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综合防灾与一般的城市防灾相比,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依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城市规划体系外和城市规划体系内的两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灾害特点的差异和灾害防救体系的不同都将影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本文从城市灾害特点、灾害防救体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三方面介绍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并以洛杉矶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灾害的频繁发生,各地对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相关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此,研究试图从规划编制的实践角度出发,在回顾国内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概况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范畴与类型,阐述了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体系及各层次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指出应加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实践,对各类防灾规划进行整合,探索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出路,并抓紧出台综合防灾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全国统一的灾害防救对策与实施工作的基本法,建立统一的城市综合防灾管理机构,力求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安全问题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规划范畴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笔者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划分成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内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两类,并对其规划范畴和编制体系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制的问题,研究国外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特点,对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体制的构建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保障公共安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为了有效防灾减灾,必须研究灾害与城市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城市灾害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发展趋势.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灾害的致灾因素和产生先后的不同特点,合理采取相应的“避灾、防灾、减灾“措施和“测、报、防、抗、救、援“手段,尽最大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型机器,如何加强其抵御灾害的能力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针对这个极为复杂并且陌生的命题,在编制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过程中,突破以往城市规划领域单灾种罗列的编制方式,重点强化城市规划在城市防灾减灾中具有的前瞻性、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等优势,力争衔接起城市总体规划与各相关专业规划,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城市规划的事权范围,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以及组织编制过程中的一些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防灾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近几年来城市灾害的频繁发生也高度引起了科学家和规划界人士的高度重视,逐步把综合防灾规划作为一项专项规划进行编制势在必行。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分析并了解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阐明综合防灾规划的重要性;通过现状分析,进一步总结淄博市综合防灾存在的多种问题,在此基础上考虑编制综合防灾规划需要注意的五大要素,根据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流程确立了淄博市综合防灾的设防标准、原则及其防御目标;制定了综合防灾规划对城市灾害的预防对策(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种类型对待);最后提出了淄博市综合防灾体系建设的保障,以构建全社会统一的灾害管理指挥、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综合防灾安全,探讨了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与相应层面重点解决的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与编制体系现状,将综合防灾规划分为防灾战略研究、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以及单灾种防灾规划4个过程,并重点针对总体规划中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理环境条件复杂,频发的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巨大损失反映出灾害防救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本文借鉴台湾灾害防救对策经验,对台湾灾害防救制度和立法、灾害防救组织与计划、防灾系统空间规划以及防灾普及与教育等系统化的灾害防救体系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台湾灾害防救体系在理论理念、组织应对、空间规划、预报预警、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台湾经验对中国大陆的启示,包括建立"全社会型"防灾体制,规范防灾空间规划,做好防灾准备和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主动防灾"之路。  相似文献   

9.
李军  吕庆海 《室内设计》2018,(4):107-114
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防灾减 灾规划不足导致受灾严重,而国内针对村镇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相对有 限。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从防灾规 划前期村镇灾害分析与评估、村镇综合防灾 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划评价三个层面建立 整体的村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体系。并以木 鱼镇镇域为例,进行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尝 试,通过镇域基础条件分析、灾害概括与特 征分析、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评估、镇域灾害 风险评估、镇域防灾规划编制和镇域综合防 灾规划评价予以说明佐证。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考察时强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叶勇 《室内设计》2016,(4):73-78
近年来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 损失严重,编制综合防灾规划的意义重大, 但具体编制工作仍举步维艰。本研究认为 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具有独特性,不能完全 照搬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 划的困境在于指导性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编 制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实施困难。本文借鉴 了美国和日本地方综合防灾规划的经验,指 出我国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对策在于完善规 划法律体系、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突出规划 的实施性、重视防灾避难空间建设、探索规 划实施的新机制等,并以神农架松柏镇为例 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江波 《规划师》2007,23(1):53-55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防灾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灾种偏少、手段单一、缺乏评估内容、缺乏协调机制的问题,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应实现统一部署、相互协调、综合评估、定期反馈、及时更新,其编制内容应包括现状研究、总体目标系统、支持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和各单灾种规划,其编制流程为"现状研究-风险评估-规划对策-实施更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现场灾情以及灾后抢险、恢复重建工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地质灾害及造成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本文还就减轻地质灾害、提高规划选址水平、增强防灾意识等提出建议,供今后在工程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几次地震灾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滑坡、泥石流、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针对厦门市地质地貌状况,分析了在地震来临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造成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提出了防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对策。本文还就减轻地质灾害、提高规划选址水平、增强防灾意识等提出建议,供今后在工程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建筑与环境》2009,3(5):173-174
历史旧城区是具有历史传统风貌和特色的住区,承载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旧城区往往高密度开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高,城市环境恶化旧城区里多种复杂系统叠加,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混沌理论的“混沌性”。混沌的历史旧城区往往在灾难面前表现脆弱。本文用混沌理论的“奇异吸引子”概念来说明城市灾难现象,然后从混沌性产生的条件出发反向推导出旧城区更新中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并具体分析说明:因此.混沌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城市更新的重要性,也为目前的历史旧城区抗震、防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大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健全城市防灾系统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任务。在城市的各类防灾系统中,绿地防灾是一种既能为城市提供自然空间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日本在绿地防灾的理论形成和实践上的一些要点,特别是梳理、分析灾害发生后市民的避难行为,以及作为公园绿地在灾害时所应具备的防灾功能及其相应的配套设施,归纳出防灾绿地的实际作用并提出在今后公园建设中的留意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日益增大,地下空间防灾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对广州市洪潮特性及地下空间洪灾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地下空间防灾应在优化地下空间地面高程控制、提高周边地块排水及防涝标准、强化除险设施及拦防设施、完善法规及应急预案、深化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构建安全演习和构建防灾信息平台等方面展开相关工作,以利于扩展广州市城市综合防灾的力度和视角,促进城市综合防灾系统与立体化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广州市地下空间防洪灾的城市规划策略和城市管理策略,可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吴茵 《时代建筑》2009,(1):42-45
文章通过对日本社会防灾体系的学习和介绍阐明了它对建立和提高下代的安全防灾意识的重要性。抗震防灾教育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各国都同样重要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学校同样应该通过进行类似的抗震防灾教育活动,以达到普及灾害知识和提高灾害防范意识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汶川大地震后城乡防灾与救灾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现场灾情以及灾后救助、抢险、规划重建工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的防灾现状水平,对城市防灾体系、救灾体系的建设,居民防灾意识的培养与训练,防灾、救灾策略及系统运作提出建议,供防灾减灾科学研究,政府机构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各职能部门的防灾、救灾运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