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人工振动法增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并对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功率的地震震源所产生的弹性波场连续不断地作用于储层,可以提高原同的产出量,原油增产幅度一般为38.5%。该方法对于高含水,低渗透油田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谐波地震采油技术是为开展适合稠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的采收率技术研究而提出的一项物理法处理油层技术,是一项新的三次采油技术.分析了谐波地震采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理、技术特点和油藏适用条件.从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港西二区二断块谐波地震采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该断块谐波地震采油井段长850 m,共振动94 d,74口油井受益,采用自然递减法统计,3个月内累计增油4 693 t.现场试验表明,应用谐波地震采油技术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且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入少,产出高,对地层无伤害、无污染.  相似文献   

3.
人工地震增油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地震增油技术作为三次采油的新技术,以其见效快、效率高、不污染油井、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等优点而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面可控震源产生的地震射线作用于地层产生高频射线,使地下岩体产生裂隙而裂解,形成新的油气运移通道,进一步改善储集层的性能和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达到增产原油的目的。在克拉玛依地区三次采油实施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4.
储油罐机械清洗技术是原油储罐机械清洗的专项技术,1998年开始在我国大庆油田推广应用,它采用密闭式清洗工艺,分原油移送、油中搅拌、同种油清洗、温水清洗四道工序作业施工,与传统的人工方法清洗相比,清洗效果十分显著,作业环境无污染,而且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5.
CO2单井吞吐技术的增油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CO2单井吞吐工艺是一种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其主要技术原理为:在地层温度条件下CO2能快速溶于原油中,从而改变原油的物性,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增加溶解气驱的能量,进而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介绍了CO2单井吞吐工艺增油机理、选井条件和部分油井实施本工艺的实际效果。现场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油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扶余油田其中的稠油区块相对粘度较大、注水不见效、或注不进水、注水后含水大幅上升些制约开发的瓶颈问题,引进了井下人工地震采油技术。介绍了井下人工地震采油技术的增油机理、下人工地震适用的油藏地质条件,确定人工地震最佳频率为82次/分钟。2008年3月底开始进行人工震采油,7月初结束。累计振动2976h,统计203口可对比井,截止lO月底累计增油1594.5t。从整体看,起震之后日产液平稳、日产油上升、含水下降,有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开发稠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微生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特点、油藏适用条件。从室内实验、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辽河油田曙光稠油块现场试验的情况。在杜80块,1612块、杜66块共施工井15口,可对比井14口,见到明显增油效果10口,有效率71.4%,累计增油1107.9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SZ36-1油田具有储层胶结疏松、非均质性严重、平均渗透率较高、原油黏度较高和单井注水量较大等特点,亟待采取液流转向措施以达到稳油控水的效果。以SZ36-1油田实际储层地质和流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开展了堵水(堵水剂为淀粉接枝共聚物)、调剖(调剖剂为Cr~(3+)聚合物凝胶)和"堵水+调剖"联合作业增油降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堵水或调剖措施相比较,"调剖+堵水"联合作业增油降水效果较好。随堵水剂顶替液段塞尺寸增加,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增加,堵水增油降水效果提高,但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增后降"趋势,所以综合分析合理段塞尺寸为0.05 PV左右。除此之外,随储层原油黏度增加,水驱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减小,采收率降低;"堵水+调剖"措施后,注入压力升高幅度增加,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增加,但最终采收率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9.
不起眼的捞油作业,居然捞出了6000吨原油,让塔河采油一厂技术员张宁惊喜不已。据了解,该厂目前有周期捞油井5口,从油藏措施分析这些井的增油潜力几乎为零,前期措施评价也基本无效,若采取工艺机抽评价也难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工震动采油是一种通过单井震动,实现多井受益的增产技术。针对震动采油的优点,结合朝阳沟油田实际情况,2004年在低产低效井较为集中的朝44南-大榆树区块开展了井下震动采油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8口抽油机井中有19口见到增油效果,措施累计增油517·3t,含水下降3·6%,沉没度平均上升1·3m,见效井距震源井最远距离1500m。  相似文献   

11.
