中心常务副主任苏经宇教授。采访中,苏教授就如何做好城乡规划与防灾减灾规划相结合以及灾后重建中应注意的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综合防灾理念,分析CBD主要灾害及其特征,以及规划设计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高层建筑综合体"自防自救"策略、平灾结合的复合空间设计、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规划体系与应急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与生命线系统的优化等防灾减灾对策,以提高CBD安全容量和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赵子维 《山西建筑》2009,35(12):44-45
指出小城镇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防灾减灾能力不可忽视,针对小城镇防灾减灾的特点和规划编制要求,对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用地评估、规划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支持小城镇防灾减灾规划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6)
中国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各种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以极大的破坏力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经历了由弱到强、由消极到积极、由被动到主动、由盲目到科学的应对过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逐步完善救灾制度和采用科学的灾害管理方式,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从拒绝接受国际援助到有条件接受援助,再到参与国际援助,中国已成为负责任的大国;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灾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应急管理战略与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救灾防灾减灾。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推动防灾减灾事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高层动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等八大防灾减灾工作目标。《规划》提出的八大目标包括:——基本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的国家,但我国防灾减灾事业起步较晚,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灾害对策体系,在灾后重建及应对方面也比较缺乏经验。因此,借鉴他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进而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该文针对我国防灾体系的不足,对日本防灾减灾管理体系的内容、避难空间设计、传统木构建筑的防灾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及宣传普及工作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加强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显得极其重要。本文论述城市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城市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以及构建信息系统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