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井下高压电网短路故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相关的保护原理及提高井下高压电网短路保护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方法,设计出新型的基于小波变换和行波测距的井下高压电网线路选择性速断短路保护方案,将微机保护应用于煤矿井下高压电网,通过多机通信、逻辑判断判定线路故障段,从而做到快速的、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避免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因越级跳闸而造成大面积停电。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井下高压电网短路故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相关的保护原理及提高井下高压电网短路保护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方法,设计出新型的利用计算机通信与逻辑识别技术的井下高压电网微机选择性速断短路保护方案,将微机保护应用于煤矿井下高压电网,通过多机通信、逻辑判断判定线路故障段,从而做到快速的、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避免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因越级跳闸而造成大面积停电。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分析我国井下高压电网短路故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相关保护原理及提高井下高压电网保护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方法,设计出新型的井下高压短阶梯延时选择性过流保护方案,从而做到快速的、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避免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因越级跳闸而造成大面积停电。 相似文献
4.
5.
在分析我国井下高压电网短路故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相关保护原理及提高井下高压电网保护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方法,设计出新型的井下高压选择性联锁速断过流保护方案,从而做到快速的、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避免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因越级跳闸而造成大面积停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压供电系统短路故障越级跳闸的危害,阐述了防越级跳闸的常用方法以及弊端,提出了短路速断闭锁防越级跳闸技术。重点剖析电流速断保护及短路闭锁防越级跳闸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保护流程以及技术的先进性。短路速断闭锁防越级跳闸技术通过现场实际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矿井下大都是由多段短电缆所组成的逐级控制干线式纵向网络,由于井下各段电缆短路电流相差很小,因此传统的过流保护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行波测距的井下高压电网线路选择性速断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以节点数字识图为基础的用微机计算井下电网短路电流的新方法,论述逄法原理,程序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案,给出了框图,并列举了实例。 相似文献
9.
10.
井下低压电网直流检测式选择性漏电保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比两种主流型井下低压漏电保护的特点,提出新型井下低压直流检测式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案,并给出单片机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小波变换检测和分析故障行波,准确捕捉故障初始行波和故障点第一个反射波到达保护点的时间。根据电缆的结构特点,利用实时在线测得的故障线路参数,计算出模量行波的传播速度,对故障点进行准确测距定位,得出保护装置选择性动作的原理及判据,实现煤矿电网的故障选线。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煤矿井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定位困难,现有测距方法可靠性及测距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故障后暂态电气量由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实现井下电缆馈线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的方法。通过不同过渡电阻,故障距离情况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能实现准确故障测距,且较之基于BP算法小波神经网络的测距方法,其在测距精度和收敛时间方面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4.
15.
通常故障产生的高频行波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由故障点和变电站之间的线路产生的,第二类是通过分支节点向故障点反射产生的。针对配电网的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行波频谱特征分量的故障选线和测距方法,即提取和识别这两种故障行波,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准确地进行故障选线以及测算变电站到故障点之间的距离。该方法不需要估算多个测量点,既减少了人工排查时间,又缩短了停电范围,可靠地计算出故障点到变电站之间的距离。通过PSCAD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以及运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模拟多种不同类型的母线故障以及线路故障,均验证该方法满足了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当配电线路出口短路时,有时本线路保护不动作,而上一级保护却动作,发生事故后,经检查继电保护装置没有任何问题,造成这种越级跳闸的原因是由于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不当.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