利用喷注式水力振动顺解除油层伤害是一种物理法采油新技术,研究了该振动器的频率,功率等工作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谐振腔腔深可调节谐振频率的大小,喷距决定着振动效率的高低,对功率的估算表明该振动器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振动功率,可有效地解除油层伤害,现场试验10口井,解堵有效率100%,达到了增产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稠油及超稠油开采主要以蒸汽吞吐为主,不同油田均存在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吞吐后采收率低等现象,而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是影响开发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应用由胜利原料油制备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阴离子石油磺酸盐体系,提高了稠油油藏开采效果。通过确定磺酸盐体系的构成,以及对其成品耐温抗盐性能评价,表明该磺酸盐体系能够较好适应单家寺油田的开发需要,耐温抗盐性能均能达到生产要求。通过高温岩心驱替实验得出石油磺酸盐体系能够有效降低注蒸汽压力和岩心采收率。单家寺油田现场试验5口井,平均增油量8.5t·d^-1,油汽比上升0.311,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多井整体蒸汽吞吐在超稠油开采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曙-区杜84断块曙1-38-7030井组为例,系统地论述了利用多井整体蒸汽吞吐技术改善超稠油开发效果的原理及开发程序。通过对多井整体蒸汽吞吐机理的研究。综合分析了该项技术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具体的操作程序,在生产实践中见到了明显效果。实践证明。多井整体蒸汽吞吐是改善超稠油中,高轮次吞吐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为辽河油区超稠油油藏以及其它地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稠油油田的许多区块或油藏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的方法,以辽河冷家堡油田的几个典型的稠油区块为例.进行了蒸汽吞吐之后注co,开采的可行性研究,并对数模和矿场先导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经济评价给出了不同原油粘度的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吞吐之后注CO,吞吐的可行性。对 于前期进行过多轮次蒸汽吞吐的普通稠油随原油粘度增大。注co,吞吐的换油率增大、可行性增加.对于特稠油和超稠油,前期必须进行1~3轮次以上的蒸汽吞吐,之后实施co,吞吐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所得的结论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注CO2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稠油油田的许多区块或油藏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后期,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的方法,以辽河冷家堡油田的几个典型的稠油区块为例,进行了蒸汽吞吐之后注CO2开采的可行性研究,并对数模和矿场先导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经济评价,给出了不同原油粘度的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吞吐之后注CO2吞吐的可行性。对于前期进行过多软次蒸汽吞吐的普通稠油,随原油粘度增大,注CO2吞吐的换油率增大,可行性增加;对于特稠油和超稠油,前期必须进行1~3轮次以上的蒸汽吞吐,之后实施CO2吞吐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所得的结论对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合理界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为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合理地开发超稠油油藏,增加可利用的储量资源。本文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达9块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以及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建立蒸汽吞吐开采目标优化函数,提出开发超稠油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和技术经济界限,研究认为,在实施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时,应采取注高温,高干度,高强度的蒸汽和短周期,多周次的工作制度,同时在完井方式和注采工艺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才能取得一定的效益,研究结果为该类油藏的热采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振动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振动采油的起源、国内外研究现状、振动采油的机理以及目前振动采油技术的不足和发展趋势,指出振动采油的关键在于保障振源振力能有效传入油层能量,确定与油层匹配的振动频率可控的多点震源,加强振动场、渗流场、固体介质场三场耦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振动采油技术可望成为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充液大型储罐自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是大型储罐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给大型储罐的地震动力响应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100dam3的大型储罐装有不同原油量时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液罐耦合作用,对罐内原油的晃动特性和液罐系统耦合自振特性进行计算。分析表明罐内原油高度对液罐系统的振动频率有影响,液罐系统本身的某些高阶振频率受到激发而产生共振效应,是矮胖型大型储罐罐壁底部在地震中遭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technology of thermal stimulation of oil using standalone wind power plants. The thermal stimulation of the wellbor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reducing oil viscosity. The high viscosity of the reservoir oil leads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water-free operation of the deposits, sweep efficiency reduction, and, as a consequence, results in uneven displacement front and advance to the local formation of dead z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